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最新目录

第46章 明有其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京营在大张旗鼓的改革,左战一直想亲自到各营巡视一番。不过好些大臣都明确表示反对,表面上说是将士们对这次改革不满,担心皇帝的安危,其实是忌惮那些见不得光的事被皇帝察觉到了。他们可以要挟李邦华,糊弄孙承宗,但绝不敢敷衍这个雷厉风行的惺帝。

负责此事的孙承宗也不同意左战巡视京营,当初在辽东可是让这个学生折腾坏了,担心他再搞出什么幺蛾子。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早朝时他第一个站出来,义愤填膺的说道:

“启奏圣上,当前全国都在推行新政,朝廷的精力应当放在内部建设上来。此时若去京营检阅三军,势必会给天下臣民造成一种假象,误以为圣上偏爱武功,朝廷又要打仗了。”

左战心想不去就不去,但问题得解决了,故意咳嗽一声后冲着仓场总督南居益挑了下眉毛。这是两人的暗号,南居益心领神会,上前说道:

“启奏陛下,臣奉旨视察京营,发现主要的弊政有六:

其一,占役、虚冒现象严重,一个小营中就达四五百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

其二,京营中马匹原有数额是两万六千,此时不足一万五千匹,即便如此很多官员依然来借马,甚至还折价买走军马。

其三,每年的太仆银各级将领都无限制的讨要,巧立名目大肆苛刻。

其四,京营将领的编制是三百六十人,升迁全屏上下打点。

其五,三大营外设的预备营,每营三千人,军饷跟正营相同,但是不操练,成为权贵冒领的肥地。

其六,京营一年支取军粮一百六十六万四千多石,比万历四十六年增加了五万七千多石。”

南居益的话如同一计闷棍打在众人的后脑勺上,一个个气喘吁吁。要知道占役、虚冒、侵占国家财产是这些人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如今被逐条列举出来,怕是以后这碗饭是吃不着了。

左战早就知道军队中的这些问题,他本已交给李邦华处理,但这位猛人实在不懂得变通,很快便捅破了这个马蜂窝,最终被架空在中军督府。幸亏左战手里还攥着南居益这个大招,见众人如临大敌,缓缓说道:

“南居益调入兵部不久便能发现京营中的诸多弊端,是因为他有过人的才华,还是他敢于向贪腐开刀?朕倒要问问兵部的要员们,你们是没有发现这些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众人听闻惺帝要兴师问罪,纷纷叩头自嘲无能。左战早就料到这些人会来这一手,不急不躁的继续说道:

“京营乃国家的精锐,是拱卫京师的主力,如今却坏到了这种地步,难怪当初会在辽东败给建虏的八旗兵。京营尚且如此,各地的卫所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触目惊心的贪腐,为什么只有李邦华、南居益这些小吏敢直言进谏?你们平日自诩为三朝元老,满嘴的仁义道德,难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觉得羞愧吗?

当初朕之所以要亲征,就是看到大明朝已经腐败到了骨髓,长此下去要亡国亡家。回宫以后朕决心扫除弊治,却总有人从中作梗,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拿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垫脚石。年初朕追封伍文定,本意是给这些人提个醒,给他们一次机会,可李邦华还是遭到各种刁难,甚至是性命的威胁。朕警告你们,面子已经给足了,再玩那些把戏就是自寻死路。”

说到这里左战已经开始有了脾气,愤怒的问道:

“御史中丞来了吗?”

王在晋赶紧跪着挪到大殿中间,满头大汗的回道:

“臣在。”

左战见状继续说道:

“你这个御史中丞是怎么当的,平日里就知道盯着朕的过失,一个个跟呆鸡一样。朝中这么多的御史言官,竟然只有一个小小的仓场总督敢站出来说几句真话,这是为什么?无私才能无畏啊!”

等他说完这些话,众人已在地上跪了一刻钟,个个汗流浃背却不敢辩驳。谁都知道无私才能无畏,可官场上的潜规则是和光同尘,说的直白点就是大家都是来混饭吃的,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此时孙承宗才明白这个学生的意图,前些日子他送给李邦华一柄承影剑,今天又敲山震虎,这是准备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了。只是这些问题出现在京营,他身为兵部尚书自然难辞其咎,上前请罪说道:

“京营弊端众多,臣有监管不力的过失,请陛下责罚!”

左战太了解自己的这位恩师了,根本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先是让他起身答话,又命人给他搬了个凳子坐下,然后才开口说道:

“这些弊端存在很久了,先帝仁慈不忍心处置你们,但今时不同往日,边患越来越严峻。如果军队不能保一方安宁,别说老百姓没好日子过,就是我们也未必能安享富贵。

孙爱卿任职兵部尚书不久,此事与你并无瓜葛,你不必自责。不过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你要严格筛选兵部的官吏,彻查京营存在的贪腐、陋习,同时整饬各卫所、班军、边防,不但要撤换那些腐败无能的将领,还要顺藤摸瓜捣毁他们的保护伞。”

孙承宗欣然领命,此时南居益还跪在大殿中间等着皇帝的答复。左战暗想杀鸡儆猴要适可而止,这些问题涉及的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太多了,不是一个仓场总督能解决的,拿定主意后说道:

“南爱卿的六项条陈由朕牵头处理,具体事宜交予孙承宗和李邦华负责。时机成熟后朕会亲自到各营巡视,观摩军改后的操练情况。”

散朝之后满朝的大臣抱怨不已,暗恼惺帝让他们跪了那么久,大都一瘸一拐的挪向武英殿和文华殿。其实左战也明白很多人是无辜的,有明一代以“文死谏、武死战”为荣,但他们自幼耳濡目染天朝上邦的威严与繁华,内心缺乏危机意识,浑然不知什么是亡国亡家,该给他们提个醒了。

由于左战亲自出马进行军改,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谁的后台能比皇帝还大。等到他的仪仗进入四卫营时,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等待接受天子检阅。

这是一种新气象,上至孙承宗、李邦华等兵部大臣,下至曹文诏、黄得功、孙传庭这些统兵将领都非常重视。尤其孙承宗筹募的新军和勇卫营,这些将士刚刚经历了辽东血战,眼神中透着一股杀气,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