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抗战之精忠报国 > 抗战之精忠报国最新目录

第三十二章 夺取炮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日军的惊慌只有几秒钟,指挥官拔出战刀之后就冷静下来,然后对着四周的山林开火。

这就是乱枪,为的是探明虚实,如果潜藏的敌人沉不住气就会还击,那就暴露了位置。

试探性的攻击只进行了十多分钟,每一个士兵对着各自认定的目标射了三枪,并且都是三枪,不多不少,显示出日军的素质相当的高,不愧是一支精锐之师,每一个战术动作规划整齐,和谐统一,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欲望。

指挥官的战刀举起,枪声立刻停止,令行禁止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范一笑就在附近的山上,嘴里嚼着一根不知名的草叶,眼睛一眨不眨,把山下发生的一切看在眼里。

部下的反应让范一笑很满意,没有一个人乱动,尽管日军的乱枪打中了几个人,他们依旧咬着牙关隐忍下来,一声不吭,任凭伤口血流不止。

静悄悄的河道让日军上下迷惑不解:“难道,我们真的那么倒霉?就在这个时候赶上河水下降?问题是,怎么回去呢?”

久等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指挥官也为难了,看到部下左顾右盼的眼神,他终于沉不住气了,下令道:“斥候部队,去看一看四周暗藏的敌人。”

数十个斥候部队的士兵毫不犹豫地端枪查看,河心岛那边是上不去了,根本没有路径,他们选择的是河道两岸,士兵跳船下水,河水依旧还有一米多深,他们就这样跳下来,高高举着枪,艰难跋涉了三十多米宽的河道,然后登山。

虽然有数百人监视,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来,空气沉重得让人感到窒息。

“出来,出来……”斥候部队的士兵拿着刺刀对草丛乱刺,并且不怕死地呼喊着。

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依旧毫无发现,指挥官皱起眉头,喊了一句话,身边有军官拔枪对天射了一枪。

接到命令的斥候部队顿时行动一致,从山上撤了下来。

日军顿时尴尬了,被困在原地不能动弹,如果他们只有几个人的话,大可以从没有路的山坡开出一条路来,再翻山越岭走出这条河谷。

问题是,大军行动不带这么玩的,这么多人上山就乱套了,那就变成溃不成军,如果再遇到袭击,士兵找不到长官,长官指挥不动士兵,这个责任谁来负责?

严格训练的军队有一个原则不能放弃:“哪怕失败了,也是战败的,绝对不能因为胡乱指挥而失败。”

行动不能统一,就是指挥官的错误。

因此,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指挥官应变能力的时间。

现在,日军有两个选择:第一,原地等待救援,与此同时,查明河水减少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第二,弃船离开,从河谷退出,寻找适宜靠岸的地点。

这两个选择都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决定,看到天色刚刚中午,指挥官决定等待救援,先让士兵生火做饭,吃饱了才有力气。

如果是晚上的时间,那就要做另外的决定,这就是指挥的决断力。

巡逻艇上面有电报,发出求救信号之后,也收到了回电,所有人松了口气。

日军的作战素质之所以高,那是因为他们都很有文化。

这么说吧,中国的士兵大部分不认识字,就连本国的文字都不认识,他们能有什么文化?能知道老子或唐太宗吗?知道佛道信仰的区别吗?知道什么是政治吗?知道什么是责任感吗?

而日本的士兵至少读过高中,这是最低的国内教育,大部分都是大学生毕业的,至于他们到了中国烧杀抢掠,强奸妇女等等恶行,跟军国主义的洗脑有关系,是指挥官允许并且鼓励他们作恶的。

之所以说这么多的废话,就是说,面对困境的时候,每一个日军士兵都表现出有素养的一面,他们非常有纪律性,一半人吃饭,一半人警戒,都非常的配合,没有一个人抢夺食物,也没有人发出怨言。

范一笑狠狠咬了咬牙,暗暗骂道:“小日本,真他妈的行,到现在还这么牛逼。”

范一笑拿起电话,早在十天前就预先铺设了电话线,因为这是有预谋的伏击,叶家军才能从容布置,做了很多的工作。

范一笑对川娃子和曹耿说道:“鬼子没有乱,可能会求援,你们小心点,不要把援军放进来。”

“请司令放心,人在阵地就在。”两个人下了保证。

制定的计划分成两部分,第一份计划是埋伏暴露,那就硬干,叶家军有能力把鬼子灭掉。

第二套计划是等待最佳时机,只要鬼子军心已乱,那就可以攻击了。

以前,范一笑作战从来没有第二套计划,他以前打得那几次,都是背水一战,没有必要准备第二套计划。

河心岛之战,叶家军主动出击,完全是一手导演的,这就有了两套计划。

河道里的鬼子非常的镇定,整个下午都在戒备四周,叶家军的战士却遭罪了,人可以不吃饭,却不能不上厕所啊!

他们憋得难受,都尿裤子了,就连范一笑也不能免俗,甚至有人尿了几次,反复尿裤子。

即使是尿了裤子,这笔账依然要记在鬼子的头上,反正就是来杀他们了,这笔账肯定会收回来。

等到下午四点,太阳已经看不见了,山区就是这样的,从两点多,太阳就被山峰挡住了,然后,光线逐渐减弱,最后一点看不见了。

指挥官已经接到了消息,援军半路受阻,暂时不能按时来援。

指挥官的心情非常的糟糕,他已经知道了,河水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减少,一定是抗日分子在捣乱。

想到他们趾高气扬,气势汹汹来到这里,却中计了。

指挥官的心里非常难受。

他回身寻找夏中才,这才发现,夏中才早就没有出现了。

指挥官不会知道,当河水减少、船只搁浅的时候,夏中才就知道完了,他明白自己中计了。

那一刻,夏中才恨不得狠狠打自己一顿,他暗暗骂道:“我就知道,我早就知道,叶凌草那个家伙肯定不会放我走的,大意了,实在是大意了。”

夏中才之所以知道中计,不是因为他的智商很高明,而是因为怕死,身边稍有变化就疑神疑鬼。

然后,夏中才就开始寻找时机,当斥候部队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