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特工之王 > 特工之王最新目录

第九十六章 欺水莫欺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口气追出五六里,他们还是连郑大厨的影子都没见着。

三人碰了头,突然都不约而同地瞪大的眼睛,显出惊诧不已的样子。

惊诧什么?

惊诧他们又回到吃午餐的溪潭边。

——明明是追着他郑大厨的啊。

——我记得一直走着的都是南面的方向。

——是啊,走着的是南啊。

可我们怎么又回到了原地?

途中我们转了北了?

“撞鬼,撞鬼,撞鬼。”李绍嘉连说了几声撞鬼。

赵卓宾一脸沮丧。在连队的时候,他一直都是团里、师里时常抽调的狙击手,大多情况下,都是单独执行任务。不管是平原,还是丘陵、山地、林子,他都去过,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迷失方向的事。在他那把苏制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的枪柄上,就刻了十八个日军校官以上的标记。那是他的光荣战绩。最远的射杀目标,是一个站在1100米的日军中校。这么远的距离,就不仅仅是瞄准的问题,而是方向感的问题,即是得根据风力、温度、湿度,来定出子弹的偏离度是多少,上下偏差是多少。简单点就说,要打中目标的胸口,就不能瞄准胸口,而要从风向来定,瞄左肩头或右肩头。

就是说,方向感,是狙击手必具的素质。良好的方向感,可使狙击手到达任何陌生的地方,都能进退自如;在任何天气的情况下,都能准确地把握目标,从而一枪致命。

他很清楚地记得,当他射出的子弹,划过1100米的空间,钻入那日军中校的胸口的时候,他从瞄准镜里看到那小日本的表情是十分复杂的。最大的表情,就是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方圆两里之内,连一只攻击性的老鼠都没有,怎么突然会飞出一颗子弹来呢?

按说,这日本中校对狙击手也是熟悉的。也许正因为熟悉,他才那么放心。在他的印象中,中国国军所用的狙击步枪,主要是美制步枪和德国造的K98和G43。K98的射程远,但要精确地射中目标,也是在600米的距离上。G43则是300米。

他哪里会想到,他赵卓宾所用的苏制“莫辛—纳甘”,配备的PE型瞄准镜的焦距就是80毫米,视场5度,分划为1—14。每个分划100米,对应于100—1400米的瞄准距离。所以他所站在的1100距离,完全在他赵卓宾的瞄准范围之内。

……

怎么到了这热带雨林,他就没了方向感呢?

这就是赵卓宾感到沮丧的原因。

陈节看着他俩,内心的感觉也是极为复杂。论经验,他们都要比他丰富得多。毕竟,赵卓宾是着名的狙击手,李绍嘉也是特务连的人。而他只是工兵连的爆破手。当兵前,也是常年与水打交道,几乎与山无缘。即使与山有缘也没有用。他发现,这热带雨林,重点在林,而不在山。一进入林子,参天的巨树,就遮天蔽日的。第一棵大树,都像了一座神秘莫测的小山。还有树下树边的那些小杂树林、藤条、竹草,都是挺迷惑人的障碍物。

他当兵出发前,父亲就对他说了一句话,“欺水莫欺山。”

就一句。

当时他所理解的意思是:不要以己之长,去比人之短。

因为他是水里生水里长的人,对同属水性的人或物,都不必惧怕;但对水之外的东西,就要小心,不可逞强。

所以,到了部队之后,他为人处事,一直都很低调,极少张扬。

心里一直这样认为,山是不足惧的,怎么说,山也是实的,可触可摸的。只要双脚能走,就能走出山。最多要小心那些悬崖、那些峭壁、那些草丛下的坑洞、那些毒蛇和猛兽。

直到此时,他方明白,父亲话里的“山”,亦指实实在在的山。

这山表面平静,却内藏玄奥。

追着郑大厨的时候,感觉就是追,并没什么异样。现在回想起来,陈节才感到,树林里分明弥漫着一种妖氛。这种妖氛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跳入眼里的树木藤竹草,都似曾相识,都像是一样的。这当就是他们失去方向感的原因。

“怎么办?”李绍嘉忍不住又嚷了。

赵卓宾望着他。

“你不用望我。”李绍嘉对赵卓宾道,“没错,我是特务连的人,出外执行过不少侦察任务。但这鬼雨林,我也是第一回遇到。”

赵卓宾无语。

相比之下,对这地形地貌的掌握程度,他一点也不比他李绍嘉差,对他李绍嘉求援有什么用?

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陈节身上。

“他是浪中蛟龙,却未必是山里的猛虎。”李绍嘉速速为陈节解脱。

赵卓宾瞪了他一眼,“我话还没说,你就嚷。你知道我想说什么么?真是的。”

“嘿嘿,谁知道呢?”李绍嘉自嘲道。

望着陈节,赵卓宾便道,“以我之见,这雨林妖忽,和水的妖媚,应该有共同点。陈节你是浪中蛟龙,以水喻山,应该对这雨林有所感悟。”

“哈,对啦。”李绍嘉突然开心地道,“既说到水,我们何不沿着溪水走,让溪水为我们带路?”

“傻。”赵卓宾脱口就道,“如果溪水是流向缅甸呢?你也去缅甸不行?”

挠挠头,李绍嘉红了脸。

也该红脸。如果沿溪水走就能解决迷路问题,这世间恐怕就没有迷路一说。

“这样吧,”陈节开口道,“我们还是按最原始的方法,在走过的树身留下标记,只要一回头,就会发现,就不会兜圈子了。”

“行,就这么干。”赵卓宾和李绍嘉都答。

他们便对着南面的方向,重新钻入林子。每走一段距离,都在树身划下一个十字,作为标记。

走了一个多时辰,他们感到是翻了一个山头,正往驻地的方向迈进。

他们走得都极小心,都没有施展功夫,或跳或跃了,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树身上划下十字还嫌不够,还不时挥动匕首,削断一些小树小竹,留下明显的标志。

临近傍晚,听到瀑布的哗啦声,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仿佛闻到了郑大厨炒出有肉香似的,脚下顿然生风,禁不住就飘飞了起来。旁边也传来哗啦啦的声响。三人不由相视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