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最后一种逻辑 > 最后一种逻辑最新目录

第六十四章 偶尔露峥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嗯,串联的不错。收拾东西吧?你刚才在门口白话儿什么呢?谁说你师兄要收徒弟?咱们单位有资格收徒弟的倒是不少,但会教徒弟的不多。有时间多花点心思在正事上,OK?”穆姐一边麻利的收拾着工具,一边又再次对罗醒了同学进行思想理论辅导。

“是,穆姐。我会注意的。不过门口那个李汉文的确不错,一会儿要不您给掂量掂量?用我师傅的话说,正是一个好涂抹的阶段。划拉到咱们这里,也能充实一下革命队伍不是?”罗醒了严肃了三秒钟,便又开始和穆姐进行“皮赖式”的推销。

穆姐白了一眼罗醒了,还是选择了迁就。“好吧,仅此一回,下不为例。”

二人刚出门,一直在门口徘徊的齐开放便快步迎了上来。“你好,罗同志、穆警官,你们这是要走了吗?我的电话还没留呢?”

穆姐白了一眼罗醒了,“就这?你还是在这里看堆儿吧!?”

罗醒了尴尬的笑着,“这位是齐开放,那个才是李汉文。”

李汉文有些犹豫的走了过来,看看罗醒了,又扭头看了看尴尬异常的齐开放,愣愣的没有说话。

罗醒了也不着急,用余光瞄着穆姐,等着穆姐的“鉴定”结果。穆姐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性格差点儿,还行。走了。”

罗醒了拎着箱子快步跟上风风火火的穆姐,从李汉文身边经过的时候悄悄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一切尽在不言中。

出了院门,见刘丽二人还没有回来,穆姐便朝缓坡上的大槐树走去。待来到大槐树下,穆姐和罗醒了的目光同时投向了那个破败的小院子。“看来你的直觉已经可以和刘丽相比较了,这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观察地点。若是按照你的分析,这个人和杀死姜晓聪母子的凶手不是一路人,那他的手段又是什么呢?只是来看别人替自己达成心意?那个时间好戏都散场了,而且还被另一个凶手范平江无意之中暴露了。”

“所以他应该感觉很愤怒!”罗醒了将箱子放到地上,又习惯的摩挲着下巴。“他来到这里,应该是对自己的手段很自信,他是来看结果的。难道他也雇了一个司机当杀手?不对,肯定有哪里不对?能选择这个地点作为观测点,他肯定也是采用了借刀杀人的伎俩,所以不必亲自出手。但如果只是确定结果,那也不必亲自前来把?谢顶的嫌疑人都不必亲自察看,他肯定也不会如此的没有档次!

目标在院子里?也不对吧?那夜大雨,路上也没有灯光。这个位置看前面路上的情况尚可,但要观察小院子里的情况就有些吃力了?带夜视仪的微光望远镜?这也太高科技了吧?有这手段还不如直接买把枪来得简单?倘若是院子里亮起了灯,倒是可以看个明了。但那岂不是意味着目标人刘美琴已经安全到家?机会就没有了啊?

难道说他也雇佣了别人埋伏在院子里,然后以灯光为号?也不对,如果有人进入院子,立刻就会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能在这里小心翼翼的安静守候,这个人绝不会采用如此简单的手段。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没有任何欣赏的价值,就更不用说还要亲自冒雨前来?那他的手段又是什么呢?又凭什么如此的自信呢?”

穆姐看着自问自答的罗醒了,依旧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在一旁欣赏的微笑,“能如此快速的梳理出自己的思路,的确是需要很高的天赋。难怪这么着急想当小师叔?!”

罗醒了停止了自言自语,抬头看向穆晗。“穆姐,您还没有告诉我,那把凶器到底是什么呢?”

“呵呵~你的思维跳跃的很快嘛?那把凶器曾经是一级管制刀具,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因为制作起来很简单,而且杀伤力极大,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主要收缴和打击对象。在八三年严打期间,只要持有此类刀具就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厉害吧?

这种管制刀具就是“管儿叉”,用钢管削磨出一个四十五度到六十度锋锐尖角,然后在底端用布条什么的缠个把手就成了。简单吧?主要的杀伤动作就是一个字,“扎”!一旦刺入腹腔或动脉,被刺者基本就算完了。血液会因体内压强作用,从空心钢管中瞬间喷射而出,造成大量的快速失血。

“管儿叉”的使用很有技巧,当年曾有一批使用此类刀具的高手。即使是在严冬时节,也会用巧劲儿或衣服纽扣的缝隙穿刺而入。如果是想致对方于死地,只要在体内停留超过五秒就必死无疑。从姜晓聪的失血量看,凶手是在第一时间就拔出了凶器。所以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你判断姜晓聪是死于意外的谋杀,理由基本成立。”

“可是现场的血液喷洒痕迹,并不是完全处于同一方向上啊?而且我估算过姜晓聪尸体上的创口尺寸,直径约有一点五公分。依照这个尺寸,体内的压强作用几乎不可能将血液喷射的那么远!”罗醒了依旧没有放弃探究困扰自己的两个疑点,方向和距离。

“所以我说今天运气不错,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市局那帮人虽然能够确定凶器的种类,但估计不会将其作为主要的侦破方向。现如今像我这么了解“管儿叉”的历史和分类的,在系统内估计就只有我师傅了。

“管儿叉”的制作虽然简单,但要做到精致很难。我说的精致指的是,使用者可以很好的把控力度和深度。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可以控制伤害程度,对被实施人有强烈的威慑和恐吓作用。这个杀死姜晓聪的凶手,使用的就是一把精品。而且还是海淀“苏三”的手艺,只是没想到至今还有遗留?

“苏三”曾经是一名钳工,在八三年严打期间已经被枪决了。他制作的管儿叉数量不多,但几乎每把都是精品,并且带有明显的个人标记。这个“苏三”是个怪才,可惜没用在正道上。一般的管儿叉只是将顶端削磨出弧度,能够扎人就可以了。而“苏三”则是将顶端内径进行二次切削,使之更加锋利。制作所用的材料,也都是当时较为稀缺的无缝钢管。

他会在管儿叉末端加一个套环,使之把握的更加牢固。然后还会在管身上像笛子一样开凿几个小孔,角度基本都是竖向的小于三十度的锐角。既加快放血的速度,又可以根据刺入的深度做到体内、体外同时放血。有些高手还会通过转动调整角度,使被刺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鲜血在自己眼前高高的喷溅。从而达到威慑和恐吓的作用。你今天看到的不同角度的喷射痕迹,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