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最后的北半球 > 最后的北半球最新目录

第六十八章 ‘理智’与‘英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军队、白垩文明覆灭剩余的三十多万俄军部队,半个小时前,中国北方边境也第一次遭遇了虫群的有组织进攻。

就连中俄两**队着重保护、甚至专门派了一支机队护送的威姆斯科学团队、也在一连串的战斗中被白垩文明逼迫走到了绝境,在一座只有编号的山峰上被周围的虫群彻底消灭。

普韦夫心里不仅有着对老师死去的悲哀之情,也有着对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担忧。

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十天内,人类就在正面战场上死亡了近一亿人;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军队和**在被消灭后当地国的民众由于失去了撤退的希望、变成了其余国家统计本上的‘失踪人口’,即便在战前近一年的动荡期间内许多欧洲人去往美国让欧洲人口锐减到三亿多,但战争正式爆发后到现在欧洲的失踪人口依旧超过了两亿。

在普韦夫看来,这种‘失踪人口’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而更让他感到担忧的是,最近这一个月以来,是因为中西伯利亚聚集区的存在让‘一号’重点打击、白垩文明才没有对全球其余地方发动大规模进攻,现在中西伯利亚聚集区的战役结束,白垩文明接下来的攻击重点又会是哪里?

欧洲剩余的人口已经龟缩在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伏尔加格勒以南一带,如果白垩文明将这三个地方覆灭,整个欧洲文明将自此从地球上除名;特别是伏尔加格勒以南到土耳其、伊朗一带最让普韦夫担忧,那里是**主体、普韦夫所属的俄罗斯联邦现在所在的地方。

以前欧洲国家接受难民的时候或许没人会想到,今天整个欧洲只有这些‘难民’存活了下来,其余的全都沦为失踪人口。

烦乱的心绪让普韦夫情绪有些躁动,在将注意力看向车外后,透过车窗,远处平原上的一个油井映入了他的眼帘,但在仔细看了看之后,他发现远处还有另一个建筑。

几分钟后,随着车队**大庆市内,远处的一个亮点出现在了普韦夫眼中,但在他仔细看去后才发现那不是某个光源,而是一座长宽大约有一百米高度接近五十米的正方体建筑物;建筑物外表面上有一层看上去类似钛合金的金属,较为平滑的表面把东方天空中的一些光线反射出来才让普韦夫把它错看成了亮点,建筑物周围数百米的范围内还有着铁丝网和防爆墙组成的警戒线。

“那些是什么?”普韦夫指着那座大楼问道。列夫辛德看了一眼:“中国人叫烽火楼,长城以北、山海关以东有三千多个这样的烽火楼。”

“为什么?他们能防着那些虫子吗?”普韦夫摇着头,神情有些悲伤,仿佛想起了什么:“虽然我很惊讶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建造这么多烽火楼,但单独的烽火楼是无法抵挡住白垩文明的进攻的,并且有需要可以直接让轰炸机出动,这是在浪费资源。”

“一座烽火楼可以把周围十几公里全部变成核辐射的地狱。”在普韦夫感到有些震惊时,列夫辛德平淡的声音却显示他仿佛并没有感觉到这事有多特殊。

“烽火楼都位于交通要道或者某片重点区域内,烽火楼内不仅有部队,还有核弹,一旦烽火楼失去价值核弹就会引爆,整个东北只有少数一些被中**队监控的特定区域没有。中国人不会给这些虫子留下任何一片适合一级虫群大规模行军的地域,当然,类似松嫩平原、大兴安岭这种地形区域不算。他们的**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包括民间力量,建造这些建筑物很容易。至于为什么要建造,他们似乎在准备某种战略,现在还没对我们公开,也许他们自己暂时也无法确定战略的可执行性。”

“三千多枚核弹?”普韦夫仿佛不敢相信列夫辛德的话:“他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么多核弹、我们的?”

“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代表没有毁灭世界的实力。”列夫辛德仿佛知道普韦夫在想什么,也仿佛早就组织好了语言来回答他:“他们只不过是动用了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来执行这场行动,相比战争之前,他们更改了一份国防文件进行了全国总动员。”

列夫辛德看了普韦夫一眼,指了指远处原野上那些已经没有人居住的中国农村房屋:“以前,东北有一亿人,现在,只有在他们的辽宁省一带还有两千万人以及我们东西伯利亚聚集区的三十万民众。”

“四十天之前大规模战争爆发,四十天的时间他们怎么做到撤离近一亿人?”

“在北冰洋防线被攻破到战争正式开始前的那近一年时间许多人就离开了家乡,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都有、中国也有,只是他们离开的人比较少。不过即便有人离开,战争正式开始时东北依旧有八千万人。”

普韦夫沉默了下来,在这一刻,他真正理解到了中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如果以往对中国的力量只停留在广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那么此刻通过这一个月内撤离六千多万人的行动,普韦夫彻底对中国的管理能力放心了下来。

“**提醒你,虽然你是要在前线与中国科学家一起收集战争过程中的白垩文明资料,但任何事都要先向我报告。”列夫辛德从哪个一个文件袋中拿出了一张纸递给了普韦夫:“现在中国已经进行全军事管制,特别是在战区,任何人都得服从管制,不论思想保守的老人或者权利广大的官员,一旦违反条例,任何一个军官都可以就地对违反者执行枪决。”

——

哈尔滨北部,某陆军军事基地内,一支车队开到了一栋大楼前。

车门口,打开车门的李杰有些奇怪的看着一侧几名互相争吵的人,身旁,一名负责保护他的少校军官看了看,凑到了李杰耳边:“他们是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

“社会科学院?战场上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吗?”

李杰有些奇怪,在两人的注视下,几名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一边拿着文件互相争吵着一边走进了李杰面前的大楼内,迟疑了一会,李杰也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去。

一间小型会议室里,几名军方将领已经在这里等待了许久,不一会,几名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红着脸走了进来,在看到几名将领后都自觉的坐到了位置上;几分钟后,李杰和两名助手带着一些文件也走了进来。

“关门。”

随着一名少将的命令,靠近门口的一名军官顺手将门给关了起来,中将对着李杰和几名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敬了个军礼,面带笑容坐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