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祁小羽迷迷糊糊中感觉醒来好多次,每次都被车厢内污浊的空气“迷晕”,父亲也叫醒过他几次,问他吃不吃东西,无奈,已经到了只要听到“吃”这个字都要反胃的感觉。
将近三十个小时的车程,他愣是一口饭没吃,也只喝了半瓶水,实在不敢多喝,从座位去往卫生间的过程堪比景区里上厕所一般,只怕是还没到卫生间门口就已经尿裤子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厢里已经不再那么吵杂,坐着的,甚至站着的乘客都打着盹,只有对座的“传销男”,虽然已经“喷”的口干舌燥,还在不亦乐乎的为身边傻傻的女孩“上课”。
再看自己旁边,不知何时坐着一位抱孝的年轻妈妈,父亲正倚靠着座位,给孝剥鸡蛋,并帮着打来热水交给孝的妈妈冲奶粉,孝妈妈连声感谢···
父亲就是这么热心肠。
祁小羽揉揉眼睛,起身说道:“爸,你坐我这歇一会吧,我站一会,舒缓一下。”随即伸伸懒腰。
“噢,没事,我不坐了,马上该到站了,对了,你旁边这位阿姨跟咱们是老乡···”话还没说完,列车广播里传来到站提醒“尊敬的旅客们,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汉口车站,请各位旅客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
啊哦,终于要到站了,这一路堪比春运时非人的折磨,之前在外地读高中,只两个小时的车程,但赶上春运都让祁小羽记忆深刻,何况这趟近三十小时的车程。
长时间闷在车厢,早已满脸油渍,祁小羽恨不得马上逃离这个闷罐。
列车缓缓进站,心中还是对这个华中地区知名城市充满好奇和向往。
大武汉···我来了。
祁小羽和父亲拎着行李,并帮着孝妈妈一同将行李拖下车,艰难的窜梭在出站的人群中,出站口,孝的爸爸已经等候多时,听闻孝妈妈对祁小羽父子俩热情的帮忙很是感激,孝爸爸也连声道谢,当即表示要开车送父子俩去学校。
由于到站已近晚上十二点,学校只在白天安排了接站人员,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祁小羽和父亲先谢过这对夫妻,随他们车去往学校。
一路上祁小羽好奇的看着车窗外的夜景,大武汉果然名不虚传,单单一个汉口就比老家那座小城繁华百倍,父亲开心的与这对夫妻聊着,原来他们是多年前从老家来到这里开快餐店的,更凑巧的是,孝的爸爸有亲戚在祁小羽姥姥家的小镇上,而且,他们的快餐店就在祁小羽学校附近,诸多巧合使车上的人心里都暖暖的···
“老哥,以后孩子在这上学,有事让他随时找我,我叫牛振华,我的快餐店就在他们学校附近。”孝爸爸热心说道。
“呵呵,行,振华。”
“对了,这个点学校应该早关门了,我给你俩送学校招待所去吧,明天你俩直接去我那吃饭。”
“呵呵,这次就不打扰了,我儿子叫祁小羽,以后在这上学没准会有事麻烦你们呢。”父亲客气道。
“行,没问题,老哥,咱可是实实在在的老乡,不用客气。”
轿车穿过汉口的繁华闹市区,又经过了武汉长江大桥,终于到了武昌辖区,路上奔波了足足两个小时,父亲一路感叹这座城市之大。
车径直开到学校附近的校招待所,牛振华停好车说道:“你俩先在车上稍等一下,正值开学季,很多旅馆都客满,我先进去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房间。”随即跑了进去。
不一会便跑出来帮着取下行李,“老哥,你俩进去吧,有房间,我的店就在旁边的xx路,叫牛牛快餐,明天记得上我那吃饭。”牛振华嘱咐道。
听到牛牛这两个字,祁小羽心里忽然一惊,又瞬间感觉到一丝温暖,呵呵,好吧,牛牛,你是我的贵人···
几声相互道谢之后,祁小羽和父亲拎着行李箱走进招待所。
“你好,咱这有没有便宜点的房间?嗯,一般的就可以。”父亲向前台收银小姐问道。
“您好先生,请出示一下身份证件。”
父子俩身份证递过去···
“您好先生,登记姓名为祁小羽的客人房间已经定好了,喔,对了,就是刚才出去的那位牛先生,他已经付过房费了,你们不认识吗?”
······
“噢···认识,认识。”父子俩惊奇···
“好的,请拿好您的房卡。”
父子俩对视一下,看着门外已经远去的“牛振华”,相视一笑,“看来与人为善挺好,我们帮助了别人,别人也愿意帮助我们,今天咱爷俩运气好,出门遇贵人。”父亲感叹道。
殊不知,就冲“牛牛”这个名称,祁小羽心里已经有所感叹了···
一间敞亮的标准双人房,刚才在前台,父子俩分明注意到了墙上的价目表“400元”,以至于父亲忙问收银员要最经济的房间。
父子二人瞬间感觉卸下了一身疲惫,欢快的冲过热水澡,去除了远途的疲乏,躺在柔软的床上依然对当天的“好运”唏嘘不已。
不一会,父亲的鼾声响起,祁小羽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看着旁边疲倦的父亲,是啊,他已经好久没有听到父亲的鼾声了。
常年离家求学的历程,导致他与父母之间没有太多机会在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他在心底暗自许诺,一定要拼力学习,将来尽早找一份好工作,好好孝敬呵护家中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不知不觉也进入了甜梦···
第二天,父子俩起个大早,来到学校门口,校门上赫然醒目的一排标语“中国dz大学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学子”。
学校门口已有众多忙忙碌碌的学长、学姐志愿者们为新生同学引导办理入学手续,接待祁小羽和父亲的是一位瘦小的带眼镜的大三学姐,简短的几句交流即听出浓浓的西北口音,好吧,又是一个老乡···
原来,学校为了体现人情化和亲切感,特意安排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三学生,针对性的接待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大一新生,这个举措着实让所有新生及随行来学校报到的家长们一致好评。
随学姐走在学校的林荫路上,看着身边匆忙走过的众多新生和父母,他们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帮自己的孩子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纵然辛累,脸上却也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些已经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