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快意人生 > 重生之快意人生最新目录

第78章 金大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跟沈城的初次谈判,没有结果,大家互不退让,只好暂时放下,三个人一起出发去看望金大侠。

张桓扭头看着车外,香江不愧是大都市,车水马龙充分展示着这座都市的繁华,偶尔闪过一两个前世熟悉的地名店铺,一切真的恍如隔世。

其实沈城给出三成的稿费,张桓心中已经认可了,前世《哈利波特》%的稿费。

原本他是可以退让一步的,但是沈艾越和沈艾澜两兄弟昨天晚上的表现,却让他坚定了决心。

在与沈城的合作中,必须占据强势地位才行。

作为重生者,他自然知道《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威力,这样一个巨大的肉饼摆在面前,他没有理由不吃下大头。

至于沈氏,只要跟这本书沾上边他就享用不尽了。

要知道,这套书出版十年之后,就在全球翻译成六十七种语言销售了四亿册,至张桓重生前全球销量已经在五亿册开外,总销售额超过四百亿元。

哪怕只有一成,那也是五千多万册四十亿的销售额,沈氏出版公司绝对可以凭此跻身世界超一流出版公司。

最关键的其实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沈城的态度。

此前两个人已经约好,《谁动了我的奶酪》会在美国先行上市,可是沈城却愣是在香江先试了一把。

这虽然说明了沈城的谨慎,但也反映出他对张桓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是绝对信任的,这对以后的合作不是什么福音。

张桓需要合作者,但是更需要一个执行者,沈城的低调沉稳正是他需要的,但是这样的合作是需要诚意的,沈城显然诚意并不够。

沈城则是心急如焚,他心里很清楚,他看过的小半册小说里包含了太多的流行元素,只要合理地进行推广,这绝对会是一座富矿。

可惜的张桓实在太贪心了,要是按着他的分成的比例,那至少要销量在千万册出版社才有利可图,要不然的话利润太低了。

可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销售额能够达到千万册吗?沈城很是没有把握。

不过现在两个人都决定暂时放下来,先见过金大侠再说,毕竟现在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正在热销中,金大侠的推介肯定会让销量再上层楼的。

这本书张桓和沈城两个,一个赚利,一个图名,可谓是求仁得仁,各不相欠。

车子很快停在《明报》大楼停车场里,张桓从车上走下来,看看沈城,“沈叔,要不是你的人头广,我哪有机会见金大侠啊,跟作梦一样,谢谢你了。”

沈城也抛开此前的烦恼,哈哈一笑,“应该是我谢你才是,要不是新书畅销而且打动了金大侠,我这跟他沾亲带故的也没有机会来拜访他。”

听到两个人互相恭维,陈志强摇头一笑,刚才两个人还争得什么一样,一转眼要看金大侠竟然全部变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张桓三个人七转八转地来到一间办公室门里,金大侠已经等在那里。

一个很睿智的老人,这是张桓面对金大侠时的唯一感受。

“你就是张桓吧?桓,从木,亘声,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是吧?”

金大侠哈哈一笑走上前,伸手与张桓握在一起,转头看向沈城,“沈先生,咱们是亲家,快请坐。”

沈城伸手一指陈志强,“查先生,这位是陈志强先生,陈小满的父亲。”

金大侠一拍脑门,“失礼,失礼,快请坐吧。”说着也拉着张桓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

“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欺我!”看着张桓年轻的面孔,金镛颇多感叹,

“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样一本书,竟然出自两位少年之手,而且是内地的两位高三学生,这就更让我兴奋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见见你。”

面对这样的夸奖,张桓倒是风淡云清,没有表现的过于激动,毕竟作为重生的大叔,见到金大侠确实很激动,但还不至于激动到失态。

“金大侠谬奖了,小子愧不敢当。”张桓咧嘴一笑,“不过是同学们闲暇时的一点讨论,我付诸笔端成就了文字而已。”

听他这么说,金大侠眼神一亮,看他的表情越发有趣了,“是吗?如此说来倒也说得过去,张桓小友何时有新作,不如到《明报》连载如何?”

沈城听到这里,心里不知作何想才好,金镛如此看重张桓,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要知道,《明报》集团里也是有出版部门的。

看着沈城的表情,张桓的心里自然能够猜出他在想什么,但是嘴上却丝毫没有考虑他的感受,“要是能在《明报》连载自然是很好的,不知金大侠能给我多少稿酬。”

金镛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初次见面,张桓这个来自内地的小子,面对他的邀请,竟然首先问的是稿酬。

要知道,能够在《明报》连载,不知有多少人会挤破了脑袋,这小子竟然先关心钱,难道是个逐利之人?

张桓看着金镛脸上闪过的诧异,心说你金大侠是有名的抠门老板,跟你打交道要是不说好稿酬的问题,任由你来给的话那不成了大傻瓜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张桓看着金镛自嘲了一句,“金先生是不是觉着我是个逐利的小人?”

听到这话,金镛倒是灿然一笑,能够写出《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样神书的人会是逐利小人吗?

“跟金先生当初创办《明报》一样,我写书也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已,这份价值很大程度体现在稿酬上,所以哪怕在《明报》上连载,我也必须先问清稿酬,还请金先生谅解。”

张桓微笑着解释一番,要说君子不逐利,那金镛办《明报》不为赚钱吗?那他为什么以十亿的价钱把《明报》卖掉了?

金镛呵呵一笑,他是个豁达的人,自然知道张桓说的意思。

“好啊,要是张桓小友能到《明报》连载,你想要什么标准?”

张桓看看金镛,“说实话,我不擅长出价,但是我喜欢看价,看对方给我的价钱,根据这个价钱看我在您心中的位置和份量,所以我还是想请金先生出个价,合则谈,不合则算嘛。”

这话是说给金镛听的,也是说给沈城听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