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终于,3辩也论完了。我稍微舒展了下身体,坐的都有些累了。
到我要出场的时候,大家的反应有些怪异。主因是一部分人对我报以很大的期望值,而另一部分,对我报以惋惜的态度,认为我遇到玄坤这样的对手算我倒霉。而据我观察,还有一部分人是严重的性别歧视者,压根就认为女人不懂政治,这不免有些引发了我的“劣根性”,让我很想见见那些迂腐的人张大嘴,让人往嘴里塞鸡蛋的情景……
“呵呵……”想着想着,不由得傻笑出来。嗯,好像听到了几声吸气声。
“师妹……”玄坤有些踌躇地唤着我。我看向他,见他表情怪怪的,大概是猜到我刚才准又想什么鬼主意呢。他又踌躇地了一句话,
“轮到你了……”我这才发现大家都看着我,而右相张景泰的左边眉毛一挑一挑的……难道刚才有人叫到我吗?我怎么没听到呢.?看到萧逸忍笑的样子,我猜我刚才又走神了。
萧逸强板下笑脸,声调低沉地道,
“云夕,将你的治国之论速速道来。”着,还不忘偷眼瞧了瞧张景泰的脸色,又对我眨了眨眼睛。
为了避免尴尬,我决定赶快开始论我的治国之道,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这治国之道么,其关键在于一个‘治’字。怎么治?用何种方法治?这是个问题。”
无视那些惊诧和怪异的目光,我继续我的“治”论。
“古往今来,君主治国的方法各不相同。但也无外乎五种:德治、暴治、文治、武治以及利治。”
“以德治国,民生安乐,便于得民心,利在留美名。可谓历代君主最为向往的一种治国方法!但以仁德治国久,则国渐衰。国家无法发展,乃至渐被蚕食。”
“以暴治国,能上令下行,便于整和。但以暴治国久则国惶。必生内乱。”
“以文治国,儒风盛行,百姓素质颇高。文化高度发展。国民谦逊有礼,便于治安。但文人治国,武力孱弱、国威渐衰,久则国亡。”
“以武治国,利于军力,军备强大,军士骁勇,便于为战。但武人治国,文化淡薄,民渐蛮鲁,好勇斗狠,久则国乱。”
我这一番话仿佛在大厅里掀起了波涛般,众人或交头接耳,或铿锵讨论,却再难平静下来。
我暂停了一下,大家这么群情激奋,我也乐得歇一会儿。悠哉地往就近的桌子上一倚,我又开始神游。不知道尚风和孔烨他们怎么样了?
VIP坐席内,一直关注着那名不可思议女子的人,此时眼中亦是汹涌澎湃尽显。听了此番惊人论述的他,总是习惯了心思内敛,可此刻,也不由得心绪外显,让人一眼便看出,这名俊逸的男子起了爱才之意。
“贤王,这云夕可是来自我们羽国的艺团。你可莫要打她的主意啊!”蓦地一声女声传来,打断了男子的思绪。他微皱了眉头,继而又无奈地一笑,道,
“公主过虑了。不过,贵国真是英雌辈出啊。”唉,这个昭华公主话还真是直接,好在自己对她已经有一定的抵抗力了。
“呵呵,那就好。贤王纳才的本事可是让六国都怕了。”着,昭华公主凤目一睨,带着些调侃之意。
“王的这点子名声又岂及得上公主的赫赫战绩及响亮威名!”男子看似谦逊地答着,可昭华公主怎么会不晓得他,这分明是在损自己“母老虎”嘛。
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多年的损友。两个人相视一笑,又都将注意转到了那名叫云夕的女子身上。
“不知这以利治国又是何解?”贤王喃喃道。
此时的评委们也正考虑着这个问题。
我见大家渐渐静了下来,继续道,
“以利治国,就是将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连在一起。即国富则民富,国贫则民穷。让百姓知道,他们做的越好,国家越好,从而他们自己也能过得更好。让百姓对生产更有积极性。以利治国,国能丰存,便于民生。但利人治国,民心易分,久则国散。”
“如此一来,岂不是无法可行?”不知是谁了一句。有几人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我微微一笑,“不是无法可行,而是不能一成不变!”
“这五种治国方法,哪一种都有其优缺点。就德治吧。已是非常好的治国之法,只是长此以往,国必生变。”
“治理国家,不能只是借鉴前人,也不能盲目施政,更不能一成不变!治理方法要顺应当时的时、地利、人和才可以。万物皆有变化,何况人乎?何况治国之道乎?”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久不变,必遭淘汰。所谓否极泰来,德治久而暴生,暴治更不能长久,通常是短短几十载或上百载,便被更替。文治久而武治生,武治久之,则又生文。几乎是周而复始,道循环。”
“至于这以利治国么……”我总不能把美国拿出来举例子吧。我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这种治国方法,以利趋人,缺乏国家凝聚力,更是让民族失去意义,生产再发展,技术再进步,没了民族魂,没了核心力,久之必散。”
“是以,治国之道该应时,和地利,聚人和,才能行之有效,”
讲完这些,我便停了下来,至此,我的五治之论圆满结束。
论试的结果居然是我和玄坤并列第一。虽然其他选手对这个结果都十分惊诧,但同时又觉得这个结果比较合理。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古代的新闻传播速度也快的惊人。这场论试后不久,比赛的内容便被传的沸沸扬扬。其中那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竟然在当时的诸国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朝堂大臣,雄辩之士,乃至书生试子又就君重民重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竟形成了“亲君”与“亲民”两派……而“五治之论”一出,在被许多人嗤之以鼻的同时,又被更多的人推崇备至,甚至后来被载入经典……这着实是我始料未及的。
论试之后,玄坤便不见踪影,直至晚间,他方才回来。
于是,我们五人聚到一处聊。白的论试,我与玄坤各得了一个精致的玉牌。上面刻着“论才无双”的字样。背面栩栩如生地雕着一条龙,刻工精细,质地莹润。我本就是喜欢玉的,不禁开心的把玩起来。玄坤似乎毫不在意这个结果,只是微笑着看我摆弄玉牌。
孔烨在一边有些艳羡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