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史上第一绝境 > 史上第一绝境最新目录

第873章 世界搅屎棍上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马上就撑不住了。

原因也很简单。

太他娘的耗钱了。

尤其是建设衙门和民生衙门。

这俩衙门在李建成看来,完全就没有存在必要。

尤其是民生衙门,根本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无底洞,填多少钱进去都塞不满。

民生衙门最大的支出,就是给雍州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钱。

每个月每人五百钱,而且还免费给他们看病。

建设衙门虽然也干了一些正事,比如维修丝绸之路。

但更多的时候,这个破衙门干的最多的就是拿着钱给各村修桥,给孤寡老人盖房子。

而且一水的青砖瓦房。

在李建成看来,简直就是浪摧的。

干这些事干什么?

除了糟蹋钱外,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掌控雍州的第二个月,李建成就下令取缔了这两个衙门。

俗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雍州的百姓虽然对太子感恩戴德,心里将他当做了。

对于他做的任何事都无条件的支持。

可一旦过习惯了好日子,猛然过差日子——虽然这差日子相对他们之前的生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总是有人会有怨言。

再加上军机二处的探子暗中散布消息,雍州现在的这个太子是假冒的。

南楚的那位太子才是真的。

生活质量一下降,加上听这些传闻。

结合者雍州真正当家做主的是李建成,那位太子更像是吉祥物。

不少百姓相信了军机二处的散布的消息。

于是连夜拖家带口,直奔南楚而来。

三个多月里,陆陆续续居然跑了二十多万人。

而因为丝绸之路的原因,雍州现在外来商队极多。

李建成下令严加盘查,不准百姓离开,可实行了不到半个月,税收直线下降不,各大商行对他的行为也十分不满。

无奈之下,他只能放任境内的百姓流失,毫无任何办法。

好在民智开化的百姓相对比较少。

二十多万人跑了之后,再也没有大规模的百姓往南楚跑的情况发生。

李建成也就没放在心上。

诸葛亮接受了这二十万百姓,兴奋的几都没睡好觉。

这年头什么都不如百姓重要,二十万人一进南楚,诸葛亮亲自带着人前去安排。

济州之战这边一结束,他马上就开始张罗了迁徙计划。

五十万百姓到了之后,殷诚也十分高兴。

和诸葛亮聊了一中午,先是问夫子身体怎么样。

紧接着俩人又开始制定济州、青州和登州的复兴计划。

诸葛亮之所以把这五十万人千里迢迢的迁过来,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打算在这三个地方当做试点,按照殷诚之前的改制计划推校

他倒要看一看,殷诚嘴里那个比雍州改制还要疯狂的计划,究竟有没有那么的神奇。

殷诚对于诸葛亮的大胆也很意外。

在他的认识里,诸葛亮从来都是一个做事谨慎周密,谋定而后动的人。

这种举动有些不符合他的人设。

但一想到眼前的这位卧龙先生虽然活了两辈子,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

再加上经过自己各种理论的熏陶。

早就不再是历史上那位武乡侯了。

三州之地,现在全都在他们俩手里。

五十万百姓又都不是本地人。

周边的诸侯,短时间内,谁也不敢前来侵犯。

所谓,时、地利、人和,全都在他们这边。

殷诚的斗志也被点燃。

直接给新罗的刘文静发电报,他不那么早去新罗,让刘文静按照计划在新罗发展,他打算在济州和诸葛亮大干一场。

拍羚报之后,也不管刘文静怎么回话。

当下午,殷诚和诸葛亮就带着一帮人杀向了济州。

到了济州之后,粮食运进粮仓,军队开始布防。

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把分配到济州的二十万百姓的代表们叫到了城门下。

二百多代表排队站好,一脸蒙蔽的看着高台上的太子和丞相。

“今让大家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分地。”

殷诚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拿着自制的扩音器,扯开嗓子叫喊起来。

二百多人一听分地,先是一愣,随后马上沸腾起来。

当下午开始,殷诚和诸葛亮二人,一个拿着尺子,一个拿着户籍本。

带着二百多人开始分地。

一连分了三,济州境内的土地全都分完了。

城外分田地,城内分住宅。

分的这二十万百姓是热泪盈眶,跪在地上不愿意起来。

分完土地,紧接着开始宣布改制方案。

雍州原来有的衙门,全部都有,雍州之前没有衙门,这一次殷诚也全都给弄了出来。

可这一次,除了雍州来的百姓反应有些激烈外,南楚和巴陵来的百姓兴致却不怎么高。

因为他们没听懂。

压根就不知道太子嘴里的什么民生衙门是干什么的,建设衙门又是干什么的。

殷诚有些后悔自己让四大金刚去新罗了。

王保这四人,再加上白叶罗,五个人简直就是干宣传的才。

他们总是能用十分合适的法子,让百姓们快速的理解自己的想法。

“哎,基础教育的普及,乃是一切的根源啊。”

亲自下场解释了一晚上,回到营帐之后,殷诚坐在一旁,冲着写了一的诸葛亮感慨起来。

了一晚上,他的嗓子都快冒烟了,可还是有许多百姓不明白。

“普及基础教育,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太子莫要太心急了。”

诸葛亮活动活动酸麻的手,苦笑道。

“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殷诚也知道这其中的关键,只能无奈的喝了杯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