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八十二章
卧龙出身之地,琅琊。
其前身为分封国,此前有诸多封王被封到此处做这琅琊国的王,琅琊国地域广大,属县众多,赋税甚高,其宫殿华丽,都城坚固,是地位颇重的军事要地。
三国时期,【开阳】一直作为琅琊国的国都,封有琅琊王。而琅琊阳都的诸葛氏族人分辅三国,其家族之庞大,跨界域之广阔,名声之深远。
而此时的琅琊在天下大乱后,自立为国,且不属于任何国的管辖之下,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现任国君,正是诸葛氏,其名为【诸葛临】。
诸葛临之所以能跻身存于这五国纷争中,与他的能力是分不开的,他向相邻的两国散布出消息,若是谁人能统一南北,便俯首称臣归属于其国之下。不仅仅是散布消息这么简单,整个琅琊地势复杂,以沂、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涵盖了诸多复杂的地形。加之诸葛临本人的聪明才智,这一番精心布置,更无人敢轻易动这块地。不管是北边的北周,还是南边的南唐,都不想与其产生冲突,况且这诸葛临也声称,谁人能统一南北,便俯首称臣,所以两边基本上达成一致。其地贸易自由,不管是哪边来的马车都能从此经过,哪路商船来此交易,都能由此借道,才导致这琅琊国能一直长存于此。
民间曾有儿歌讲到此事,这首歌是这么唱的:南北两国两相望,中间琅琊从中立,何时能与琅琊并,待到诸葛临死时。
这首歌的有意思就在于诸葛临这个“临”字,与“临死”的“临”是同一个字,于是便直接唱作:“待到诸葛临死时!”
从这首儿歌中就可以得知,这琅琊国一日有诸葛临坐镇,便一日没有人会去动这块地。
“王上,蜀国使者启程来了!”【王少之】俯首帖耳说道。
“哈哈,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可以备好酒席了。”诸葛临轻笑一声言语道。
“但…这蜀国使者才出发不久…”王少之再次强调了一句。
诸葛临站在大殿之上,抬眼看了下这王少之,随后又收回视线,左右踱步起来,顷刻才慢慢讲道:“蜀国使者赶路神速,不到天黑便能到我琅琊,王爱卿下去准备就是了。”
听完这诸葛临一言,王少之不再多嘴,往后退了几步,随即转身出了这大殿。
虽说有在民间歌谣中出现,不过这诸葛临本人却十分年轻,即使顶着垂帘王冠,听声音也能听出来,这年纪可能跟熊敬崇差不多,所以这歌谣中所述待到诸葛临死时,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等到的了。
此时的大殿就剩诸葛临一人,但这诸葛临依旧看着前方,前面是大殿门的方向,而这门也敞开着的。没有人的时候,诸葛临喜欢站在大殿看这个方向,由于宫殿建在地势高的地方,所以这门外的光景是极好的,起初在建立宫殿的时候,诸葛临便吩咐下人,将宫殿建立在朝西的方向,这方向要十分准确,准确到若是有天眼能直接从此处看向【五丈原】的方向才行。
当时这个要求可是让全国上下费了好大的功夫,最后实在是想不出如何测量,便用了最笨也是最稳妥的办法,那便是让一行人从五丈原出发,再根据详细的地图,一路行走过来,这个方法费时费力,耗时一年半载才完成。
但琅琊全国上下都没有什么怨言,因为这五丈原便是诸葛亮仙逝的地方,也是诸葛亮竭尽一生,为克复中原,兴复汉室,所止步的地方。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些词都是诸葛亮一生的全部写照,琅琊人敬仰诸葛氏,更是要求自己孩子一出生就要熟读诸葛亮的着作。
“当初先人以蜀地为出发点,想效仿刘邦从西至东夺取天下,而今本王以为从东至西也不是不可。”
诸葛临怔怔地望着那门的方向,就好像他站在这里能看向五丈原一样。
刘从一行人乘坐马车,就这般依山靠水的走在路上,此时吹来的风已然是海风了,行走在高处时,远远便能瞧见海面,那片海上的风带着盐咸味飘了过来,海鸥在海面上展翅徘徊着,而西边的山脉更是蜿蜒数百公里不见其尾。
“先前我等已经过几个驿站,这会应在琅琊境内了。”范世瑾看着手中的地图说道。
一行人也是从内陆第一次跋山涉水来到海边,自然是对这一路的风景目接不暇。
“如此好山好水,却没有了闻人大哥作陪,唉!”刘从望着窗外的风景叹了口气。
魏叔进骑马靠到窗子旁说道:“小弟啊,人各有志,你闻人大哥是个真汉子。”
“魏兄所言在理,闻人星有自己的打算,我等应理解他。”范世瑾将地图卷好,又看向窗外说道:“不过这剑宗到底是在何处啊?”
“后蜀与南楚的交界地带,具体什么地方在下也不是很清楚。”魏叔进这江湖阅历倒是不少。
范世瑾点了点头,拍了拍手中的地图说道:“如若我等出使顺利,这回去的路定是走水路,乘船也会途径楚地,到时也是可以寻一寻闻人星的!魏兄怎么看?”
“哈哈哈!看来范使者有意邀我入蜀啊,在下无官一身轻,哪里都是去得了的。”魏叔进也不跟这范世瑾推脱。
刘从趴在窗沿上说道:“魏大哥啊,你若是跟我等回蜀地,这兵器之事便尘埃落定了!”
“那我可真的跑一趟啊!哈哈哈哈!”这魏叔进一听说兵器之事,立马便来了兴致。
“不过此时的琅琊国君是何许人也?”熊敬崇透过车窗已经能看到几户人家了。
原本喜笑颜开的魏叔进收回了笑意,脸上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半响才说道:“这琅琊国君可不容小觑,琅琊、北海都在他的统治之下,在下之所以往这边走,就是因为这其他国家的势力延伸不到这里来,不过这个琅琊王诸葛临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只希望我等能安然无恙的过去了。”
“诸葛…?这琅琊果真是诸葛氏的发源地啊,诸葛氏都在此处称王了。”柏溪樾附和道。
范世瑾、熊敬崇倒是对这诸葛临所知甚少,没曾想此时的诸葛氏已经控制了整个琅琊、北海,还能在这乱世中处于不被吞并之地。
“百年诸葛氏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范世瑾不觉感慨道。
历史上有诸多名门望族有机会登上王座,其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