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快意人生 > 重生之快意人生最新目录

第62章 脱贫是大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丁成功叹了口气,这些天他跟着张建国挨村走访,知道的自然最清楚。

“不着急,等到见到人家的果子卖钱了他们就明白了。”张桓深吸一口气,哪怕是为了老爸,也得想办法让濒死的果汁厂活过来。

可是对东港果汁厂来说,不仅仅是没有销路,最麻烦的是管理混乱,质量不稳。

要解决这些问题,也许“卖光”反而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前世时东港果汁厂就是被外资购买后进行了技术改造,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远销欧美,成为东港首屈一指的纳税大户。

走到办公室门口,王雪梅站在屋檐下的阴凉里,并没有进到屋里,看到张桓过来,急忙做了噤声的动作,用手指了指院外,意思是让张桓出云溜达一会儿。

张桓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张建国和王明刚两个正在屋里谈话,这个时候他是不适合出现的。

“丁哥,我第一次来青山,你带我四处转转怎么样?”对于这个尘封的古镇,张桓突然生出很多兴趣来。

他有一种感觉,这里或许会在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青山乡党委办公室里,王明刚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张建国,眼睛里露出笑意。

“建国啊,下来这些日子,晒黑了,也瘦了,要注意身体啊。”

简陋的办公室,一桌一椅,加上几张长条椅子,一个文件柜,仅此而已。

张建国给王明刚沏了一杯茶,“王书记,我的身体没事儿,这段时间正在挨村转,了解一下情况。”

王明刚点点头,“好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政一方,先要摸清底数,然后才能谈发展,这个很好。”

“王书记,从我走过的这十几个村来看,青山乡发展果树还是很有潜力的。”张建国犹豫了一下,张张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继续说,我听着,有什么困难都说出来,县里能解决的一定帮你解决。”王明刚站了起来,从张建国的神态上他就知道,这是碰上事了。

张建国也站了起来,“书记,发展果树是有潜力,但是现在这些果树的产量和卖价都跟不上形势了,老百姓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也就赚个千儿八百的,积极性提不起来。”

王明刚点点头,这个他是清楚的,“有什么想法,说出来!”

“我有同学在省农技站工作,他说有一种富士苹果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不愁销路,而且价格是国光的五六倍。”

张建国看着王明刚,“听说富士是日本人拿国光和元帅两个杂交的,口感好,个头大,而且都是红的,所以又叫红富士。

我同学说了,咱们这里历史上就以优质苹果出名,而且光照、气候、水土都适合种植,咱们国家从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这个品种,现在正全面推广。

咱们要是能在青山乡引进推广这个品种,那么三五年之后,这里就会成为重要的富士产地,群众也会跟着受益赚大钱。”

王明刚眼睛一转,盯向了张建国,看到了他脸上的兴奋和为难,立即抓住了关键的问题,“树苗很贵?”

“嗯,我同学有关系,每棵小苗要两块多钱。”张建国有些犹豫,这个价格确实有些高。

以东港县的育苗水平,国光、元帅等苹果都可以自己育苗,农民买到手也不过几毛钱。

哪怕是有关系,两块多的树苗,张建国也觉着确实有些太高了。

王明刚皱起眉头,“建国啊,这个树苗确实挺贵的,咱们要慎重,可不能因为眼前种苗贵就错失良机。

你刚才不是说全国其他地方已经有发展的吗?跟你同学联系一下,找几个地方咱们去看看!实地学习考察一下!”

这符合王明刚一贯的作风,摸不准的事情不随便下结论,一定要亲自论证一番以后才拍板。

张建国点点头,“好的我马上就联系。现在是夏季,我同学说栽树苗最好的季节是深秋,咱们正好还有几个月可以仔细考察论证一下。”

“你跟你同学联系一下,你和农业局的钟成山带队,再带上咱们的育苗场、果树站的专家,一起去看看。

三十多个村小十万群众的脱贫致富是天大的事情,要是真的有发展潜力,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搞起来。”

张建国激动地握了握拳头,这件事情要是能做成,那真的是给青山乡的乡亲们找了一条发家的道路。

“建国啊,发展果业是条好路子,但是老话说无工不富,青山乡要想大发展,还是要想办法搞工业。”

王明刚走到窗口,看着外面白花花的操场,“青山乡历史上曾经很繁华,没有道理到了我们手上反而变得萧条了,你要想方设法把工业搞起来。

县果汁厂那里我回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挪一条生产线过来,可以先搞个分厂嘛。

青山乡,实在是太安静了,咱们得让它热闹起来!”

其实王明刚也明白,论发展工业,青山乡的底子确实太差了,多年的革命战争,老区的底子都被打掉了。

建国后建设重点的转移,又带走了青山乡最后一点元气,让这个山区小镇陷入了沉寂。

可是他确实不甘心,东港的发展势头很猛,青山乡就像是一块顽疾,让他看着就不舒服,想着就要拿下来。

对于王明刚的心思,张建国是最清楚的,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青山乡真的是一穷二白啊。

老百姓穷,村集体穷,镇政府也是个穷,联产承包这么些年,也只是解决了温饱而已,距离富裕还早着点。

“王书记,我记住了!”张建国站到王明刚身后一侧,“我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挨村走一遍,看看家底,然后出去参观学习,争取引进几个合适的项目,让青山乡早日动起来,富起来。”

王明刚咬紧了牙关,“老区为了胜利流干了血,咱们不能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再流泪,咱们就算是流血流泪也要让这里富裕起来,要不然真是愧对先烈啊!”

两个中年男人站在空窗前,在阵阵热浪面前,神情肃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