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快意人生 > 重生之快意人生最新目录

第411章 《明报》的方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张桓正一脸笑容地打量着他办公室的陈设。

“好吧,倪兄,我托人打听一下,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金镛顺手挂掉电话,抬头看着张桓,“小子,是不是你干的?”

张桓抬起头看着金镛,“干的什么?”

“别跟我装糊涂,倪振最近一直在缠着周会敏,他是不是碍了你的事?所以你就弄出个仙人跳来算计他一下?这还不算,还要把他的杂志社收购下来,你这样做的话就太绝了,这分明就是要把倪振逼出香江啊。”金镛瞪着张桓,“不要以为自己真的作得神不知鬼不觉的。”

听以这里,张桓索性笑了起来,“好吧,我承认,确实是我找人收拾的他,不过这个混蛋也太欠收拾了。”

“唉,何必呢?做人要厚道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金镛还是对古人的中庸之道更喜欢一些。

张桓点点头,“有句话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倪振做事没有底线的,所以我才会收拾他。

至于后果和下场,我并没有赶尽杀绝,甚至并没有动用资本的力量,否则我完全可以让他一分钱也得不到。”

金镛看看张桓,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小子的性子如此烈呢?看样子,那个周会敏对他还真的是很重要啊。

“你和周会敏怎么样了?”金镛突然很八卦地问道。

张桓扭过头,把后脑勺转向金镛,“查叔,你不觉着这个后脑勺挺眼熟的吗?”

恍然大悟,金镛指着张桓呵呵笑了起来,“哈,没有想到,你竟然就是那个后脑勺,这都炒了一个月了,热度一点没减,没想到那个人竟然是你,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说得过去了。

如果这么说,确实是小振冒失了,既然人家周小姐都已经明确表示了,他还死缠烂打的,确实影响了人家的生活。”

《明报》也有娱乐版块,这些内容也要报道的,所以金镛会知道一些,自然也知道这一个月来倪振围绕着后脑勺做了多少事情。

“接下来你怎么办?”金镛看向张桓,“不会还要对付倪框吧?”

“不会的,冤有头债有主,不会针对倪框的。”张桓看看金镛,突然笑了,“其实倪振也可以放过他,只要他能够改,事情还是可以翻盘的。”

“怎么办?”

“让那个女人出面说清楚就行了,反正就是钱的事情。”张桓摇了摇头,“不过我看倪振是不会改的,他的性子太傲,根本没有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他啊,也就是遇上你了,要不然他还是有点儿骄傲的资本的。”金镛感叹一声,“行了,既然这样我回头好好劝劝倪框,对倪振严加管教,你这边也就此收手吧。”

听到金镛愿意做这个和事佬,张桓点点头,“好啊,我听查叔的。”对于张桓的态度金镛还是满意的,“来吧,说说看,《明报》这边你打算怎么办?”

“《明报》这边怎么办是你的事情,跟我可没有关系啊。”张桓摆出一付受惊的样子,“你可千万不要吓我啊。”

金镛扑哧一声笑了,拿指头点着张桓,“你啊你啊,现在了还不说实话?我知道你是不想《明报》落入于平海的手里,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很感激你。

可是你现在是《明报》的大老板,那就别想着当甩手掌柜的,这一大摊子事你总得拿个章程出来吧?”

其实这次《明报》易手,到了张桓手里,对于金镛来说是赚了,既赚了声望,避免了所托非人的尴尬,又赚了票子,保住了一部分股权。

“查叔,《明报》是你一手创下来的,就像你的孩子一样,你再看几年吧,我现在还读书呢,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啊,除非你想眼睁睁看着我把《明报》给办黄了!”

张桓直接放赖,执掌《明报》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才不会去做呢。

其实金镛也能想得出来,要让二十岁不到的张桓天天在《明报》坐班,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姿态他必须要做出来。

“查叔,你再辛苦几年,最起码也得等我读完书吧,那样我也有点儿底气,现在我是真的有心无力,只好劳烦你了。”

金镛点点头,总算是逼出个时间来,好吧,那就等他读完书吧。没想到, 这一等就没个头了,老金后来直说是上了张桓的当,但是话一出口,他也不好意思自食其言,只好捏着鼻子在《明报》又干了很多很多年。

“对了,你对《明报》的办报宗旨有什么要求吗?早点说出来,我也好适应一下。”金镛突然抬头看着张桓,话里有话地问道。

张桓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什么要求,我不干涉《明报》的具体运作。只是希望能够公平公正地报道就行,尤其是涉及祖国大陆这方面,尽量少一些诋毁,多一些正常报道。”

“正常报道?”

“是啊,完全按你的意图来做,只是希望在分寸上,适当地考虑一下政府的实际情况,治大国若烹小鲜,太不容易了。

我们走的路又是别人没有走过的,用邓公的话说,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出错在所难免,如何看待错误如何引导舆论,是个大学问,我不想具体干涉,只想到时查叔能够保持公平公正就行了。”

金镛有他自身的坚持和骄傲,作为一个后辈,张桓既不会也不敢对他有其他的要求。

再说了,要是《明报》偏离了自己原来的办报宗旨和风格,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在香江人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让《明报》继续在金镛的掌控之下正常运转,偶尔在关键时刻说上几句公道话,或许是对所有人都好的一个选择。

“正常报道是不可能的,因为记者自然会有所选择。”金镛狡黠地抬头看看张桓,“唯一的办法嘛,我可以在《明报》上给你留一下专栏,你要是有什么想说的需要说的,可以通过专栏发声。

这样一来,既可以形成你自己的专栏品牌,也可以宣传你的主张,同时还可以增加报纸的销量。一举三得,怎么样?”

看着得意的笑容,张桓直接摇头,“不行,我没有时间写专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