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军演结束后,两军集合,刘邦在校场上做了训话,给予河西军高度赞赏,同时也勉励禁军不要垂头丧气,知耻而后勇,要苦练杀敌本领,争取在下一次战斗中建立功勋,一雪前耻。
正午时分,刘邦设宴,召见了在演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将士,与他们一同用饭,宰相等几位朝中重臣作陪。
在宴会上,刘邦让姜义与卫青分别作了演习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卫青提出,大渝军力不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兵种单一,战法呆板,缺乏创新。
他建议,以后这种演习要经常进行,最好,大渝所有的军队最好都参与近来,演习的内容也要贴合现实,在演习中摸索新的战术,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
最后,他还做了一个论断,以后的战争是骑兵的战争,如今各国都有自己的骑军,大渝也必须重视骑兵的作用,想尽一切办法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
姜义的看法与卫青相似,不过他毕竟是老将,看的也比卫青远一点,他觉得,不止是兵种,战法要创新,士卒的装备也需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朝廷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比如,粮草,兵器,军饷等物资拨付,尤其是在战时,朝廷必须全力支持。
这些想法得到了包括刘邦在内,在场所有武将的一致认同,各抒己见,聊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只是他们可能没有发现那些文臣们越来越黑的脸。
刘邦笑语盈盈,一言不发,底下每个饶表情他都看在眼里,他们的心思,刘邦也清楚。
大渝政治体制有其自己的特色,比如军务与政务分离,后宫可以干政,门阀能够参与朝廷决策,宰相统领百官,影响力堪比皇帝。
这些,都是先人们留下的,刘邦没有资格评论好坏,但如今他掌权,作为皇帝,他有权力根据自己的想法改造这个国家。
刘邦的执政思路很明确,那就是顺应历史大势,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所有阻拦他达到这个目的的事物都是绊脚石,必须解决掉。
关于提高武将地位,扩大军方影响力这一点,刘邦已经想了很久,他今日设宴让这些大臣们作陪,就是让文官与武将们有一次交流的机会。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邦想看看,文臣与武将,文官集团与军方的矛盾究竟在哪里?
“陛下,末将认为,还应该加大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力度!”一个校尉在姜义提议的基础上做了补充。
刘邦点点头“将士们出生入死,为国捐躯,朝廷厚待他们的家属是应该的。”罢,他看着几位阴着脸的文臣大佬道“诸位卿家,你们也啊。”
兵部尚书陈炳咬了咬牙拱手道:“陛下,刚才诸位将军的都很不错,可是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千难万难了。
就组建骑兵这一条,陛下,大渝地处南方,本就不是养马之地,即便有马,那也是多是驽马,民用还行,要当战马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陈卿的不错,大渝缺马这是事实,但组建骑兵迫在眉睫也是事实,不能因为缺马就放弃骑兵。朕看这样吧,卫青,你回去之后,仔细写一个折子,待改上朝,和众臣们好好议议,陈炳,你回去也写一个折子,咱们摆在一起商量,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陛下英明!”
卫青很高兴,陈炳张了张嘴,也只得答应。
户部尚书林清徐沉着脸道:“陛下,陈大人刚才只是举了一个其中例子,真要组建骑兵,困难又何止缺马一条呢?”
刘邦面无表情,一甩袍袖,让他继续,林清徐感慨道:“陛下明鉴,臣虽不懂军事,不过想来万物同理,陛下要组建骑兵,可并不是骑上马就能称之为骑兵的,必须要与之配套的装备以及训练,这些消耗可不是一个数字啊。”
“林卿了半,就是没钱咯?”
林清徐点头“可以这么,国库连续三年入不敷出,支撑现有军队已是极限,如果再往军方投钱,那清河道,加固堤坝,赈灾,安抚百姓这些事可就无钱可用了,陛下,百姓吃不到饭,穿不上衣服,他们就会造反,到那时候,社稷危矣啊。”
刘邦摆摆手,他看着其他几位文臣问道:“你们也是这么看的吗?”
信任吏部尚书袁之昂道:“陈林两位大人的很有道理,陛下,不止是组建骑兵,就是其他几位将军的,改良军械,加大抚恤力度,建立军队后勤体制,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大渝现如今的状况,确实有些难以支撑。”
“宰相,你的看法。”
霍政沉吟半晌道:“陛下,刚才几位大人都的很有道理,老臣就不再多做赘述,老臣要的只有一条,陛下,你做这些不符合祖制啊。”
刘邦悚然一惊,他的脸逐渐阴了下来,霍政的没错,军队改革,困难重重,缺钱缺人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扭转多年以来‘重文轻武’的局面。
军务与政务分离这是仁宗皇帝定下的祖训,这个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在这个时代,先帝祖训就如同前世的宪法,是一切律法之根本。
不推翻这个祖训,提升军方地位便名不正,言不顺,遇到的阻挠将会是他无法想象的。
而要推翻祖训,这便是大逆不道!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敢违背祖训?所有违背祖训的皇帝都被称之为——无道昏君。
果然,此话一出,卫青,姜义,在座的所有武将们的脸都黯淡了下来,他们也都知道这条祖训意味着什么。
刘邦总结了一下,军方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根源:
其一,仁宗祖训,仁宗皇帝文治下,重视文臣,所以在文官集团开来,军务与政务分离,武官没有发言权,这是文官集团应得的,他们必须维护自己的地位。
其二,将朝廷资源往军方倾斜,会对民事建设,产生影响,他们绝不愿把钱投到只消耗却无半点产出的军队。其三,文臣看不起武将,由来已久,大部分文官都无法改变对武将的看法。
想到此,刘邦目光一闪高声道:“诸卿的担忧朕明白,但世间万物都是发展的,就和打仗一样,如今这些打仗的法子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变过了?
别人用骑兵,偷袭我方粮草大军,我大渝难道要用步兵去抵挡吗?等我们的步兵赶到,人家早跑没影了。
粮草没了,打仗就会输,仗打输了,国家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