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幼儿老师闯异界 > 幼儿老师闯异界最新目录

第55章 科技魔法——望远镜和专利制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面上,他们能够自由移动!

还是只有一艘玄义号,不过海鳅船!

唐翰林为了防止自己再冒出这样的念头,急忙把脑袋摇了一摇,给宋敖兴下台阶,于是前出一步:

“老宋,你究竟怎么回事,若是看着太后赏赐的水精器物精美,耐不住把玩,这虽是人之常情!

现在上人有紧急的军务,你赶紧去取来就是。”

宋敖兴忍住啜泣:“好,这些东西,大多数在上人的内女官处,并不在我手。上人只需要吩咐珍娘、慧娘即可。”

唐翰林一方面觉得精神一松,另一方面,一种火气顶了起来:“宋指挥,既然不在你手中,你为什么这般——懊丧,岂不是,岂不是,让林上人平添疑惑。”

慧娘这珍娘这时候,告个罪,就回去取水精器物了。

唐翰林犹自气呼呼:“这真是,我为你担心半天,还勉力为你开脱,谁知道,你......人说猫哭耗子假慈悲,你这算哭哪一门?气煞我也。”说完,把袖子一甩。

宋敖兴正沉浸在难过之中,发生这么一出,又有些尴尬,吱吱呜呜的说不清楚,众人看起来,便嘻嘻索索有笑起来的。

林夕也不在意这些情况,团队有些精神松弛,至少在目前是件好事情不是。

很快,内舱的门打开,一排排宫女拿着水精的器物,走过来,林夕立刻明白了。

只见先是一个帽子,帽子上顶着一块近乎拳头大的水精,滚圆滚圆,中间通着一个洞,难得的是,这个洞也是光滑剔透,里面是一跟金子錾刻的柱子,刻着竹子和流水、云雾,柱子的顶部,伸出水精圆球的通孔,上面倒是佛教的金刚杵模样......

看着这个水精,林夕心里立刻就爱上了这个水精,仿佛这个水精上面都有水雾出来了。

但是一看到金刚杵,心情立刻就败坏了:“把这个珠子拆下来。”

众人立刻被吓住了,珍娘本是小娘子,最见不得这种珠圆玉润的首饰,下意识地把帽子往怀里揣,揣到怀里,才发现不对,于是眼泪巴巴地又送出去。

林夕本身对珠宝毫无感觉,特别是对那些制造话题出卖虚假梦想的天珠、钻石、绿松石之类的,几乎存着本能的厌恶,不是厌恶这些东西本身,而是出售这些虚假故事的人和机构。

现在看到珍娘对珠宝的这般留恋,心下登时就有些不喜,对宋敖兴说:“找珠宝匠好生拆下来,千万别把珠子弄花了。”

宋敖兴招呼珠宝匠来干活。

接着,是一些水精环,大大小小,是仿着玉环做的,倒是有十多块,林夕看着这些被从中间穿了洞的水精,几近欲哭无泪。

好在倒还有两三块,水精玉环本身直径较大,林夕筹划,也许能够割出大约两厘米的镜头片,也算是能够使用吧。

水精本身硬度非常大,而且特别脆,很难做复杂的器型。

所以,除了这些珠子、环佩以外,多数是偏向佛教用品的水晶制品,水晶珠镶嵌、水晶球、水晶葫芦、水晶念珠,但是除了水晶球,其他大多数都有一根通孔,有了这个通孔,能够使用来做镜头的水精,就非常局限了。

最后,慧娘端着一个小箱子出来了,打开箱子,里面多是白水晶、紫水晶、蛋白石、玛瑙、翡翠、田黄石、和田玉,只有两三块透明水精的原石,说是原石,其实也已经略作整修,也都有拳头大小,只是长短不一。

这下子,林夕大喜过望,拿出透明水晶,忍不住亲吻一下:“有了。”

一帮宫女心中突突跳了起来,珍娘正在失神之间,猛然听到“有了”,不仅下意识地问:“谁有了?”

刚说出口,慧娘和其他宫女的眼睛刷地看向珍娘,珍娘连忙轻咳一声:“上人,女婢刚才恍惚之间失言了,请上人责罚。”

林夕心情正好,丝毫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可罚的,说清楚就行了。现在,咱们可有一样侦敌杀敌利器,我们叫它望远镜,你们也可以唤它千里眼,或者叫做千里镜。”

林夕地宋敖兴做了个手势,让宋敖兴把手上的绘画板拿过来,迅速画出望远镜的结构图,边画边说:

“仔细些,咱们透明水晶材料有限,一定看仔细。

望远镜,总体来说,就是两块水精磨制的镜片,做两个圆筒,把凸出的大镜片,放在大圆筒上,叫做物镜,就是看远处的镜片。

你们可以用竹子或者金属,比如黄铜、青铜来制作圆筒,圆筒里面,要涂黑,可以用黑漆,也可以用松烟墨粉,加胶水。

镜片必须放得非常正,你们用手肯定是不行的,要这样做,在圆筒里面用旋转方法,刻出一圈浅槽,这样镜片放进去,位置就是正好的,然后外面再放进一个竹子或者木头做的压圈,把他塞紧牢固,用胶水粘上,今后咱们可以制作螺丝了,方法会更多,更好用。

里面放一个小圆筒,那个圆筒的一端,也这样做,不过要放一面凹面镜。

两个圆筒必须做成同轴的。知道同轴的意思吗?

就是两个镜片,从中心到中心,无论圆筒怎么前后移动,都要不偏不斜。

现在,再说说镜片,物镜是凸透镜,咱们只能快速做出简单的,就一面是平的,另一面,做成圆球的一部分,不过不用那么厚的半圆,咱们也没有测量器具,你们就自由先做吧,大约一个圆球的八分之一或者十六分之一的弧度。

口径嘛。”

林夕看着帽子上的透明水晶,多少有些不忍,又从箱子里面翻检,拿出一块直径也大概达到两寸(注:约六厘米)的水晶:

“从这水晶的中间,你们细细切割下来,大约3分到4分(注:一分=十分之一寸,大约是3毫米)厚度,仔细磨成原片,然后留下1分做边缘,另外2分到3分,磨成球面的一部分,可以做到吗?”

制作玉器的工匠仔细看了看,非常肯定地告诉林夕:“上人,若是这样的要求,并不很难。”

林夕很好奇:“那么你们怎么切割和磨制呢?”

玉器工匠很自豪地说:“这等精细的材料,需要浸在水里,或者边上有人淋水,我们专门有一种座子(注:支架结构),这座子有一处,就是用铜套管,里面穿一个铁棒,套管的一头,是做了一个曲柄,用手可以摇动,一旦摇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