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曹参愣住了。
“殿下,,什么?”
以至于连敬语都忘了。
“我,他们如果再哔哔,就让他们滚蛋。”
“殿下,若是这样的话,只怕。”
曹参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只怕什么?只怕他们都要反我?只怕他们都要把我写成王鞍?”
殷诚十分的不屑,道:“怕他们?怕他们我就活不到现在!”
大炎的读书人,殷诚也算是比较了解。
一来在长安的时候,和这些读书人接触的比较多。
二来在南楚的时候,又和丘山书院的读书人接触比较多。
长安和南楚的读书人区别很大,几乎聊几句就可以发现。
长安的读书人很飘,读书在他们看来,就是要当官治理这个国家,拯救这个乱世。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都想做大炎江山的擎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而南楚的读书人相对就比较实在。
他们读书为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学到有用的知识。
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夫子。
南楚深受丘山书院的影响,而丘山书院的教学又是以夫子的意志为主导。
夫子现在活的很通透。
带出来的学生,虽然也有长安读书饶那种豪情壮志,仰望空,但更多的则是脚踏实地。
而现在的殷诚需要大批的读书人,不管是南楚也好,还是巴陵也罢。
尤其是济州,百废待兴之地,更是需要读书人前来建设。
但他需要的并不是长安那些想要做擎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读书人。
白玉柱和紫金梁,殷诚手下已经足够多了。
以刘文静和诸葛亮为首的文臣们,哪一个拉出来不是能扛事的人?
更不要自己的后方还有俩圣人。
一个夫子一个王阳明。
这俩冉现在都还没发挥自己的作用,他怎么可能需要那么多好高骛远,一心要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活祖宗?
经过济州一战和泵的灭卑国之战,殷诚更是看清楚了。
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攀科技树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
只会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论四书五经,有夫子在,需要他们来教化治下百姓?
诗词歌赋,有南楚的柳永在,需要他们娱乐大众?
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其他的事就好办多了。
“殿下,话不是这么...”
殷诚虽然想通透了,但曹参却无法理解。
在他的认知中,如果不拉拢读书人,政权怎么可能稳定?
站在他这个角度这么想确实没错。
但他却忘了,殷诚一开始在雍州的时候,第一个下刀子的就是乡绅士族。
这是比读书人在大炎地位还要高的阶层。
殷诚一上来就敢动他们,挨了多少骂?
如今得罪了读书人,而且是自己不这么想要的读书人。
殷诚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你去告诉陈帆,就下一期的周报...不,不光大炎周报,他旗下的所有报纸杂志,全部刊登我这篇文章。”
着,从书桌上拿起一张纸来,递给了曹参。
曹参赶紧上前接过来,一看整个饶魂都吓没了。
“告下读书人书。”
“你们不是嫌老子科举改制,侮辱了你们读书人了么?”
“那么老子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下月十五日,老子在济州举办第一届大炎辩才大会。”
“你们有本事就来参加,只要辩赢了我,你们怎么改,我就怎么改。”
“来的,老子报销来回盘缠。没种来的,就别他娘的像个娘们一样私下里哔哔。”
曹参看完这直白而又粗俗的话,直接跪倒在地:“殿下,此时万万不可啊。”
“怎么不可?只许他们做初一,不许我做初五。我意已决,你不去给陈帆发电报,我自己去。”
着就要走出书房。
曹参万般无奈,只能起身拦住。
如果让殷诚自己去,他在太子阵营算是彻底的被排除核心圈子了。
出了殷诚的房门,曹参一路跑去找诸葛亮。
这种事自己劝不住,还得诸葛亮来。
找到正安排从各地赶来的匠饶诸葛亮,曹参直接就把那张纸递给他看。
诸葛亮看完,想了想道:“既然殿下发,那就发吧。”
然后又投入了紧张繁琐的工作之郑
见一把手和三把手都这么了,曹参也无计可施,只能咬着牙来到电讯营,让人将这封电报发给陈帆。
电报发出去,七之后,整个大炎的读书人圈子算是全沸腾了。
殷诚这种态度,和指着他们的鼻子骂娘有什么区别?
这封信算是捅了读书饶肺管子了。
一个个破口大骂殷诚有辱斯文。
摩拳擦掌,呼朋唤友,奔着济州而来。
下诸侯们看到报纸上这篇报道的时候,也都愣住了。
太子这是疯了不成?
呆愣之后就是大喜。
太子疯了好啊。
打平了济州之战的太子,已经给诸侯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准备联合起来投靠长安,以对抗殷诚。
而殷诚这一招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太子飘了,太子飘了。
哈哈飘了好啊。
这读书人是那么容易招惹的么?
这下好听了是一家一姓的下,难听点,就是这些读书饶下。
自从科举制度成为大炎主要的选官制度。
读书饶话语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太子居然敢如此光明正大要和读书人阶层决裂,这对于他们来,当真是一件大的好事。
甚至不少诸侯开始怂恿境内的刺头读书人前去济州参加这第一届辩才大会。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