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当代青年农民 > 当代青年农民最新目录

第70章 高手在民间(生产线成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仿制?你是说仿制马铃薯薯片的生产线吗?可那个我们试过了,也不行啊。”

“马铃薯薯片的生产线?没见过。不过要是有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我说的仿制是仿制人工生产地瓜干的工艺流程,就是用设备模仿人工的加工技巧。”

听到这赵昌盛这样的回答,王宇和宋旭鹏对视一眼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与此同时,两人也多了又一次的担心,那就是这赵昌盛真的能做出那些专业生产厂家和工程师都做不出来的东西吗?

而就在这时赵昌盛的古怪脾气又上来了,“我看你俩这表情,似乎对我不怎么相信啊?还有这个改造,我不收你们一分钱,只要到时我改好后,你们在这生产线上写上是我赵昌盛改造的就可以。你俩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另请高明。”

“额,您误会了。”

“是啊,赵伯伯你误会了,我们相信你,愿意让你尝试。”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尽快安排数控人员协助我,还有找几个心灵手巧的机械安装和电焊,车床工吧,都能用的到。不过这张单子的东西,你们需要去特别买一下,不然的话即使成功做出来,故障率也会特别高,因为这些就是你们文化人说的易损件。”

看着赵昌盛手写的几个部件,王宇和宋旭鹏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不过两人还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因为不知道可以上网查啊。

这赵昌盛说的也有道理,设备的易损件和主要部件必须用好的,不然故障率太高也不行。

就这样王宇和宋旭鹏心中带着顾虑的就与赵昌盛定下了此事。

而对于赵昌盛要的这几个部件,王宇在网上查了一下,竟然全国行业内国产的都不怎么好用,寿命都比较低,需要购买进口的,最好是德国厂家等一些大品牌的好东西。

而此刻宋旭鹏有些顾虑的道,“王宇,咱们用不用两手准备,再想想别的办法啊?这找老头儿虽然有些琢磨劲儿,可是这不是普通的农机农具啊。我建议咱们还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对王宇并没有直接回答宋旭鹏,而是将其叫到身边,“你先来看看这些东西。”

看着这些价值不菲的机械设备部件,宋雪鹏微微皱眉,“我的个乖乖,竟然要这样贵,还都是进口的?”

“对,没错。这些东西国内生产出来的,寿命和故障率都存在很多问题。只能选用国外进口的,这样寿命才会更长,故障率才会更低。”

“没想到这老头儿竟然还知道这些呢?”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你再看这些部件的专业名称和型号,那也都是非常的专业。如果咱们不是要研究这条生产线,根本不会知道这些机械配件竟然还有这样多型号和标准。所以我现在忽然对赵昌盛有些好奇了。一个基本上就是小学文化的人,竟然知道国内这些设备部件不好用,而且还能将这些准确的写下来。这莫非就是其对于机械有着独特的痴迷和天赋?”

“可是这些部件价格真的不便宜啊。”

“确实价格不便宜,我已经查了好多进口的,现在国内都买不到,还需要从国外找人去买,花费会更大一些。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花费这样大,我倒是觉得这更是好事儿了。你想啊,这样专业,这也侧面证明赵昌盛可能并不是咱们认为的泥腿子,咱们找其改造尝试,还真有可能是找对了。”

“但愿吧。”

第三天数控技术员,以及车床,电焊,组装工等等都到位了,这赵昌盛也开始吃住都在厂里了。

而王宇和宋旭鹏为了积极配合,那也是轮流的在厂里进行着陪同协助。

或许是认真努力真的会有回报,半个月后,一台有待完善,但是却可以投产的地瓜干生产线竟然真的成型了。

看着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地瓜干,王宇和宋旭鹏品尝了一下,都是不由得惊叹不已。

因为其味道和品相,与手工生产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差别,最为主要的是实现了量产。

而此刻王宇和宋旭鹏更加相信“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了。

对于这样的成功赵昌盛那更是兴奋和开心,但是对于王宇和宋旭鹏要给其高额酬劳的时候,这赵昌盛却是拒绝了。

他说太多的钱财会让其对机械的研究变得不纯粹,执意不肯要。

最后王宇和宋旭鹏只能以雇其作为厂区里的机械顾问,然后以其研发琢磨设备资金扶持为由,才将这些其该得的酬劳用在了其身上。

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还会有意外收获。这是努力的人最大的幸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