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鞘中霜色 > 鞘中霜色最新目录

第三十二回 暗室密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应该是可喜可贺之事。听说梁公公的老对头汪公公已经贬往南京,相信过不了多久,御马监掌印太监之位,非公公莫属了。”

梁芳摇摇头,苦笑一声说道:“阿尔木特使见笑了。咱家如能全身而退就是万幸,至于掌印太监之位嘛,咱家岂敢作如是之想。”他这句话确是发自内心。

“梁公公过虑了,相信吉人自有天相。”阿尔木不咸不淡地敷衍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还是说说正事吧。不久前我达延汗偶得一块稀世璧玉,白如羊脂,晶莹剔透。据行家鉴定,此玉千年难遇,吉祥无比。达延汗虽然把玩无厌、爱不忍释,但听闻当今皇后已经怀上龙种,故欲将此玉作为今岁的贡品,敬献于皇上。为示隆重,敝国大汗已以济农阿巴海为特使,亲率三千人的使团来帝都进贡,此时已在来京途中,三日之内将抵达北京城外。不过,呈贡仪式须要进贡使团集体完成,因此必须在金銮殿之外另寻开阔之处。本使作为进贡使团的前哨,便要预先落实呈贡之所。日间看了京城的几个地方,以宣武门外的护卫校场最为合适,但要落实在此地,还需梁公公鼎力相助。”

梁芳知道阿尔木明里说得冠冕堂皇,暗里肯定别有用心,不然的话何须找自己帮助?但饶是他想破了脑壳,也不知他们要玩什么花样。要让鞑靼三千人马进入皇城驻扎护卫校场,谈何容易?正待要向阿尔木叫难的时候,久立在侧的梁德开口说话了:

“阿尔木特使有所不知,自太祖创建禁卫军以来,本朝禁卫体制繁复而且严格。不仅紫禁城内的宫门由上十二卫的侍卫亲军把守,而且皇城各门的门禁也由皇城侍卫亲军负责守护。按照本朝例制,外国使节来我京城,不管他在本国爵位多尊、官职多大,一律轻车简从,除准带几名仆从入城外,其余人马只能在城外驻扎,并且还需接受羽林军的节制,不得自由游动。至于皇家的校场,更是军事禁区,除本朝军队操练、比武、出征之用外,其他任何事由均不能占用。本朝官民尚且严禁进入,更遑论贵国的人马了。”

阿尔木耐着性子听梁德讲完,这才慢悠悠地说道:“本使往来贵国十余次,哪能不知贵国的例制?但凡事总有例外,本使届时自然会向天朝皇上和有关衙门提出令他们不能拒绝的理由。当然,这还得梁公公暗中协助,预先清理一些障碍。”

梁芳虽然拿不准阿尔木为何坚持要带三千人马入城,但他确信在京城中既有皇帝直辖亲军上十二卫,又有数万羽林军驻守,鞑靼区区三千人马也翻不起大浪。何况他软肋被制,又惧怕国师的积威,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要咱家如何相助,请阿尔木特使明讲。还是那句话:咱家如果能办,定当尽心竭力,全力以赴;如果力有不逮,就算凌迟了咱家,也是无计可施。”

这次阿尔木没有与他计较,似是“体贴”地说道:“要梁公公独立办好这件事,定然难以如愿。本使明日便去礼部,转述本国大汗的意思,从外交礼仪层面进行交涉。梁公公只要暗中再帮一把,相信此事不难落实。”

“礼部尚书徐溥、右侍郎刘健都与咱家有隙,咱家怕是说不上话……”

不等梁芳说完,阿尔木抢着说道:“梁公公不要急着推辞,且听本使道来。敝国进贡使团若要顺利驻扎护卫校场,须过两道关口:城门和校场。负责皇城门禁的是皇城侍卫亲军中的羽林前卫,镇抚使呼延达曾是御马监所属四卫营腾骧左卫的镇抚使,想必梁公公在此人跟前说话还能管用;护卫校场属兵部所辖,主管官员是兵部右侍郎尹直,此人能够官至正三品,与梁公公的好友李孜省大有关系。梁公公若是开口,尹侍郎只怕也要言听计从。只要这二人在朝会上打打边鼓,皇上那里不会有大的问题。”

梁芳暗叹阿尔木处心积虑,将本朝的情况打探的如此精细准确。事情既然如此,再说也无甚用处,说不得只好硬着头皮按照阿尔木的想法去办。当然,还得大大的破费才行。想到此,便向阿尔木点点头,应允道:

“即然如此,咱家明日便与阿尔木特使分头行事,但愿不辱使命。”

说完,端起面前的茶盅,暗示梁德送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