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春节过后,邓老大兄弟俩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食物短缺问题。他们盘点了一下现存的板栗,已经所剩无几,最多只能吃一个月,加上一些兽肉和地里的萝卜青菜,最多也只能支撑一个半月。
盘点了家当以后,邓老大就在思考怎样度过食物难关,如果老是依靠父亲从家里给他们送粮食,一来父亲年纪大了他不忍心,二来家里也没有多少粮食,说不定还不如他们现在的境况。现在又是初春时节,山上没有野果补充,地下也还没有长成可以吃的植物根块。地里虽然可以种包谷,但是要等到七八月间才能够收割,差不多有半年时间没有食物来源。山里唯一可以补充食物的就只有野兽,再就是赶紧在地里种上洋芋,到了四月间洋芋就可以吃了。
穷人的孩子懂事早,从小就没有娇气。邓老大在家里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十五六岁就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肩挑背磨样样粗活他都能干,他做事情肯动脑筋,从来就不莽莽撞撞的,这正是父母亲放心他在大山里生活的主要原因。面对目前的食物短缺问题,他通过一番思考以后对哑巴说:
“哑巴,家里的食物最多只够吃一个半月了,我们要提前想办法弄点食物才行啊!等到二月初一父亲来的时候,我随他回去背些洋芋种到山里来,先种上一块地的洋芋,你在山洞里看家怕不怕?”
哑巴摇摇头,接着做了一个打枪的动作,又去把梭镖拿在手上,邓老大懂得哑巴的意思是有枪有梭镖他什么都不怕。
邓老大又补充道:“光种洋芋还不行,洋芋要到四月间才可以吃,我们还有三月份整整一个月没有食物,必须靠打猎来补充才能够度过难关。”
哑巴点点头,表示他懂得大哥的意思了。
新年初始,大坪山的气温仍然很低。正月间,邓老大兄弟俩很少出门捕猎,多数时间都在风箫洞门前练习打猎的本领,尽管已经面临断炊,但是他们懂得‘磨刀不费砍柴功’的道理,他们认为只有练好本领才有希望捕到野兽,才有可能度过眼前的难关。他们主要练习两项内容:
一是甩石头打击远处的目标,这是乡村孩子经常玩的活动,也是他们最基本的攻击和防卫技能。兄弟俩把这项活动作为捕猎本领来练习,每天练习两三个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采用比赛的形式,比谁打得准、中得多。开始打击的目标是树杆,后来打击树枝,再后来就是打击南瓜大的一个点。起初,邓老大的命中率比较高,十有五次能打中目标,而哑巴只能打中两三次,但是哑巴很勤快,他每天都比老大多练习一个时辰,渐渐地哑巴就大有超过老大的趋势。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训练,兄弟俩的命中率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十有七八能够命中目标,而且力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认识到,用石头打野兽比用火枪更方便更快捷,而且没有成本。
二是练习击掍,击棍和梭镖的作用是相同的。兄弟俩每人准备了一根铁实的水红木棍,每天击打树杆一千下。目的是练习近距离打击野兽,打击的目标是野兽的头部、腰部和四肢。通过一个月的练习,他们的臂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鸭蛋般粗细的树枝只需一下就能够把它劈断,这个动作的力度少说也有百把斤,即便是野猪、老虎一类的猛兽也招架不住几下就会败倒在他们手下。
石头和梭镖是猎人的基本武器。在大山里生活,只要练好这两门武器,就可以横行深山老林,什么野兽都不用怕。
二月初一,邓老大起得早,他跟哑巴交代了一些看家的注意事项后,胡乱吃了一点东西就去接应父亲。当他走到小溪沟时父亲还没有到,略等了片刻之后,他就继续往前走,大概又走了五华里路,遇见了父亲。父亲背着背篼,走得大汗淋漓,他赶忙接下父亲的背篼。哟,好重!大概有五六十斤,揭开面上的乱草一看,背篼里装的是一些海椒,有点盐巴,下面全是洋芋种。
父子俩坐下来休息,喝水。邓天举对老大说:“你们的板栗肯定吃不到收割时间,先栽一块地的洋芋,再打点野兽来补充,就可以解决食物的事情了。砍出来的荒地可以慢慢地挖,只要在三月中旬挖得完就可以种包谷,三月十五我送包谷种过来和你们一起种。”邓老大没想到父亲和他想到一条路上来了。
邓天举交代完就急着往回走。邓老大看着父亲高大而有些前倾的驼背,看着父亲蹒跚的步履,心中忽然荡起一波酸楚:父亲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一年四季起早摸黑,脸朝黄土背朝天,终年劳碌在田间地头,没吃一顿好的饭菜,没穿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不够吃,父亲总是自己吃菜当顿,把好的让给孩子们吃。自从他们兄弟俩进山以后,父亲往返大坪山给他们送粮送盐的已经十多次了,每次都是天没亮就出发,天黑了才回到家。途中,顶风雨冒寒暑,饥渴劳顿不难想象,可是他从来没有埋怨过儿子,从来没有生过气。他心里只有儿子、家庭,却没有自己,他唯一能够享受的就只有那一锅土烟。
邓老大目送父亲直到看不到他的背影才背着那一篼洋芋种快步赶回风箫洞。第二天,兄弟俩就把洋芋种到地里去了。
整个二月间,都是雨雾蒙蒙,晴天不多。邓老大兄弟俩按照父亲的安排,挖出了五六亩荒地,堆积了大量地肥,为播种包谷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大坪山的春天是美丽的。和煦的阳光漫不经意地洒落在山上,春风是温和的,像柔柔的小手轻抚着墨绿的树林;返青后的嫩草渲染了满山的绿,连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春天特有的、清清的、甜丝丝的花香。春天真的来了!把生机和希望一并带进了大坪山,播种在锅圈岩,播种在邓老大兄弟俩的心里。
邓天举按时来到风箫洞,带来了包谷种和一些夏季菜种,他帮助邓老大兄弟俩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种完了五六亩地的包谷和四季豆之类的夏季蔬菜。在大山深处,在原始森林里,播种是破天荒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活动。邓天举看到土壤里厚厚的腐殖质,那是千百万年以来大山里自然形成的上好的天然有机肥,凭他一个庄稼能手的经验,他可以断定:今年必然是一季大丰收。
种完包谷,兄弟俩空闲时间多了,他们除了用少量的时间对包谷地进行必要的管理以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捕猎上。春夏之交,山里的食物贫乏,野兽们觅食困难,野猪、草鹿、山羊、野兔、荤子一类的草食动物经常是饥肠辘辘,频繁地出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