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赶紧把他搀住,这么大岁数跪我,简直是折寿。
其实接下来的法事做不做都无所谓,不过为了让他家人安心,我还是比比划划胡乱捣鼓了一通儿。(主要是我真不会。)做完法事之后,我跟我朋友带着那个木鱼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我那朋友一脸的不高兴,他说我不该毁他的买卖。
“你的买卖,你不会说这缺德的着还有你的份儿吧?”
“豁子,你他妈想哪去了,我就是贪财,这点咱俩他妈是一路货,你跟我这儿装什么清高,不过我跟你发誓,这事儿跟我一点儿关系没有,要按我的意思,这事儿直接找那帮假和尚说开了,他们是打算挣钱还是咋地,怎么着咱也不能白忙活。”
听他这么说,我突然感觉我这朋友脑子里是不是装满了芡。现在我俩已经把那群假和尚得罪到家了,还敢跟人家谈条件,他也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能在一个地方,承包庙宇的,在当地黑白两道,多少都得认识些人。想到这儿,我跟我朋友说,我今天晚上就得走,而且他最好也出去躲躲。如果不出意外,韩大海的毛病,过不了几天就能好转,到那时候,我俩都得有麻烦。
“不会吧,你不是让老韩头给保密了么?”
“哎,你也是真傻啊,你看他家现在这样儿,我估计那些和尚只要稍微给点儿好处,他就能把咱卖了。你别忘了有这么句话,叫穷生奸计富涨良心,你爱走不走,反正我得走。”
“那你还帮他,你脑子被门挤啦?”
我叹了口气,说看来我这辈子,也只能做个好人了。我俩开着玩笑,互相损了对方几句,回到家之后,我没敢耽误,赶紧收拾了东西。我这朋友听我的劝告,说暂时找个亲戚家躲几天,看看风声再说。
就这样,我被一群地头蛇的名号,硬生生的给吓回了北京。后来我那朋友给我发了段视频,看完之后,我觉得有点儿啼笑皆非。韩大河故事,被做成了视频发到网上,二十几分钟的内容,韩老头果真对我只字未提。不过这视频最终的思想,居然是为当地修佛居室做广告,说信佛如何如何好,当地庙宇如何如何灵验之类的。
我朋友说,在我们走后的第二天,在他们村里就出现了好几个和尚,一直打听村里最近有没有北京过来的人。因为我呆的时间不长,因此还没人透露我的行踪,不过那些和尚私下放了话,让我有多远躲多远,在看见我,准保把握狗腿打折。
得知这事儿之后,我脑子里始终回想的就是干爹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有的事儿但求心中无愧,有的人真他妈不值得心疼。
~~~~~~~~~~~~~~~~~~~~~~~~~~~~~~~~~~~~~~~~~~~~~~~~~~~~
最近没事儿就听郭德纲,前两天听到个段子,想起来就想笑,说现在男人间搞对象,女方不要求对方多有钱,但至少能有套房,要是在有辆差不多的车,而男方的要求相对简单,只要女孩能有张韩国的脸,再搭配个日本的技术,得此红颜知己,夫复何求。。
这笑话听着可笑,不过却说明个问题,那就是无论男女,对自己的另一半儿,都会有些特别的要求,比如长相,个头,身材,技术……
今天要讲的故事,就与这个笑话有些关系。
事情发生在玉蜓桥附近,有一段儿时间我为了验证哪儿的生意好些,会在北京各个区域转悠,玉蜓桥呆的时间很短,但遇到的生意却都很有意思。
那天时至中午,我准备去吃饭了,突然从远处慌慌张张的跑过来一个阿姨。看样子她是直接冲着我来的。对于这种客人,如果不是熟人引荐,就是她碰上了大麻烦。果然等她跑到我身边时,脸上写满了惊慌。求我赶紧救救她女儿,说再完了就来不及了。
听老太太的意思,把我吓了一跳,我顶过能算个命看个相,略通些两宅风水,要说看病救命,她应该去医院才对啊。
想到这儿,我让她别着急,先说说怎么回事儿。
老太太说:“我能不急么,我姑娘病了一个来月了,各个医院都跑遍了,始终查不出毛病,我都在这附近观察你好几天了,周围这几分儿看相算命的,也就你敢说两句实话,赶紧着,先去我家看看吧,我姑娘的病,你一准儿能治。”
听老太太的意思,她姑娘应该是遭了癔症,就是俗称的撞邪。人都有个毛病,那就是禁不住捧,我也一样,见老太太有意把我从一群算命先生里摘出来,心里的优越感陡然而生。不过后来想想,这老太太说话也挺阴险的,她只是情调了我比其他先生敢说话,却没说我的本事一定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说明她在找我的时候,还是给自己留了后手的。
我问老太太,她闺女现在在哪儿。她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区,说现在就在家呢,没多远,走着也就五六分钟。
我把东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然后随手塞进绿化带里。而后跟着老太太回了家。在路上我让他把孩子发病前后的症状跟我说一下,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听着还挺复杂,以至于我俩都到家了,还都没说完。
老太太一直生活在河北,孩子早年在北京上学,后来毕业了,为了把户口留在北京,便举全家之力,在玉蜓桥附近买了套房子,(事发与07年前后,那会买房不限购,而且价格也远没有现在这么随心所欲。)
房子不太大,是个小两居,后来没过几年,老太太的老伴儿去世了,她便搬到北京与闺女同住。随着年纪一天比一天大,看着老家同龄人都当上了姥姥姥爷,老太太开始为女儿的婚事发愁。
28岁,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算不得什么,可在河北老家,弄不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每当老太太说这些的时候,她姑娘就会显得很不耐烦,说父母把她供到北京读书,而且还让她留在北京,为的可不是他一毕业就随便给人家当媳妇儿。她得先有事业,女人嘛,财力上独立了,还愁找不到好女婿。
老太太觉得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她上岁数了,说多了反倒招人烦。于是这事儿便一直压在心里,没敢再多提。因此当今年年初的时候,她女儿告诉她,自己交了个男朋友时,老太太别提多高兴了。
那男孩儿头一次登门儿,老太太拿出看家的本事,做了一桌子好菜,可到了饭桌上,那酗儿却只吃了几口就饱了。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