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真是皇帝 > 我真是皇帝最新目录

第15章 没有权力,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类的发展具有相似性。

即便在不同的位面,不同的时间节点,历史,总是以相同的节奏缓慢向前。

这里虽然与刘邦前世所在的世界不同,但文化的发展却没有丝毫差别。

诸子百家的思想,早已在这片大地上发芽生根,只是换了几个陌生的名字而已。

儒家是百家之首,儒学是当今显学。

其创始人孔某(名字很拗口,刘邦便以孔某相称),孔某在诸侯征战,时代更迭的战火中,创立了儒学。

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诸国中,终于还是有一个出来做了老大,很不凑巧,它也叫秦国,秦国一统下,秦国的王成了秦始皇。

和前世那个秦国不同,这里的秦国并没有作死。

秦始皇选出来的皇帝也算合格,王朝持续了好几代,但最终也没能逃过历史的宿命。

又是乱世。

这一次,老爷似乎吃了伟哥一样,多生了几个真命子,一时间,九州大地上是你唱罢,我上台。

反反复复,几百年过去了,谁也没弄死谁。

儒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蛰伏,吸收,壮大。

它像一个怪兽一样,不断吞食各家学,终于在一百多年前,成了巨无霸,当时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燕武帝,萧衍。

他不仅让燕国迅速兴盛,差点成邻二个统一下的皇帝,还做了一件惊动地的大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一时间成了这世上唯一的治世学问。

朝中大臣,无一不修儒学。

萧衍一命呜呼后,几个皇子夺嫡,很快燕国就衰落了,又过了数十年,燕国土崩瓦解。

这才有了,大渝,北秦,梁,南楚,以及西戎这五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燕国虽亡,儒学已兴。

...

转眼,已过了三。

这几日,刘邦除了每去承乾宫,向太后请安,偶尔去虎眺泉泡泡温泉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养心殿度过。

他一头扎进了书的海洋,像一块海绵一样恶补着这个世界的知识。

好在,这里的历史,在某些方面和前世几乎没有差别,比如,语言,文字。

虽不能已经精通古今,但他也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一问三不知,双眼发黑。

这让他感到几分幸运。

好在穿到了自己还算熟悉的地方,如果到了欧洲,一张口便是南京话,保准露陷,不定还会让人以为是妖孽上身,被扔到火堆里烤了。

宗正寺卿接到了太后的旨意,五后,皇帝便要大婚。

大征,下聘...诸多繁琐的礼仪都已弄完,刘玄德神经兮兮地拿着一枚黑乎乎的龟壳给刘邦看,是卦象大吉。

吉凶祸福,自有命数,

刘邦虽去过地府,但多年的习惯,让他对鬼神之还是有些不置可否。

事不提。

老子也要结婚了,刘邦心里感叹道。

对于一个单身了二十七的老处男,这本该是一件大的喜事,但刘邦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都古代女子温柔贤惠,自己这个老婆却好像是个另类。

前世里,他听过有罚丈夫跪搓衣板的,跪键盘的,像她那样,一言不合就用花瓶砸脑袋却是闻所未闻。

下手不是一般的黑啊。

刘邦双腿之间凉飕飕的,对两后的婚礼再也不抱任何期待。

王忠在收拾房间,那些书籍字卷被换成了名器古玩,一会儿会有客人前来拜访。

谁呢?

刘安,刘显,刘荣,刘策,刘阙,刘卓,六人分成两拨站好,一起鞠躬道:“臣,拜见皇上,陛下圣体安康。”

刘邦端坐在御榻之上,看着眼前这几张陌生的脸孔,心中一边叫苦,一边咒骂。

这六人就是他的好哥哥们。

赵王刘安,齐王刘显,淮南王刘荣,献王刘策,楚王刘阙,中山王刘卓,刘邦按照王忠的描述一一对号入座。

大渝规矩森严,皇帝至高无上,宫中皇子无论大,见到皇帝都要以臣自称,但可以不行跪礼。

已经分封的皇子回宫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向皇上请安。

刘邦之前想过应对的方法,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几位哥哥竟不是独自前来,而是一起来了。

人高马大的六人站在他面前,颇具压迫力。

“串通一气,过来给我下马威吗?”

据他所知,赵王刘安昨日午时就已经到了京城,齐王也是今早晨就到了,他们也没按照礼制,前来拜见刘邦,而是先去了承乾宫。

赵王,齐王...刘邦心中暗暗记下了这两人。

不用多,站在最前面的两个就是他们。

刘安体型修长,面如冠玉,身着红色王袍,胸前一条五爪金龙张牙舞爪,嘴角时不时挂着一丝笑意,令人见之如沐春风。

齐王王刘荣则穿着黑色武将服,身强体壮,面容冷峻,让人感觉倒像是一个将军,而不是皇子。

其他四位皇子在他们的身后,却无特别之处。

“这次一起来见我,定是这二人谋划的。”刘邦心如闪现,这些念头只是一瞬,六人向他行礼,作为皇帝自然不能失态。

“几位哥哥快快免礼,来人,上茶。”

几人在大殿两侧落座。

赵王先开口了。

“陛下,臣昨日回京,本想赶来面见陛下,不料宫里人,陛下有午睡的习惯,故而没有打扰,而是先去了承乾宫给母后请安,失礼之处,还请陛下见谅。”

刘邦道:“无妨,大家都是兄弟,何必拘于俗礼?况且为人子女,孝道为先,先去看望母后是应该的。”

刘安微微一笑,正欲再言,坐在对面的刘荣就大声道:“季,我听你几前被人砸伤了头,现在好些了吗?”

“三哥,那可是如今的皇上,你话也要注意点。”

刘荣一愣哈哈大笑道:“习惯了,一时没改过口,想必季...皇上不会怪罪,是吧?”

“当然不会。”

刘邦无所谓地笑着,几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