藏书架 登录注册
密战危城 > 密战危城最新目录

第九章 平津大善人(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物件,能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玩意儿。你知道这些就足够了,不,你知道的太多了。”

说着,韩巧良持枪瞄准蔫狗子。

蔫狗子吓了一跳,立即正色道:“没有,马车上真没有。”

韩巧良收枪,说:“好,你的人给我继续盯着多家,明白吗?”

“韩科长,据我的手下报告说,治安军密探也在多家附近活动。经查,是第一大队李耀祖的人。”

韩巧良琢磨着说:“李耀祖?他想干什么?治安军插手,事情就难办啦!”

保定,赵府。深宅大院,亭台楼阁。赵府管家匆匆穿过后院,走向左手一间偏房。偏房内,裸露着上身的周长河躺在床上,贯穿前胸后背的枪伤已经包扎完毕。

赵平津守在床边,与之低声交流,“后来呢?”

“韩筑霖突然朝我开了枪。……我没有想到他会开枪,所以也没有任何防备,后来还差点儿被他的几个保镖活埋。如今天津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我的通缉令,天津卫恐怕是没法呆下去了。”

周长河实话实说,基本上毫无保留,看上去像是赵平津的老朋友。

“韩筑霖跟你有仇吗?为什么突然对你下毒手?”

“说来话长……”

周长河正要解释,看到管家进门,于是闭口不说了。

管家来到赵平津面前,低声说:“老爷,天津多家来人了,这是木王氏给您的信。”

说着,管家将一个信封递过来。

赵平津拆信,打开信纸翻看,微微点头,阅毕,将信纸重新塞回信封,“人呢?”

“没有您的允许,没敢让他们进门,都在院门外等着。”

赵平津起身朝外走去,吩咐管家说:“请他们进来!”

管家引多子和木箐牍穿过院落,走向大堂。多子目不斜视。木箐牍却东张西望,欣赏着偌大庭院的假山美景,嘴里啧啧有声。

一行人来到大堂,赵平津赵大善人起身相迎。

多子递上有些破损的点心礼盒,抱歉地说:“赵伯伯(天津话读baibai),这是我爸爸让我给您捎带的两盒桂顺斋点心。路上不小心给摔坏了,都赖我毛手毛脚的。”多子刻意隐瞒路遇土匪的经历,并将过错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也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赵平津将点心盒子交给管家,招呼多子和木箐牍落座。

“快坐,快坐。都是自家人,不必这么客套。”

众人落座,丫鬟上茶。

赵平津注视着多子。多子低眉顺眼地捧着茶杯,坐有坐相。赵平津语气温和地问道:“你是九爷的二闺女?”

“是,赵伯伯,我叫多子。”

“看了木家老太太的信我才知道,九爷病得这么严重"子,你爹的病……真的没法医治啦?”

赵平津的关心是真诚的,多子从他的眼神里读到了怜悯和同情。

“估计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多子说。

赵平津惋惜地说:“哎哟,怎么会这样啊?你爹是当兵出身,身强体壮,当年一顿饭能吃八个热饽饽!他的岁数也就比我大一两岁,真就这么走了,也太可惜了吧?”

多子鼻子一酸,眼里有了泪水,哽咽着说:“谁说不是呢!我爸爸前两年身体还好好的,今年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垮了。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他,都是我们的错……”

“孩子,不难过,不要难过。人的命,天注定,一切皆有定数。”

木箐牍不忍心看到多子落泪,立即岔开话题说:“赵先生,我母亲的信想必您已经看过了,我们这次是来接多福回天津的。多九爷有个临终遗愿,就是想看多福最后一眼。二十年了,换成哪个父亲不想念这个孩子呢?多福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嘛,更何况还是他唯一的儿子。”

赵平津不悦,拉下脸来。

木箐牍不知道自己哪句话惹赵平津不高兴,尴尬地笑了笑。

“你这话我就听不懂了!多福怎么能是九爷唯一的儿子呢?据我所知,多福下边还有个弟弟,九爷还有一个小儿子,叫、叫什么来着?”赵平津一时说不上来多禄的名字,看向多子。

“多禄。”多子替他说了。

“对,叫多禄!”赵平津特意加重了语气,分明是说给木箐牍听的。

“赵伯伯,您可能不知道,多禄……没了。”

听到多子这句话,赵平津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说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前两天,多禄让土匪给杀了。赵伯伯,如果弟弟多禄还在我们身边,我爸爸就不会让我们来找您了。您肯定知道的,我爸爸这个人好面子,出殡的时候希望有个儿子头前打幡。孝子打幡,姑娘们哭丧,这才显得儿女双全、圆圆满满嘛!”

赵平津点头赞同,说:“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既然是九爷的心愿,我们就该尽量成全。”

“谢谢赵伯伯,您真是悲天悯人、德行高尚、仁慈博爱、深明大义啊!我爸爸能有您这样的老朋友,是他的福分。谢谢您,谢谢了。”

多子一再致谢,让木箐牍都感到有些多余了,对赵平津说:“赵先生,多福在家吧?不妨喊他过来见个面。”

赵平津有些犹豫,皱眉思索着。

“赵伯伯,您是担心他不肯跟我们走?”其实多子说的是自己的担心。

赵平津有些为难地说:“是啊!这么多年没有联系,福儿跟你们肯定比较陌生,更何况……”

“他是不是还记恨我爸爸?”多子心里藏不住事,迫切地问道。

多子这句话给了赵平津启发,他眼前一亮,不假思索地说:“对啊!福儿这孩子脾气大,当年刚接过来的时候,以为九爷不要他了,所以一连绝食好几天。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脾气一点也没变。这样吧,你们先歇息一下。我去跟我那犟驴干儿子聊一聊,顺便探探他的口风。请你们放心,我一定尽力说服他。”

赵平津愁眉不展地回到书房,管家跟了进来。

“老爷,福公子在武汉公干,是不是立即拍个电报,让他赶紧回来一趟?”管家建议。

“我没病没灾的,叫福儿回家干什么?”

赵平津的态度让管家大惑不解,“多家不是来接人了吗?”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