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荒野王座 > 荒野王座最新目录

九百五十四 量子计算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国机密数据!你这是犯罪”因为一开始不定女方无法破解治疗,把话说满的,凯尔神将军现在后悔了,不过他后悔也晚了,因为现在人家已经掌握了真材实料了,不过凯尔森将军现在气急败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李欢到底是怎么把这个东西破解出来的,要说破解他是不信的,难道……是机密数据库被入侵了?

“入侵你们的机密数据库?”李欢冷笑:“我就跟你说我用的量子计算机,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就是这个理由。不然你给我证据?”

“不可能!量子计算机的技术根本不成熟!”凯尔森将军大怒:“你们不可能研制出量子计算机,这不是说黑不黑科技的问题,而是这个理论都还没有成熟!”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量子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运行速度较快、处置信息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等。与一般计算机比较起来,信息处理量愈多,对于量子计算机实施运算也就愈加有利,也就更能确保运算具备精准性。

如同传统计算机是通过集成电路中电路的通断来实现0、1之间的区分,其基本单元为硅晶片一样,量子计算机也有着自己的基本单位——昆比特(qubit)。昆比特又称量子比特,它通过量子的两态的量子力学体系来表示0或1。比如光子的两个正交的偏振方向,磁场中电子的自旋方向,或核自旋的两个方向,原子中量子处在的两个不同能级,或任何量子系统的空间模式等。量子计算的原理就是将量子力学系统中量子态进行演化结果。

量子计算机和许多计算机一样都是由许多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软件方面包括量子算法、量子编码等,在硬件方面包括量子晶体管、量子储存器、量子效应器等。

量子晶体管就是通过电子高速运动来突破物理的能量界限,从而实现晶体管的开关作用,这种晶体管控制开关的速度很快,晶体管比起普通的芯片运算能力强很多,而且对使用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很强,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晶体管是量子计算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量子储存器是一种储存信息效率很高的储存器,它能够在非常短时间里对任何计算信息进行赋值,是量子计算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量子计算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量子计算机的效应器就是一个大型的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各部件的运行。这些组成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中占领着主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运用。

不过就好像很多黑科技掌握在花国人手里一样,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还真是花国甩了全世界几十年时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花国首先提出了量子计算的思想,他设计一台可执行的、有经典类比的量子Turing机——量子计算机的雏形。1982年这个设想被发展,提出量子计算机可以模拟其他量子系统。为了仿真模拟量子力学系统,Feynman提出了按照量子力学规律工作计算机的概念,这被认为是最早量子计算机的思想。1985年,牛津大学的David Deutsch在发表的论文中,证明了任何物理过程原则上都能很好地被量子计算机模拟,并提出基于量子干涉的计算机模拟即“量子逻辑门”这一新概念,并指出量子计算机可以通用化、量子计算错误的产生和纠正等问题。由Zurek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研究领域由于若干原因被冷落了。首先,因为当时所有的量子计算机模型都是把量子计算机看成是一个不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的孤立系统,而不是实际模型。其次,存在许多不利于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制约因素,如Landauer指出的去相干、热噪声等等。另外,量子计算机可能易出错,而且不易纠错。最后,还不清楚量子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是否比经典计算快。

1994年,AT&T公司的Perer Shor博士发现了因子分解的有效量子算法。1996年,,他指出模拟量子系统的演化将成为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用途,量子计算机可以建立在量子图灵机的基础上。从此,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间跨学科研究的突飞猛进,使得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蓬勃发展。使得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开始进入新的时代,各国政府和各大公司也纷纷制定了针对量子计算机的一系列研究开发计划。

首先,花国的高级研究计划局先后于2002年12和2004年4月制定了一个名为“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该计划详细介绍了花国发展量子计算的主要步骤和时间表,该计划中花国将争取在2007年研制成10个物理量子位的计算机,到2012年研制成50个物理量子位的计算机。花国陆军也计划到2020年在武器上装备量子计算机。

欧洲在量子计算及量子加密方面也作了积极的研究开发。已经完成了第五个框架计划中对不同量子系统(如原子、离子和谐振)的离散和纠缠的研究以及对量子算法及信息处理的研究。同时,在第六个框架计划中,着重进行研究量子算法和加密技术,并预计到2008年研制成功高可靠、远距离量子数据加密技术。

接着,就是百花齐放的年代。

日国于2000年10月开始为期5年的量子计算与信息计划,重点研究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的复杂性、设计新的量子算法、开发健壮的量子电路、找出量子自控的有用特性以及开发量子计算模拟器。2007年,加拿大DWave公司成功研制出一台具有16昆比特的“猎户星座”量子计算机,并于2008年2月13日和2月15日分别在花国加州和加拿大温哥华展示他们的量子计算机。2009年11月15日,花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制出可处理两个昆比特数据的量子计算机。全球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D-Wave于2015年6月22日宣布其突破了1000量子位的障碍、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处理器,其量子位为上一代D-Wave处理器的两倍左右,并远超DWave或其他任何同行开发的产品的量子位。

2017年3月6日,IBM宣布将于年内推出全球首个商业“通用”量子计算服务IBM。IBM表示,此服务配备有直接通过互联网访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