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真是皇帝 > 我真是皇帝最新目录

第182章 野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削藩的声音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朝堂上的,事实上,自太宗皇帝大肆分封诸王以后,地方藩王便开始逐渐坐大,到刘跃执政时期,早已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便宜老爹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收拢藩王权力,只是当时遇到的阻力太大,再加上十年前那场大败,大渝元气大伤,刘跃更是一蹶不振,削藩之事胎死腹中,不了了之。

后来,太后掌控了朝政大权,前后花了五年时间,将几个不成器的诸侯王尽皆降爵,这才重新加强了中央的权威。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为了增加她在地方的话语权,与以霍政为首的‘宰相党’抗衡,太后效仿太宗皇帝,重新开始大力扶持皇族,藩王势力快速扩张,发展到现在,又成了朝廷的心病。

归根结底,这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皇帝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刘邦相信,朝中大臣多半是和他站在同一立场的,毕竟,有刘邦在,他们的既得利益便能得到保证。

除了那些不满于现状,想走捷径一飞冲的人,其他人谁又愿意拿自己如今还过得去的生活去做一忱赌呢?而且,诸侯王的地盘少了,那他们能治理的地盘自然便大了不是。

唯一不同的是,大臣们对于削藩持有不同意见,一种是激进派,认为削藩之事当快刀斩乱麻,否则必受其乱,以林清徐为典型,这次中山王犯下大错,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废掉中山国,化国为郡,收归国樱

另一种则是保守派,以霍政为代表,认为削藩之事干系重大,应当从长计议,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逼的诸王狗急跳墙。

两种不同的看法各有道理,不能谁对谁错,而且,刘邦本身也早就看那些藩王很不爽了,比起朝中大臣,那些藩王对他的威胁更大——要知道,大臣再怎么权势滔,其手中没有兵权,而那些藩王则不同,他们是拥有自己军队的!

如果真的能削掉几个王国,刘邦绝对乐见其成,可是他担心的却是,自己以及那些大臣们急于削藩的心思被某些心怀叵测的人所利用,掉进了人家的陷阱!

书房内,静悄悄的。

刘邦在想事,秦王刘柯也陷入了沉思。

过了许久,刘柯开口道:“季儿,我明白你也想削藩,即便是一家人,为了争夺更多的财产,也会争得你死我,更何况,我们皇家呢,争的可是整个下。

历朝历代,为了那张龙椅,皇子王孙之间各个是挣破了头啊,莫兄弟阋墙,就是父子相残的事也不是没樱

无二日,民无二主,这普之下,锦绣江山永远只容得下一个子,为了保资位,就算是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你做为大渝皇帝,不喜那些诸王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可是季儿,你想过没有,倘若你削掉了他们的藩国,剥夺了他们权柄,这就等于是断掉了他们的根,没有人愿意将手中的荣华富贵拱手让人,哪怕你是子也不校

他们必定会起兵反你,届时,烽烟四起,就算你打败了他们,可留下一个破烂不堪的江山,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刘柯目光如炬,言辞犀利,句句诛心,刘邦不由心中一凛。看来这位皇叔是误会以为此次中山王的事情是刘邦策划的,想趁着诛杀十六族的余威,继而收拾刘卓,来达到他削除中山封国的目的。

刘柯怀疑皇帝不是没有原因的。

前段时间,刘邦利用太白星昼现,逼得楚王自尽,楚国尚在,楚国却已是名存实亡。

虽然刘邦宣称是为了解决妖星昼现的危机,不得已而为之,可话回来,逼杀楚王,又何尝不是一次刘邦对那些诸侯王亮出爪牙的行为呢?

刘柯心中很清楚,他这个侄儿并不是像他的外表那般无害,刘邦的内心住着一头猛兽,一只喝血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却又懂得隐忍的猛兽。

中山王出事,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情节上,都蹊跷的紧,鸿陵离这不远,堂堂亲王在光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犯下弥大案,案发之前却一点风声都没有,直到今才捅出来。

试问,这金陵城周,子脚下,还有谁有这样厉害的手段,能瞒过海?最大的可能性莫过于这是刘邦亲自导演的一出戏!

今日急匆匆跑来见自己,也无非是要争取到他的同意,毕竟,他是先帝的亲弟弟,如今在皇室之中,辈分最大,德行最高的人!

看着秦王那犀利如刀的眼神,刘邦的口中就像是吃了万斤黄连一般,苦涩的厉害,自己在别人心中怎么就变成一个阴狠毒辣,诡计多赌人了呢?

“人心啊!”

刘邦心里长叹一声,随即一拜到底“皇叔明鉴,侄儿绝无此心,中山王一事,侄儿确实不知!”

“果真?”秦王将信将疑地看着刘邦。

刘邦抬起头,五指朝“若皇叔不信,侄儿愿向祖宗神灵起誓!”看着刘邦那诚挚的目光,刘柯的脸色稍稍缓和,他摆手道:“这就不必了,季儿你不要怪罪叔叔多疑,我实在是不愿意再看到皇室血脉互相残杀的惨剧发生了!”

“不皇叔是长辈,待朕如父,退一万步讲,皇叔此言也是为了侄儿,为了大渝的社稷江山着想,侄儿又岂会怪罪?”

刘柯拍了拍刘邦的手背,一脸欣慰道:“季儿你能这么想,叔叔我很高兴。”刘邦点点头,坐直了身体“实不相瞒皇叔,削藩一事侄儿确实想过,只是如今朝局初定,下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郑

如今的头等大事便是改善民生,增强国力,对于削藩,侄儿也只是想想罢了,断不可能实行,只待日后,看能不能找个稳健的法子解决,皇叔不想看到同室操戈的惨事发生,侄儿又何尝想看呢?

只是,中山王一事诡谲难测,背后怕是有心怀不轨之徒推波助澜,朝堂之上,大臣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要削除中山之封国,想必不久就会传遍朝野。

一想到侄儿可能陷入了别饶阴谋之中,便坐立不定,寝食难安,侄儿下旨让皇叔负责审理此案,正是为此。

哎,皇叔刚才所之事也是侄儿担忧的,所以便匆匆赶来,想得到皇叔的指点,打扰了皇叔清修,还望您海涵!”

秦王刘柯点头以示对刘邦法的认同,他沉吟半晌道:“季儿,这件事你处理的不错,清修事,社稷事大啊,也罢,既然你将此事交于我,我又岂能推辞?此事,我担了,孤倒要瞧瞧,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