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梦镜传奇 > 梦镜传奇最新目录

第十二章 达摩说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好好好,各位能光临少林,就是有缘,凡事贫僧当效全力,各位施主,里边请!”达摩笑说,像早就明白了一切似的。

看来,他也心如明镜了,知道眼前的姬光,就是他的传人;显然,他得大力超度他,将姬光从滚滚红尘中解脱出来。

“谢谢大师,谢谢大师,大师的恩德,我们将铭记于心!”姬氏夫妇赶紧说。

如果他们知道姬光的未来,说不定,这会儿就不感谢达摩大师了,偏偏,这就是达摩大师与姬家之缘;姬光从此将与佛结缘,这缘将无穷无尽,超越时空。

“达摩大师,这是你第一次讲法吧,需要不需要特别准备?听说,摩罗三藏每次讲法排场大得很哦,我们要不要宣传宣传?”肖雨问,他用现代人的目光看待问题。

“呵呵,不必了,一切皆是缘,佛法讲求自愿,听众有缘皆可,人多人少无所谓!”达摩大师说。

“是啊,肖哥,大师的人缘好得很,估计,少林寺现代已不下千人了吧?肖哥,想不到吧?”梦镜说。

“啊,那么多人?怎么来的?我们一行上山,没见多少人啊!”肖雨大吃一惊。

“嘿嘿,肖哥,这都是达摩面壁的功劳啊,不过,达摩大师,你那个蠢徒弟的功劳不小,还有那几个偷鸡摸狗的小徒孙功劳也不小,这几年,他们将达摩大师的苦修已弄得天下皆知了!”梦镜的确心如明镜。

“哈哈,是啊,这我也没想到,慧悟打理寺庙的确有一套,我也大开眼界了!”达摩大师说。

人们进得寺来,果然,大雄宝殿前已聚集了许多人,人数过千,人群中,还有位“高僧”,端坐中央,周围三尺无人,显然,他已霸占了中心位置,一看派头,人们就知道其来头不小。

“哦,摩罗国师也到了,这个稀奇得很,想不到国师也有此雅兴!”梦镜调侃他。

肖雨随声望去,只见那人身戴霞冠,身披裘衣,脚踏步云靴,一派贵气,仿佛是皇帝钦点的钦差似的,气势威武,眼神雄霸天下,似乎一切芸芸众生都在其掌握之中。

“哇,你就是摩罗三藏啊,听说你是北魏国师,果然气派不凡,可是,佛法需要如此华丽的装扮吗?”肖雨忍不住出声了。

他实在看不惯眼前此人的作风,与其说他是高僧,倒不如说他是武林霸主!

“你!”摩罗三藏一听,就知此人言下之意,显然,他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忍不住了,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本国师面前胡言乱语?何人借给你的胆,是达摩吗?”

眼光却射向了达摩;他的眼光像利剑,一道光芒直向达摩大师的心脏;达摩大师却毫不在意,脸色如镜,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威力,显然,摩罗三藏的出招对他毫无用处。

两人的斗法开始了,很显然,摩罗三藏已无功而返。

“国师,我劝你还是省省吧,就你那个道行,算了吧;各位,你们知道不知道,达摩大师可是如来佛祖的转世身,大家还不赶紧还不躬听如来祖师说法,都坐下吧!”梦镜说话了。

她用上了仙法中的传声之法,虽在摩罗身前说话,声音却似乎又在每个人的耳边一样,一下,人们都呆了,自觉地盘腿而坐。

看气氛宁静了,梦镜才莞尔一笑,如同牡丹绽放一般,神色却如同仙女般洁白,又说:“摩罗,你最好小心说话,你眼前的正是我家公子,你得恭恭敬敬的,再胡言乱语,小心本姑娘打你屁股!”

说完,又卟哧一笑,那样子,恰似牡丹初放的神韵,像一层层微蕊打开,芳香也一阵阵透过来。

人们都痴了,随即,又是一阵大笑,显然,人们都明白了她在耍国师,可是,谁给她的胆子呢?竟敢连摩罗国师都不放在眼里!

她像个神秘人,偏偏浑身蕴藏着魅力,让人感觉到望而生畏的压力,不得不臣服在她的面前。

“好了,达摩大师,你可以说法了,姬家小子,你也该醒过来了!”梦镜又说。

果然,姬光醒过来了,他揉了揉眼睛,好一会儿才看清了环境,却不敢说话了;达摩大师已开始说法,而肖雨、梦镜也静在一旁,三人之间,突然之间发出祥光,一层层的光圈笼罩在他们身旁。

姬光惊呆了,他没想到,人世间竟有如此幻相,且,如此美妙,那些光环,像五彩云霞,将他的心神完全圈住了。

“我佛法讲究坐禅,故曰禅宗!”达摩大师的声音传出来:“而心经,仍佛教经典之总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他一说,人们却一团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个个茫然,达摩大师一见,就明白了,开始解释说:“佛法讲究悟,运用大智慧,到达彼岸而觉悟;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弟子们,从宏观角度看,色和空没有区别;从微观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尽管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弟子们,凡有形象和无具体形象的事物,其本质都具有空性和可变的特点,不参在生长灭亡、肮脏洁净、增多减少;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和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不自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