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界仙妃 > 三界仙妃最新目录

第三百三十九章 阡陌城的崛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龙运王朝现在的版图上,皇甫义的封地也只是不毛之地,毕竟那里太偏僻了,在皇甫义被流放到东南地之前,这里甚至不属于龙运王朝,龙运王朝也对这样一片穷山恶水,缺乏兴趣。

然而到了今天,山雨欲来,在上官鹰造反的情况下,阡陌城王爷皇甫仁,极有可能成为左右帝国命运的胜负手。至少甘雨彤是这样认为的。

“陛下,我们必须得到皇甫仁的军队,虽然说在天下诸侯勤王的情况下,朝廷面对上官鹰的叛军,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上官鹰毕竟精心谋划造反多年,咱们必须小心应付,万万不可大意。昔年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楚霸王一失足成千古恨,古代圣人大意,尚且酿成大错,陛下总不想重蹈覆辙吧?”

皇甫庭略一沉吟,说道:“你如果非要让朕给皇甫仁下命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皇甫仁必然是不会来的,到时候还不是让朕难堪?雨彤,不如这样好了,反正朕都已经让你做了宰相,全权负责君王堡的事情,你直接征召皇甫仁来君王堡勤王吧!”

如今,皇甫庭和皇甫仁之间的隔阂,已经越来越深了,兄弟之间早就已经形同陌路。皇甫庭觉得,如果自己下旨给弟弟,即使弟弟来勤王,天下人也会觉得他亏欠了弟弟,索性让甘雨彤直接下令让阡陌城派兵勤王。

甘雨彤却觉得大为不妥,按照常理,小一点的诸侯王,自然可以由宰相府调动,但是诸如铁骑城,阡陌城这种级别的诸侯王,都是皇上亲自下旨的。甘雨彤说道:“陛下,我是宰相不假,但是现在要调动的可是陛下的亲弟弟,况且陛下和阡陌城王爷的关系,本来就已经十分微妙了,如果让宰相府下令,是不是有点太唐突了?还是由陛下直接下旨,显得更庄重。”

皇甫庭端起眼前的青花瓷茶杯,把茶杯里的乌龙茶,一饮而尽,说道:“可以,朕可以下旨,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下旨了,他皇甫仁,也有可能选择抗旨不尊。一个诸侯王在南皇堡造反的时候,抗旨不尊,朝廷颜面扫地,你让朕怎么办呢?出兵讨伐还是充耳不闻,如果充耳不闻,其他的诸侯王还会敬畏朝廷吗?”

“皇上,不如这样好了,这圣旨还是要下的,只是内容要换一换,就说让皇甫仁坚守南境,不必卷入中原的战争。只说一旦上官鹰的叛军袭击阡陌城领地的话,可以不顾一切后果的攻击叛军。”甘雨彤说道。

杨世杰和皇甫庭都十分不解,皇甫庭皱起了眉头,说道:“这是为何?皇甫仁本来也没什么意愿帮助朝廷,讨伐南皇堡的叛军,这诸侯王都是看门狗,遇到自己地盘被强占的情况,自然会拼命,不用扬鞭自奋蹄,还用我们说吗?你下这样一道圣旨,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在皇甫庭的眼中,甘雨彤这么做,完全就是多此一举。

“皇上,我从来没有见过阡陌城王爷本人,但是,通过朝廷里的一些老臣,以及他的儿子皇甫浩洋的描述,这位王爷是一个忠肝义胆之人,只是有的时候,脾气过于耿直,我是认为,只要朝廷下令,阡陌城会出兵的。咱们下圣旨,也是以退为进。”

这是一种试探。如果皇甫仁看到圣旨,就知道君王堡还想着他,到时候装聋作哑,保存实力,还是率军北上,就完全看皇甫仁自己怎么决定了。这么一来的话,免除了阡陌城可能抗旨不尊的隐患,也把棋子抛到了阡陌城一方。

杨世杰拍手叫好,说道:“雨彤这一招果然是妙不可言,这样一来的话,皇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圣旨表面上是要求阡陌城坚守领地,但是实际上也把中原的危机,告诉给了阡陌城王爷。如果阡陌城王爷充耳不闻的话,天下百姓,都会把阡陌城王爷,当成是一个冷血动物。”

“不错,这一招果然高明。雨彤,就按照你的意思,下一道圣旨。朕这一次倒要看看,他阡陌城,到底会如何接招。”皇甫庭握紧了书桌上的玉玺,攥在了手里,按在了地图上的阡陌城。

当上官鹰造反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阡陌城的皇甫仁却心如止水,甚至有一些窃喜。

皇甫仁也已经五十八岁了,当年他的哥哥皇甫庭刚刚登基后没有多长时间,就爆发了诸王之乱,许多兄弟都认为,皇甫庭是暗杀了前太子,踩着骨肉兄弟的尸体登上皇位的,因此天下大乱,叛军死起。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皇甫庭的皇位来路不正,其他皇子不是造反就是逃出君王堡,只有皇甫仁留在了弟弟的身边。皇甫仁在那场平叛大战当中,表现得极为出彩,在他和上官鹰,高冲,苏延庆等大将的合力之下,诸王的叛乱被镇压了下去。

其他诸侯王或多或少都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他们等叛军被扑灭之后,都对皇上歌功颂德,领了一些赏银之后,就匆匆离开了君王堡,返回自己的封地。

当时的上官鹰,唯一的身份也只是国舅爷,他连自己的一亩封地都没有,由于在平叛的时候,表现出色,在加上皇后上官春受宠,上官鹰被册封为南皇堡王爷。此前南皇堡的王爷因为造反,已经被满门抄斩,这里成了无主之地,而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正是皇甫仁攻打下来的。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皇甫仁才是下一任的南皇堡王爷,然而,皇上却选择了把国舅爷上官鹰册封在这里。

那个时候的皇甫仁年少气盛,他一直都看不起渔民出身的上官鹰,如今,自己心仪的宝地,居然被上官鹰抢走了,皇甫仁当然心中有气了。

当时,在平叛战争当中,建立战功的将军,或多或少都拿到了封地,而皇甫仁只有赏银,没有封地,虽然皇上封了他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称号,但是皇甫仁可不傻,他心里很清楚,这个大元帅只要留在君王堡,能调动的军马也只有手下的很少的军队,就连御林军的控制权,都不在他的手里。

皇甫仁开始在自己的王府里买醉,经常大宴群臣,在宴席上抱怨,说自己功劳那么多,却没有一寸的封地,甚至酒后失言,经常说出“没有我平叛,君王堡早就沦陷,皇上的位子都危险了”这一类的混账话来。

这时候的皇甫仁,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朝着他一步一步的逼近。

后来皇甫仁的府邸里,莫名其妙的发现了许多造反的文书,就这样,皇甫仁被送上了断头台,幸亏苏延庆,皇后等人极力劝谏,皇上才饶恕了皇甫仁,把皇甫仁流放到南方的不毛之地。

在南下的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