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觉这真的是个好孩子,继而放心了。<
/><
/>不久后,帝尧死去,丧事办完。<
/><
/>开始天下共主的推举。<
/><
/>如果帝尧只指定了一个人,那么不用推举,直接就是那个人。没有指定,就是他的儿子。<
/><
/>而帝尧生前指定了至少三个人,丹朱、许由、舜。<
/><
/>所以理论上,新帝要从这三人里选。<
/><
/>我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帝尧肯定是能指定继承人的,如果他指定的不算,最后是一大群人公选,可以随便选谁,那么他‘举以为天子’这种推荐式刷声望就没意义。<
/><
/>帝尧禅让天下,必须要是真的可以把天下,交给任何人。所以天下人才会觉得,帝尧太伟大了。<
/><
/>因此天下共主的推举规矩之一,肯定有若指定继任者只有一个时,这人直接继位。<
/><
/>但是从山海经我们知道,帝尧的儿子丹朱,称帝了。<
/><
/>所以推举人里肯定还有一个丹朱。<
/><
/>事实上我加上许由,只是尊重一下战国的说法,反正也不重要,没人选他,直接排除,他就是个隐士。<
/><
/>那么三位候选人,排除凑数的许由,另外两个到底选谁呢?<
/><
/>从‘法律’上来说,选贤。但从当时的社会习惯来说,应该还是子承父业,选儿子。<
/><
/>为什么说当时主流应该选儿子呢?<
/><
/>很简单,禅让天下给别人,能被认为是大美德,本身就证明给别人这件事‘不应该’。<
/><
/>孔子等后世儒家狂吹尧禅舜,其实反向说明,上古帝王都是子承父业,突然冒出来一个尧天下给了舜,没给儿子,这才有狂吹的基础。<
/><
/>上古时期,尧能利用‘举以为天子’,拿这种推荐别人继承自己帝位的事,提高声望。本身就说明,禅让很稀有。<
/><
/>其他参与投票的大臣、部落酋长们,首先要会觉得尧应该传儿子,理所当然,才会佩服尧举荐别人。<
/><
/>仔细看看历代先帝,黄帝、颛顼、帝喾都是姬,尧也姓姬。<
/><
/>其实家天下,根本就不是大禹夏启开创的,完全是背锅了。家天下,就是从黄帝开始的。<
/><
/>所以姓姬的尧,举荐异姓的舜继承他,才会在当时那么令人震惊,声望狂涨,人人赞颂尧的美德。<
/><
/>因此,上古时期,得过去,就肯定传给儿子。<
/><
/>其次投票,各大部落,可以推举其他候选人,且帝自己,也能推举别人。<
/><
/>之后从帝的儿子,和其他候选人里面,大家投票选一个。<
/><
/>这个投票,大家都懂的,所以惯例都会投给帝的儿子。只是‘法律’上,允许他们投别人。<
/><
/>那么到底是选丹朱,还是选舜呢?<
/><
/>舜此刻,肯定有不小的势力能威胁丹朱继位了,但是帝尧没杀他,说明又还差一点,支持丹朱的人较多。<
/><
/>对此,舜聪明地选择直接退出,去为帝尧守丧三年!<
/><
/>让丹朱轻松继位,号帝丹朱。<
/><
/>可是因为舜的退出,又在为先帝守孝,丹朱没能与他发生冲突,也找不到毛病削弱舜的名望,再加上丹朱可能能力不行。<
/><
/>所以舜的势力,依旧很大。丹朱虽然是天下共主,可天下有三四成的势力,其实是听舜的!<
/><
/>这些氏族首领可能很不服丹朱之类的,而丹朱又不太会搞好关系,因此三年下来,丹朱一事无成!干啥啥不行。<
/><
/>想想,自己的手下里,有三四成是竞争对手的人,他能干的成什么大事?<
/><
/>三年期满,舜虽然放弃了帝位竞选,但以退为进下,却反而势力比三年前更大了。<
/><
/>但是,舜依旧谦恭和睦,对帝丹朱非常尊敬,并且将自己外放,远离政治旋涡中心帝都,去了南河之南工作。<
/><
/>在外人眼中,帝丹朱可能是步步紧逼,而舜则是步步退让。<
/><
/>又不知道多少年,帝丹朱一事无成,甚至可能搞砸了不少事。<
/><
/>而舜则在南河之南做了不少事,与人为善,甚至还调解了许多氏族的矛盾,并帮助了很多首领。<
/><
/>于是舜的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帝丹朱搞砸了一件稍大的事,成了导火索。<
/><
/>众多氏族首领要罢免帝丹朱,去把舜接回来,请他称帝。<
/><
/>舜推辞了一番,最后发现所有人都这么觉得后,只能感慨天命啊,你说我一个河南的酋长,怎么就成了天下共主了呢?就此继位,并把丹朱一族,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
/>一个玩弄人心的君王啊。<
/><
/>注意,我这里并没有采用《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
/>这种说法,与山海经不符。<
/><
/>舜如果真直接翅膀硬了,在尧活着的时候就囚禁了他,
本章 共8页 / 第7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