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真是皇帝 > 我真是皇帝最新目录

第87章 绵里藏针,君臣交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昨夜风雷起,君主意阑珊。

昭王心中事,子剑自鸣。

刘邦可能是被吓傻了,从琅琊亭回来之后,他整晚都没有睡着,即便数了九百多只羊也一样于事无补。

好不容易闭上了眼睛,王忠又跑来将他叫醒,已经酉时三刻,该起来收拾收拾,准备上早朝了。

王忠又被人揍成了猪头!本来十分清秀的脸,此时哪里还有半点人样?刘邦睁开眼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见了鬼。

“还真是命大啊!”刘邦啧啧称奇。

他昨晚被太后的侍女带走,不知去处,当时情况危急,刘邦只想着尽快离开那个鬼地方,就把王忠给忘了,原以为他是凶多吉少,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活着回来了!就是样子丑零——全身上下都是泥土,脚印,鼻孔里还在往外流血。

也不知道太后的人用了怎样的酷刑,不过看他那比平时整整大上一圈的脑袋,刘邦也能猜到,他昨晚经历的绝对是一场噩梦。

“上过药了吗?”刘邦问道。虽为皇帝滚刀山,下油锅是太监的本分,但毕竟还是自己不够仗义,对王忠,他多少还是有些愧疚。

王忠擦了擦鼻血,露出一个比鬼还难看的笑容“多谢主子牵挂,奴婢没事。”

嗯,还能话,明舌头还在,没有被人割掉,刘邦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发现他除了外表惨一点之外,并无重伤,至少身体的各个部位还都是健全的。

刘邦一边让内侍伺候自己穿衣服,一边问道:“你这个狗奴才,这都没要了你的性命,你家祖上的阴德不浅啊,来,给朕,你是怎么跑出来的?”

“昨晚您前脚刚进去,奴婢就被玉萍那贼婆娘给带到了竹林里,宫里那几个该死的供奉对奴婢是一阵拳打脚踢,还口口声声问奴婢,万岁爷您是不是昏君?

奴婢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狗奴才,敢对陛下无礼,他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将你们千刀万剐,他们大怒,就用竹子将奴婢的肋骨给捅断了,他们又,只要奴婢承认您是昏君,他们就放了我,奴婢不肯改口,他们就又开始打。

后来奴婢疼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黑屋里,奴婢趁看守的人睡觉,就偷偷溜了出来。万岁爷明鉴,奴婢宁可一死,也没丢您的面子!”

王忠每一句,就抽一下冷气,到最后,已经是声泪俱下,看起来好不凄惨。

刘邦知道,王忠的这些话,有很大一部分夸张的成分在里面。那几个太监不可能明目张胆地骂自己是昏君,他之所以能逃出来,也是太后的意思,昨晚没能干掉自己这个正主,王忠杀不杀也就无所谓了。

被人欺负了,王忠心生怨恨,于是就在他面前使劲那些饶坏话,想让自己替他出气。

想通了一切关节,刘邦笑道:“你放心吧,你的忠心朕一直记着呢,至于那些太监,哼,就是他们没有骂朕,朕也不会放过他们!你且先下去养伤,朕一会让御医过去给你瞧瞧。”

王忠感动地都快要哭出来了“主子对奴婢这么好,奴婢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着就要跪下磕头,刚一动,腹中的疼痛就让他差点晕倒。

“行了,你身体不便,这些俗礼就免了,来人,找副担架过来,抬他回去!”立刻就有内侍过来,将王忠搀扶着出令门。

穿好衣服,打理发髻,洗脸,刷牙,一切准备完毕已是卯时,带好承冠,配上子剑,刘邦问道:“卫青来了吗?”

内侍道:“回陛下,卫统领已经在殿外候着了。”刘邦点点头,提了提精神就出了养心殿。

外面,阴沉沉的,酝酿了一晚上的雨到现在也没有下,边仍有滚滚雷声,殿门两侧,站岗的侍卫变成了陌生的面孔,他们笔直的站立着,神情肃穆。

卫青到底还是没有听自己的话,连夜就更换了宫廷守卫,昨晚那些擅离职守的禁军士卒也不知道被他调到哪里去了,他们虽然没有被处死,想必一顿军棍是免不聊。

“很好啊!”刘邦突然觉得,就该这样做,自己是皇帝,是九五之尊,就该享受这样的待遇,其他人就该对自己俯首帖耳,恭恭敬敬。

没有理会那些鞠躬行礼的护卫,刘邦顺着台阶走到车驾跟前,卫青单膝跪地行礼道:“臣,恭问陛下圣安。”

“卫卿免礼。”

刘邦踏着木垫进了马车,内侍拖着长长的嗓音喊道:“起驾!”一队车马浩浩荡荡地朝承乾宫驶去。

武大臣已经分班成列做好,不苟言笑等待开朝,太后和往日一样坐在高堂侧位上,脸色凛若寒霜,表情僵硬,似在端着威严。

“皇上驾到,众臣工行礼!”随着一声声‘参见陛下,吾皇圣体安康,寿与齐’的朝拜声,刘邦踏入大殿。

“众卿免礼!儿臣参见母后!”刘邦先给太后请安,随后坐在了最上方的御座之上。

太后先发话了“诸位臣工都到齐了吧?”吏部尚书李可喜出列恭道:“启禀娘娘,在朝官员共计四十八人,实到四十七人,辅国大将军,泾阳候曹禺因病告假!”

“嗯,今日朝会所议者有三,这第一件事,就是皇帝亲政,此事事关国体,诸多环节复杂,不得不慎重,这事既然是宰相以及其他几位大臣首先提出的,那么就由你们几位先谈谈吧。”

太后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是喜是悲,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虽是如此,想必她的心里也不会愉快到哪去。

霍政抱着朝笏出列躬身道:“老臣遵旨!”罢,就开始就亲政相关的事情开始论述。

首先是年号,其实,这事本该在新皇登基时就定下的,只是先帝驾崩的太突然,刘邦登基亦十分仓促,大臣们压根没有时间去准备,再加之不久林嫣就用花瓶砸破了刘邦的头。

一系列的事情耽误之下,确立新的年号这件事就延迟到了现在,先帝驾崩已有月余,新皇这时候才确立年号,不得不,这在历史上还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不是霍政昨晚提出让刘邦提前亲政,恐怕这事还得再往后拖。

众大臣相互扯了一会皮条,最后终于决定,以‘永安’作为新皇年号,永安者,永远平安也!

虽然有些土,但总比什么‘隆兴’,‘盛旺’好,将国家整的跟店铺一样,出去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当然这只是刘邦的想法。

况且,事在人为,不管是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