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两宋风云录 > 两宋风云录最新目录

第三十二章 金龙殿相遇,矛盾激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斜着眼瞪了小七一眼,这时哪位公子哥追了上来,“苏兄……”

听到他的呼喊,我只能硬着头皮回头,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天然无公害的笑容,“这么巧!在这儿也能碰见你……”

“怎么?苏兄不想看到我?”哪位公子哥调皮的笑了笑,调侃道。

“哪里的话,怎么会不想见你呢!”我急忙解释道,心里却想到,“我为啥要想见你,我可没有断袖的癖好。”

“难得相遇,苏兄,走吧!一起去喝两杯。”哪位公子哥并没有看出我的满脸嫌弃,还是他已经看出来了,故意而为之。

我笑了笑,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今天可能不行,我母亲还等我回家吃饭呢!”

“真是个乖宝宝!”他嘴角上扬,轻轻一笑。没在说话……

这时小七却欠揍的插了一句,真不知道他是站在那一边的。“公子你就去吧,夫人那边我自会回去说的。”

当时如果眼神能杀人,想必小七已经死了千万回了。

“如此甚好!”哪位公子哥,如此说道。“想着上次科举考试一别,已经有些时日没见了,正好可以和苏兄叙叙旧。”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我自然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只得跟人家去喝酒,聊天了,这个小七,等我回去再收拾他,只是听到哪位公子哥的话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还叙旧!只不过萍水相逢,有什么旧可叙的。

就这样我和哪位公子哥走了,“叙旧”。小七自顾自的回家去了,这里离醉梦楼有点远,我们并没有去哪里,只是来到附近的一处酒楼,唤作“望江楼”。这个望江楼和醉梦楼相比倒是安静文雅了许多,虽然比不上醉梦楼的奢华,但是这望江楼临江水而建,微风袭来,带来丝丝凉意,沁人心脾,神清气爽,倒是个文人雅士,言诗作赋的好场所。

我二人在二楼的雅间坐定,点了一些小菜,要了一壶上好的竹叶青。我看了看窗外,一片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湛蓝清澈,不禁让我想起了王勃的一句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苏兄,这次科举,恭喜你高中榜眼,小弟在此敬你一杯。”

哪位公子哥说着端起酒杯,向我这边伸来,我也是连忙举起酒杯,和他一碰,一饮而尽。

“公子缪赞了,这次也是侥幸中了个榜眼,前面不还有个状元呢!”我不紧不慢的说道。

哪位公子哥放下酒杯,又看了看我的表情,笑着说道,“苏兄也不用放在心上,以苏兄的文采,屈居第二确实有点委屈了,但以后人生路漫漫,苏兄自会蛟龙入海,直上九霄。”

这几句话说的恰到好处,我听完心里豁然开朗,不禁对这位公子哥刮目相看,看来这小子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见识不凡。看来从古至今,别人都是喜欢听奉承,溜须拍马的话的,看来我也不例外……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公子你是姓蔡吧!”我又端起酒杯自顾自的喝了一口,慢悠悠的说道。

“是的,苏兄好记性!”蔡兄笑意浅浅,脸颊微红的说道,可能是他不胜酒力,所以脸也红扑扑的,看着到像个红粉佳人。

看到我一直盯着他看,他的脸更红了,不好意思的微微低着头,又急忙说道,“上次……上次在贡院相遇,我……我跟你说过的。”

由于紧张他说话都断断续续的,我也不好意思再去挑逗他,我可对男的不感兴趣,没有那种癖好。

“哦!对的……”我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总觉得眼前这位蔡兄如此眼熟,似曾相识,现在近距离的观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前在醉梦楼里认识了蔡文,现在这位仁兄也姓蔡,难不成这两人……还有这两人都长得像一位故人,这时脑海里浮现出了柳盈盈的样子。

“蔡兄之前我们是不是见过。”我一本正经的询问道。

蔡兄笑着说道,“苏兄,你可是糊涂啦!我们不是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嘛,自然是见过了。”

看到他紧张的样子,他这是欲盖弥彰,倒是坚定了我一问到底的决心。

“不是!我是说在科举之前……是不是在醉梦楼里遇到过?”我不紧不慢的说出这几句话,并观察他的表情变化,想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什么来。

看到他紧张的表情,我又补充了一句,“蔡文你认识嘛?”

他震惊的看着我,又迅速的转移开眼神,没有说话,呆在了哪里。

真是看着这二人如此相像,并且还都姓蔡。“难道你两是双胞胎兄弟?”想到这里,我不禁失声说了出来。

蔡兄听到我如此说,他也是就坡下,“是啊!被你看出来了,我也不再隐瞒了。”

“嗯?是嘛?”我疑惑的盯着他看。

“当然……”

他简单的回答了两个字,又急忙岔开了话题,“苏兄果然是文韬武略,在我心里你一直是我所崇拜的人,高中榜眼,不像我榜上无名,名落孙山!唉……”

蔡兄感叹了一声,又闷声喝了一口酒。看到他这个样子,虽然我心中有万千疑惑,但又不好意思问出口了。

看到我没在追问,蔡兄长出了一口气,他在心里偷笑道,“看来效果奏效了!”要抓住此次时机,蔡兄借故不胜酒力,心情郁闷,起身就要走。我正想留他,也想宽慰他几句,怎奈他已经走下了楼,回头又说了一句,“我已结账,改日再叙。”殊不知,这位蔡兄是怕我再追问醉梦楼之事,所以借故“逃脱”了。

现在独留下我一人,我笑了笑,坐了下来,喝着小酒,欣赏着江边的风景,好不容易有次闲暇时光,我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且说这位蔡兄并不是没有考中,以他的学识榜上有名,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即使考中,他也不能胜任,入仕途,到底为什么,暂且不表,以后再细说分明。

宋朝有一个殿前唱名的制度,就是皇帝拟旨,把此次科举高中的所有仕子的名字列一张单子,在大殿之上读出来。之前呢每一个考生在高中之后,都会去拜会自己的主考官,也是把自己当做是这位主考官的门生,而在宋朝如此一来,各位考生就成了天子的门生,也是防止其他官员结党营私,与江山社稷不利。

这一天在大殿之上,我看到了曾巩,他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