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魏王侯 > 大魏王侯最新目录

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国家能因为办学办穷了的。”徐子先笑了笑,说道:“我们拭目以待好了,今秋孩子们就能入学,到时候看谁才是真正的笑话。”

“明达你做事向来有的放矢,我是知道的。”魏翼伸欠了一下身体,感慨道:“今晚是大胜之后闲谈,我感觉真的是舒服闲适,可惜子张兄不在,还有姚惟忠,种惟诚他们不在。”

“京师一别也好久了。”徐子先也是叹息道:“姚,种二人,都是西北将门的豪杰,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随军北伐?按理来说,他们是将门出身,家族会令他们到战场上搏功名,他们又是新科武进士,可授营统制率部出征,这样一来,可谓是置身险地了。”

“姚惟忠和我说过,他家向来是这样,养大的子弟,悉心作养培育,长大成人后,就由得他们自己去搏取功名。和他们这些世代将门相比,我魏家这样的官绅世家,理应惭愧。”

“没有官绅料理地方,支应粮草,军人们吃什么,穿什么,都是一样的,大家都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徐子先看向北方,知道那里的军人正在跋山涉水的向平州和山海关进发,那里将会是几十万人会战的战场,大魏的国运在此一战,百万民夫,几十万厢军,三十万禁军,名臣宿将齐聚战场,费钱数千万贯,禁军将和最凶恶的敌人交战,双方都有相当高的战术素养,禁军皆披甲,有大量的步弓手和神臂弓手,一个军的禁军,最少有七成的弓手和弩手,神臂弓手就有过百人,还有大量的腰张弩,蹶张弩,还有随军行动的八牛弩,禁军阵列整齐,发矢时箭矢能将天空遮蔽,而东胡骑兵则彪悍之余,又有阵战之力,其来去如风,将士披三重重甲,进击时勇猛无敌,杀敌技巧娴熟老练,骚扰时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能在大魏境内几天内行军超过千里。

这样的战事才是真正的大战,才是决定千百万人命运的大战,所以朝廷怎么忽略地方上官员,怎么忽略福建的海盗,徐子先从内心深处都能理解。

南方的人是怎么想象骑兵的呢?想象力太贫乏了,他们真的理解不了。

在塞外,在北方边境,几千,上万人的胡骑呼啸而入,那种壮观的场面,只有大自然的山崩海啸能够与之比拟,在几千上万,乃至几万,十几万的骑兵面前,在那种重骑冲阵的考验之下,北方的百姓和禁军也是做出了南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当北方的禁军持矟结阵,面对千百骑的胡骑冲锋时,没有勇气和决心,在这样的冲锋面前,普通人连站立着都难,更不要说要和其奋战了。

禁军重步兵,披七十斤重的多重铁甲,戴兜鍪,持长矟,精锐禁军各有军号,最精锐的天武军中的弩手,要求身高六尺,也就是一米八七以上!

身高近一米九的弩手,轻松的扳开蹶张弩,将箭矢射向那些彪悍绝伦的骑兵。

长矟手们如铁甲猛兽,固阵待敌,哪怕敌骑成千上万,冲锋时如山崩地裂,魏军军阵,仍然能在这样的冲击前保持阵列,山崩海啸于前而面色不改。

北虏和东胡的骑兵经常聚集二三十万人犯边,大魏的禁军若不是还保持着相当强的战斗力,北方的边防早就被打成筛子了。

就算如此,北方的民众仍然承受着南方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边郡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死于袭扰,或是被东胡擒左带回营州一带安置,成为奴隶,替他们辛苦劳作,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又被虐待,就算青壮男子也可能活不过十年,一般被逮走的人,家人也就只能当他们已经死了。

整个北方,一直抵黄河岸边,没有哪个州县敢说是安全的,靠近长城县的州县,家家户户都曾经有家人死难,这种苦难也非南人可以理解。

南方的海盗肆虐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而北方人则四面皆敌,已经与外敌苦战了二百余年了。

“希望子张兄能尽快赶回来。”徐子先道:“他是难得的人才,我已经和徐家的世叔商量过,子张兄一回来,就到东藩来帮我的手,不必去别处求职了。武官职位,我替他张罗便是。”

徐行伟也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少年老成,行事稳重,为人还很聪明,属于那种说话办事都滴水不漏,叫人感觉舒服的世家子。

而其又沉浸武学,不光是百人敌的功夫不错,熟谙兵书,当然不是文人读的那种兵书,是真正的兵家学说,对金鼓旗号扎营行军会战阵列和地理天文都要熟知掌握,徐行伟能中武进士,说明其兵学的根基也相当的扎实。

其在北方又奉朝命奔波行走,在北伐战惩海上来回传递命令,与王直这样的自立的势力打交道,可想而知这几个月得到了什么样的磨练,若徐行伟回来,徐子先就不打算叫他听朝命到地方任职了,直接到东藩来替他带兵,或是主持一司,徐行伟都很够格了。

年龄根本不是问题,庸庸碌碌之辈到四五十岁并不代表懂得更多,只是浪费了更多的粮食罢了,而杰出之辈,二十来岁的时候心智已经足够成熟,完全能执掌大军,坐镇一方了。

魏翼轻轻点头,两人一时无话,北方战场,还有兄弟情谊,一时间叫人有些担忧和难过,聊天的兴致也被打断了,两人都明白,并且讨论过,北伐的战事并不乐观,甚至是完全的悲观,如果徐行伟还固执已见,留在北方,那将会是相当危险的情形,一旦军溃,不要说一个普通的出了五服的国姓子弟,就算是统军大将,拥有公侯身份,到时候也不一定能保全性命,而徐行伟在军前奔走,亦是在为国效力,从大义上无法劝说,只能默默祝祷,希望这个好兄弟能够在大战之前南下,平安归来。

……

魏翼在第二天离开花溪港口,折返澎湖。

虽然战事结束了,还是有很多善后的事要做。

南安侯府的崛起之路,包括现在的水师规模,当然也是和战争相关,每打赢一次,侯府就会壮大一次。

午末时分所有采珠人抵达花溪港外,这时他们才看到惨烈的战场,空气中还是有尸体发出的臭味和焦糊味道,在海滩上还有过千具尸体等候处理,几千个东藩民壮和府军在海边处理战后的杂务,一些穿绿袍和蓝袍的官吏在海边指挥,几十辆骡车已经在等着,看起来是要将海边的物品拉走。

采珠人已经见惯生死,但他们看到这样的场面时,还是相当不适,有不少人已经面色发白,甚至有点恶心,如果不是这些神经如钢铁般的汉子,一般的人骤然看到过千具焦尸时,怕是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