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念。想象中,它应该是不需要任何仪式与代价,可以直接改变自然,甚至改写这个世界规则的力量。当然,这种力量很可能就只是这世界的运行规则本身,只不过我们将它抽象化了。就像没有人能真正把握到神的存在一样,也没有人可以掌握真正的原初魔法。不过虽说体系可能完全不同,但是或许可以用魔神类比认识一下。
翔一:魔神?为什么?
海瑟:因为魔神其实就是魔界的神只啊。
翔一:什什什么么么!!!!!神?玛巴斯先生吗?那个金色的狮子头?是神?
海瑟:当然了。虽说在魔界,神的定义可能跟我所讲的不太一样。还有,翔一同学,最好不要在玛巴斯先生面前使用那个称呼。
翔一:我,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海瑟:…………
翔一:说点什么啊!!您说点什么啊!a死吗?难道会死吗!?
海瑟:好了,关于魔界的问题今后会讲。今天还是专注于今天的课题吧。
翔一:好像海瑟老师很喜欢这种套路,突然抛出个让人很在意的概念,然后请听下回分解!
海瑟:我们的祖先,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信仰,确立了自己的“神”的概念,然后进行各种各样的祈祷仪式,以求能获得神的奇迹。其中极少一部分的仪式的确产生了效果。是通过这种方式真的能借用“神”的力量,还是多次试错后特定的方法可以正确地试用魔力,这并不得而知。结果上来讲,祈祷者们可以使用弱化的原初魔法,而这些祈祷的仪式也慢慢地演变为了规范化的术式。当然,术式中还保留着相当多的象征着本体信仰的符号。这种在形式上看属于“借助神的力量使用的魔法”,被称为古代魔法。
翔一:唔,也就是说,原初魔法是浓缩橙汁,古代魔法就是冲泡以后的橙汁的感觉?
海瑟: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较相似。按照这种理论,古代魔法确实是将原初魔法稀释之后的产物。当然这只是主流的论调,并不一定代表真实。
翔一:海瑟老师总是喜欢说这句呢。身为老师这样模棱两可可不好呀。
海瑟: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一种严谨。我们只能通过现有的记载与线索还原历史,而非重现历史本身。因为魔法书的特殊性,魔法界的记载确实要比主流社会更完整一些,尽管经过了中世纪的魔法黑暗时代,但是大部分的记载依然流传了下来。即便如此,眼前所见的也未必就是真实。
翔一:海,海瑟老师意外地较真啊。
海瑟:……可能是受到认识的人的影响吧。不知为何,交往的圈子里有不少像这样学者型的人物。虽然背后讲人坏话有悖礼节,但是他们真的很斤斤计较而且絮絮叨叨。唉。
翔一:那大概是物以类——
海瑟:课堂表现减……
翔一:不要这样啊!!您这是在扼杀装傻和吐槽的创造力!!
海瑟:然后时代继续发展。到了我刚才提到的魔法黑暗时代。
翔一:好像又因为吐槽而漏掉了一个提问机会呢。
海瑟:中世纪时期,教廷发展到鼎盛,在世界各地连续挑起“圣战”,向这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倾销自己的信仰,也正是那时候开始,教廷确立了自己在这世界上绝对的统治地位。尽管由于后来的资本主义革命,导致其对主流社会的实际控制力减弱,然而在信仰、文化以及魔法世界之中,它的统治力依然不可动摇。教廷普及信仰的方法非常直观有效,那就是将所有异信仰连根拔除,最少也是合并吸收。源自不同信仰的魔法,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臭名昭着的魔女狩猎就是在那时兴起。那几百年,可以说是魔法的寒冬。
翔一:听起来……有种纪录片的沉重感啊。
海瑟:教廷,也是魔法世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固然是绝对的敌人,但他们也同样使用着“古代魔法”。尽管他们并不承认这一点。关于教廷的体制与发展,等到之后的课程会详细介绍。
翔一:喂!又是这个啊!这见鬼的课到底准备讲到什么时候去!!
海瑟:不过这也可以说是现代魔法发展的契机。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艰难越冬的魔法也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一些年轻魔法师的倡导下,魔法界开始了“去神化”运动。
翔一:去……去神化?什么意思?根本听不明白的话,装傻都没办法啊!这能吃吗?
海瑟:简单来说,就是从魔法中去除“神”的因素。摒弃那些象征着信仰的魔法符号,利用更加纯粹和高效的术式使用魔力,将魔法转变为完全由人握在手中的力量。
翔一:听,听起来好像很厉害啊!怎么说呢,有种思想解放的感觉?
海瑟:是的。用个比较古典的比喻。如果说原初魔法是雷劈中树木产生的火,古代魔法就是人们捡拾木棍,从那燃烧着的树木上分瑞种,而“去神化”运动,正是人类研究如何自己产生火的开始。可以说,人类终于抛弃了普罗米修斯,自己去追逐神的奇迹。
翔一:哦哦,哦哦哦……乍一听好像很伟大,可是仔细想想总有种忘恩负义的味道啊,“抛弃”什么的……
海瑟:翔一同学,这只是一种措辞而已。说到底,人类这个集体的发展进步,是没有仁义这种人性概念存在的。
翔一:突然就变得腹黑了啊……
海瑟:这只是世间的常理而已。虽然很多古老家族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是思潮一旦产生就难以回避,“去神化”终究还是有了很大的进展。现有的元素魔法、召唤魔法等等几大主要的魔法体系,以及魔药学、占星学、炼金学等等分支学科,都是在那时候正式确立的。这些自去神化运动诞生的,不假神之手,至少表面上看由人类主导的魔法,被称为现代魔法。
翔一:哦哦,听起来确实很有种“现代化”的感觉呢。
海瑟:是啊,毕竟向主流社会学习,引入了学科的概念。有些地方甚至一度开办了魔法学校呢。可惜,本来“去神化”的目的之一就是除去教廷不能接受的异信仰,以甩掉“异端”的帽子,想办法跟教廷寻求妥协。然而结果来讲,由此产生了不少无信仰者,在教廷那边成了“藐视神的存在,侵犯神的领域”的大不敬之罪,异端的评级反而提高了,打压也更加频繁。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