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快意人生 > 重生之快意人生最新目录

第460章 惊喜连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老家伙实在太警觉了,张桓不过是露出一点点口风,他就看出了不同。

张桓急忙摇头,“钱呢,是要用在刀刃上,人家资本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的。

咱们学校跟人家搞合作,也不能光花人家的啊,现有的硬件能用的,就不要再乱花钱了,等以后企业上了道,再盖新的也来得及啊。

再说了,等到新楼竣工再开始研究,那不是黄花菜都凉了?我的意思是先尽着现有设备和技术力量干起来再说。”

其实他打的主意是让何氏基金为滨海大学盖上几座实验楼,到时把实验基地直接安到新楼里,既省了钱又节省了时间。

但是这事儿他不能说,因为何满轩还没有过来看,说得早了,一旦兑现不了,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

王国华点点头,“好吧,张桓这话是个过日子的意思,老矫啊,那你就回去准备一下,我再跟总务他们说说,看能不能再挤点房子给你们。

总之这是一件好事,咱们边请示边做起来。张桓你可以请香江企业家来看看,把他们的想法再仔细说说,先签一个合作意向,这样对于以后的合作有好处。”

矫恒增答应下来,走到张桓面前,伸手握住了他的手,“张桓,谢谢你,我替化学系师生们谢谢你!”

好吧,这个有些重了,虽然张桓受之无愧,但是身份差距在那里摆着呢,毕竟这是在学校里,张桓还是要考虑这些的。

“矫主任,我是滨大的一份子,这么做是应该的。”张桓双手握住矫恒增的手摇了起来,“你这么说我要脸红了。”

“好了,老矫,这小子是中文系团委副书记,还是我的办公室副主任,为学校做工作是应该的,你呀,好好把准备工作做好,别等到人家来了你这里一点儿表示没有。”

王国华笑着拍拍矫恒增的肩膀,“想不到吧,为了留住这小子,我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矫恒增不敢相信地看看邱子维,却见老邱冲他点了点头,这才明白,原来张桓做的这一切,背后都有这两位的无限支持。

“校长,张桓,放心好了,我这就回去准备,先人员后设备,拿出清单和标准,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力和诚意。”

矫恒增今天本来是来哭穷的,化学系的实验室实在应该更新了,可是学校的经费却无法满足要求。

正在这时,张桓拿着一个亿出现在他的面前,顿时漫天乌云散尽,迎来满天红日,光明就在前方。

“好了,你去准备吧,晚上抽时间咱们碰一下,把你们系的几员大将都叫上,咱们好好研究一下。”王国华挥挥手,“注意保密,在此事落实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说,包括系里的人和家里的人。”

矫恒增欢天喜地地走了,留下王国华虎视眈眈地盯着张桓。

“说吧,实验楼的事情你怎么考虑的?”王国华并没有打算放过张桓。

张桓也没有打算瞒着他,“香江有个何氏慈善资金,他们口头答应为咱们学校建几座实验楼教学楼,因为没有最终落实,所以我没敢跟矫主任说。”

“几座?”王国华乐了,“你知不知道建一座实验楼需要多少钱?”

张桓摇摇头,“我不知道啊,但这是他说的,我哪里知道?再说了,人家就是建楼,里面的设备也没说要配齐啊。”

当时何满轩确实是说要建几座实验楼和教学楼,但是具体细节并没有多说。

那天晚上他没怎么喝酒,张桓确定他说话时很清醒,后来离开香江之前,两个人又通过一次电话,何满轩说了会在十一月中下旬到滨海大学来找他,具体确定相关事情。

即使是这样,也没有确定具体的建设内容,因此张桓只能说出人家的意向而已。

王国华点点头,他拉着张桓的手重新坐到沙发上,“张桓,我要好好谢谢你,这一个月的假你请得太好了,给学校做了太多的事情。

促成了香江大学中文系与我们学校的互相交流,这是破冰之行,更重要的是你跟咱们出自咱们学校的丁敏教授取得了联系,这是真正的大事。

金镛先生也要来了,他在华人中的影响力自不用说,他能到咱们学校来讲课讲座,完全是拜你所托了。

这两样好歹还算是走之前我们提出的条件和要求,你都做到了。而今天你说的事情对于滨大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果真的能够引来一亿元的科研资金,这在全国也是领先水平,既打响了滨大的名头,也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以后这样的项目会越来越多。

还有你说的何氏慈善基金建楼的事情,要是成了的话,那咱们滨大就会大变样了。

说真的,滨大没有给你多少,但是你反哺给滨大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有时常常想,滨大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表达我们对你的喜爱和感谢呢?”

张桓摇摇头,面对着王国华真诚的目光,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到滨大来,更多的是因为这里距离家更近一些,这里更自由一些,而且是他前世渴望而不可得的一个目标。

可是等到他进了滨大,邱子维、王国华给予他的信任和支持,那种朋友加亲人般的关怀和情感,让他对滨大产生了无法想像的归属感。

尤其是现在,他身家几十亿,在美国和香江都有巨大的资产,却更喜欢回到滨大做一个安静的学生,或许正是这所百年名校给他的启示吧。

“校长,还有一个事情,我们过来的路上,正在讨论关于学术着作引进出版销售的事情。

他想利用香江这个跳板,把港澳台和国外各大院校的先进成果引进来,出版发行用于学术交流,目标就是各大院校的师生。”

“这是好事呀!别看咱们改革开放搞了十多年了,可是很多地方还很不够,尤其是在学术方面,很多国外的研究咱们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学习借鉴了,这样就多走了不少弯路。

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要知道他们已经做了什么,还欠缺什么,咱们才能想办法直捣黄龙,实现超越。”

王国华是实干出身,一听张桓的想法,立即拍手叫起好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