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阵震天动地的大吼从地下穿来,那是十几头战象发出的长鸣,地面上的十几扇巨|大的铁门被打开,沉重的铁门与地面摩擦,发出轰隆隆的巨响,令人心悸。
体型庞大的战象从一扇扇铁门里走出,每一头战象的体重都有数万斤之重,身长接近十米,身高超过四米,像一座座会移动的小山丘一样,粗壮的腿部比小西天寺后殿的柱子还要粗壮,每一步踩在地上,都让大地震颤不已。几十个女又兵看见战象,纷纷惊声尖叫,转身四散奔逃。
战象在古代就是坦克一般的存在,几千年来只要有战象参加的战役,大多数都是拥有战象的一方获胜。战象不同于骑兵,面对骑兵,哪怕是铁甲重骑兵,步兵们只要悍不畏死,枪阵如林,士兵再配备上巨大的步兵盾和木城楼,完全可以抵挡住骑兵的冲击。骑兵冲阵踏营的时候如果遇到一股悍不畏死的步兵,当真会像陷入沼泽一样,寸步难行。而战象则完全不同,步兵用来抵御骑兵的长矛不过三四米的长度,连华|夏古代最珍贵的武器长槊也不过丈八而已,还是“父死子接槊”,马其顿方阵后期的长矛长度超过十八英尺,也就是五米半,而这个长度除去士兵双手持握的长度外,还不到一头成年战象的身高,战象的体重在十几吨以上,披上铁甲后重量达几十吨,这种重量产生的冲|击力连普通的城墙都能撞塌,步兵的长枪方阵根本无法抵挡。而且战象皮糙肉厚,寻常刀剑根本无法伤到战象分毫,就算偶尔能砍透战象的皮肤,也只会让战象更加愤怒,攻击力更强。只有派遣死士用斩马刀和车轮巨斧猛砍战象的腿部才能使战象真正失去战斗能力,但是要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
古代天竺有一代帝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统一了混乱的天竺后,麾下有雄兵百万和几万头战象,那位天竺帝王北望中原,觉得自己也可以“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携累胜之势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群雄逐鹿。当时华|夏的王朝国力衰微,内忧外患,烽烟四起,北方瓦剌虎视眈眈,西域魔国神秘莫测,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猖獗,农民起义啸聚山林,为祸一方,四顾不暇。天竺的那位帝王觉得自己国力强盛,正是自己建立千古霸业的难逢良机,于是倾全国之兵,留下部分兵马留守城池,其余的兵马加上民夫伙夫足有六七十万人,号称百万,带着一万头战象浩浩荡荡地北上中原,要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千古功绩。哪成想刚一出国境,就遇到了严阵以待的华|夏大军,华|夏的弓弩十分强劲,贯日弓和床弩轮番射击,一万头战象刚一露面就被射倒一大片,吓得其余的战象四散奔逃,把自己的军阵冲得七零八落,随后华|夏的军阵向前推进,神秘莫测的兵法让华夏的军队的作战理念领先天竺军队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