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一夜的长安,风轻云淡,月朗星稀,大部分忙了一天的老百姓,靠在躺椅上享受生活的恬静与安乐,与之画面截然不同的是丞相霍光府邸,整个大汉的高层官员全部聚集于此,丞相府外,众藩王的车辇堵在门口,等待消息,议事大堂外,朝廷中层官员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议事大堂内,商议的也是热火朝天。
“除了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贺、蜀王刘德、临淄王刘博外,大家还有什么人选推举嘛,近半月来,群僚所推举的人大致是这三人,看来也是众望所归,至于其他的一些藩王,只有少数人举荐,本相和宗正刘大人也不赞同,既然如此,咱们就从这四位王爷中选举一位德行兼备、仁爱恭俭的天子,大家以为如何?”
“本官觉得可以。”
丞相霍光自然坐在最上,帷幕遮挡,右手起首座乃是宗正刘懋,而后是御史大夫、太史令、光禄大夫等官员,左手起首座乃是丞相长史邴吉,而后是廷尉、太常、光禄大夫等官员。
众官员见丞相霍光与宗正刘懋意见统一,也不好说话,收了其他藩王的好处的官员也闭上了嘴巴。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此四藩王中选吧。”
丞相放话,百官这才敢畅所欲言。
“丞相,本官推举蜀王刘德,仅巴蜀两地,名望极高,深得民心。”
“宗正,本官推举临淄王刘博,仁爱恭俭,忠厚老实,不二人选。”
“丞相,本官推举广陵王刘胥,勇武果断,有武皇帝之风。”
“宗正,本官推举昌邑王刘贺,才华满腹,贤名远播,既有武皇帝之大志,又有文皇帝之才学。”
“…………………………”
丞相霍光和宗正刘懋从众官员的举荐中,大概知道了他们的心意。
“邴吉大人,你想举荐哪位王爷啊?”
丞相霍光询问道。
“本官以为昌邑王刘贺德才兼备,素有贤名,深的百姓和士大夫的推崇,故此,本官推举昌邑王刘贺。”
邴吉大人朗声道。
“有理,有理,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本相爷深以为然。”
丞相霍光在此敏感时刻,表明心迹,无非是想让一直没有开口的宗正刘懋说出他不想说的话。
“邴吉大人,本官以为不妥,昌邑王刘贺是个贤良之才,可本官听说他最近在王宫内,聚集官员赌博,找来歌姬淫乐,原本富庶的昌邑国,让他搞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断不可取。”
御史大夫端正跪坐在跪垫上,他收了广陵王的好处比昌邑王多,自然要帮广陵王说话。
“居然有此事?”
邴吉大人皱着眉头大惑不解道。
“邴吉啊,本相也听说了,御使大夫所言不假。”
丞相霍光也帮腔道。
“喔,既然如此,那就推举广陵王刘胥好了,毕竟是武皇帝血脉。”
邴吉大人在选举天子关于天下百姓、大汉未来的事情上可不敢马虎,违背本心,可昌邑王居然行如此之事,定然是庸主,故此即便不能让刘病已封王,也不能让他当了皇帝,只是奇怪,短短几日,如此关键的时候,昌邑王何止于傻到做出这样的事来,就算是本心不良,那也要装上一装啊,这不是等同于将皇位送给别人嘛,真是奇哉怪也。
“邴吉大人说的对,武皇帝大业断不可就此付诸东流,本相以为该在武皇帝后裔子孙当中选出一位,其他藩王虽然也是高皇帝血脉,本该有机会上位,然,龙椅只有一把,我等身为大汉肱骨,断不可做出祸起萧墙之事,故此,本相希望大家在武皇帝子孙中推选,一脉承袭,若是今番选出非武皇帝血脉,恐武皇帝子孙不服,更对不起武皇帝的在天之灵,本相的意见就是,断了其他藩王当天子的念想,只在武皇帝儿孙当中选出,大家以为如何?”
那些得了别的藩王好处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觉得丞相霍光所说太过霸道,可他们都是丞相霍光、宗正刘懋一手带出的官,敢怒不敢言,只希望宗正刘懋反驳一二,为其他藩王争取争取,这样不仅得了好处,还有从龙之功,日后也深的新皇帝的信任。
那些摇摆不定收到其他藩王好处的大臣纷纷看向了还闭紧双眼的宗主刘懋。
“哈哈哈哈,你们看本官作甚,谁有理就听谁的,本官认为丞相提议不错,既符合祖制,又能说服天下臣民,这皇位最好就是一脉承袭,若是所有藩王都把皇位做一遍,天下岂不是乱套了,本官意见与丞相一样,皇位一脉承袭,在武皇帝子孙中选出。”
闭紧双眼的刘懋感觉到了那些官员期盼的眼神,顿时睁开双眼,冲他们微笑道。
百官也是纳闷,没想到丞相霍光和宗正刘懋二人意见出奇的一致,既然风向已定,只能放弃自己之前的意见,在昌邑王和广陵王二人中举荐。
“本官推举广陵王刘胥!”
“本官推举昌邑王刘贺!”
“………………………………”
在场百官主要为分为三派,一派乃是丞相霍光的人,一派乃是宗正刘懋的人,另一派就是像邴吉这样,为大汉做官,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极少,毕竟权利主要在霍光和刘懋二人手中。
选举天子的大事本该由两派为首的丞相霍光和宗正刘懋提前和自己的心腹知会一声,之所以没有在此之前商议知会,也是此二人为官的高明之处,所有藩王都不傻,若是丞相霍光和宗正刘懋吐露心迹,提前告诉藩王们,谁有资格做天子,那些藩王只需要给他们二人好处即可。
可他们没有吐露心迹,更没有商议知会,这样就给了那些藩王贿赂孝敬其他官员的机会,让他们手底下的官员帮藩王们说好话,反正那些藩王有的是钱,为了当皇帝,不会在乎付出多少钱,由此一来,不仅丞相霍光、宗正刘懋二人得到了好处,整个大汉朝所有手中有权利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收到了好处,丞相霍光和宗正刘懋的心腹手下们各个赚的盆满钵满,除了邴吉这样的清官外。
做官中几朝不倒者,基本上都是玩弄权术的高手中的高手,丞相霍光和宗正刘懋其实心中都早有人选,只所以让百官来商议此事,不是听他们的意见或者举荐,而是让他们心安理得地收下得到的好处,这样既堵住了藩王们的嘴,不会说他们拿钱不办事,又能让手下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