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李文峰说:“叫他们先把吞下去的粮饷吐出来再说,我这次是要先小人后君子的。”主帅器量如此偏狭,很多将领都看不下去。
楚啸天苦口婆心地分析,六合与正阳,对我们同样是唇齿相依,从地理方位看,六合恰是我正阳之屏障。他们言而无信,固然是不对,现大敌当前,如我们不伸出救援之手,六合一旦顶不住,北山王朝国师申江大军就会全部压到我们正阳头上,有六合在,至少能减轻一半压力。
李文峰不表态。
愚才先生说他更看重打几个胜仗,振奋一下军心,也让两淮百姓看看,有这样一支抗北山义军,好生了得,别把我们混同于打家劫舍之徒。
他用的是激将法,比楚啸天正面大义凛然地宣扬“共同抗北”更能说动李文峰。
李文峰果然有点活动气了,他说:“认真要打,也不是吹气儿的,你们知道脱脱带了多少大军前来围剿王猛义军吗?”
李建说:“号称百万之众,去了水分,四五十万总是有的。”
李文峰其实也是怕众寡悬殊,把仅有这点家当都陪光了。
楚啸天却认为征战是壮大发展良机。当初不打横涧山,岂能一下子拥有三万兵马?
李文峰说:“我走了一趟并洲,体力难支,去救六合,谁敢挂帅出征?”
楚啸天站了起来:“末将愿领军令状。”
李建道:“光有勇气没用。我担心引火烧身,救不下六合,反倒把灵帝军队引正阳来。”他这话正是李文峰没说出来的忧虑。
楚啸天说:“有这个可能。那更好,我们就在正阳城外大打一场,打出威风来。”
“这可不是吹气儿。”李文峰问愚才先生,“先生以为如何?”
愚才先生支持楚啸天,认为以攻为守是上策,才能守住正阳。我军可进至瓦梁,与灵帝军队战,如果得手,则在六合重创灵帝军队,如果失利,就在城外清水涧侧设伏,击败灵帝军队。
事到这地步,李文峰只得说:“那就打打试试吧。”
灵帝军队围困的城池,已被楚啸天攻入南城。
楚啸天和周左达站在城门箭楼上,全副披挂的姬明瑶也在一旁。放眼望去,只见白色毡帐篷一望无际,如同雨后出土的蘑菇。
楚啸天对周左达说:“你看,灵帝军队连营几十里,我们虽然进了六合,却保不住这座城的。”
周左达说:“是这样。”人人都看得出,六合成了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楚啸天分析,现在脱脱不敢贸然攻城,是因为城外有江台容、黑子几支部队,起到了牵制作用。楚啸天想主动退出,掩护全城百姓向正阳撤。
周左达担心扶老携幼的,走不快,那不是等着吃败仗吗?
仲武倒表示赞同,敲用百姓当个诱饵,这是好计,如果他们追,我们正好在山涧处设伏,打起来后,城里胡大海、郑天他们攻出来,里外夹攻,一定大获全胜。
“我正是这个意思。”楚啸天吩咐队伍分头去说服全城百姓,一定要跟上他们突围,六合在北山王朝军队眼里是反贼的窝,一旦攻破城池,肯定屠城,男女老少非杀个精光不可。
仲武说:“这事我去办。”
楚啸天又命令周左达和、储世昌各带本部兵马埋伏在清水涧,等待伏击。由黑子、仲武、各率本部人马护卫百姓沿官道缓缓向并州撤退,他要大家记住,打起来后切不要扔了百姓,如果百姓有失,他们便不得人心了。
周左达说:“记住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楚啸天的队伍总算带领着六合百姓的队伍从南门涌出来,向正阳方向移动了。
灵帝军队发现了,认为这是楚啸天走得最臭的一步棋,便举兵来追击,没想到楚啸天早有防备。在通往清水涧的大路上,一眼望不到头的逃难百姓队伍在山谷间蠕动着,他们被楚啸天的队伍夹持着、护卫着,但百姓中有老有少,肩扛手提、车推、驴背驮,队伍乱糟糟的,根本走不快。
在队伍尾部,仲武、姬明瑶等将领跃马横刀在与追来的灵帝军队厮杀,保着百姓队伍向正阳撤退。
因为他们阻击得勇猛,灵帝军队冲上来又败退下去,再冲,又一场厮杀,只见姬明瑶越战越勇,驰马来往冲突,双刀左右砍杀,不断有北山兵丧命刀下。大路上烟尘冲天,几个将领的身影在烟尘中忽隐忽现。
北山王朝国师申江骑马立于山坡上,用马鞭指着山下厮杀的战场,说:“不能这样拉锯!他们舍不得丢下老百姓,正好为我们的攻击留下机会,要冲过去,把百姓切成几段,他们的阵脚就会乱了。”
“得令。”一个将领领命而去。
随后,牛角号和战鼓声骤然加急响起来,山谷间呐喊声有如地裂山崩,震天动地。
黑子带兵边打边撤,渐渐进了清水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