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吼了一阵,然后站在门口用手指向对面的笋子山,再做了一个爬山的动作。开始老大没有弄懂哑巴的意思,哑巴又重复地做了一次,老大想了好一会儿才弄懂了。哑巴的意思是:再爬上笋子山认真地观察一下方向再走。老大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哎!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他自己埋怨自己,要是就这样去了,说不定还是找不到捷路。他笑了,他从心里佩服哑巴的聪明和心细,哑巴也笑了。
邓老大兄弟俩很快来到笋子山,快速地爬上山尖,仔细地观察磨槽沟方向的那几沟几岔。邓老大对哑巴说:“哑巴,我们仔细看看虎浴潭旁边的那三座山峰在什么地方,只要找到了虎浴潭就好确定我们要走的大致方向了。”他们仔细地搜寻了半天,才基本上确定了虎浴潭就在大坪山右前方的那三座大山相连的半山腰,距离大坪山最多不过二十四五里路,可是他们原先走到虎浴潭大概用了半天时间,这里肯定也走了不少弯路。再从虎浴潭看过去,走磨槽沟方向应该从左边下去,当时他们是从右边下去的,这里走的弯路更多。老大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给哑巴讲解,他们终于找到了去磨槽沟走捷径的大致方向。
去年,兄弟俩爬上笋子山只是看好耍,看看远处的山,欣赏那一幅崇山峻岭天设地造的山水画,想象大江大河轮船码头的情形,想象CQF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市井。今天不同了,今天是为了找到去磨槽沟的捷径,以便今后走出大坪山去磨槽沟做生意。邓老大想把大坪山的山货拿到磨槽沟去换回他们更需要的盐巴、棉布和棉絮,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还要买点火药、铁砂子,再买一支火枪,那毕竟是猎人必备的武器,必须每人都有一支才行,当然,如果有短铳更好,便于携带。他们不敢去三色河街上的市场上交易,只能去磨槽沟,所以,这一次邓老大兄弟俩在笋子山上观察得格外认真格外仔细,并用心记住了磨槽沟方向的山峰特征,以便今后辨别方向。
八月二十八日,秋高气爽,气候特别宜人。邓老大兄弟俩起了一个大早,他们吃过早饭,月亮才从东方出来不久。等到天刚麻麻亮他们就动身向磨槽沟出发了,按照他们的思路很快就到了虎浴潭,比原先少用了两三个时辰。他们暗自高兴,认为在笋子山看到的方向是对的,没有枉自耽搁了那么大半天时间,现在就按照那个方向继续走。果然,他们翻过虎浴潭左边那座名叫“牛青山”的大山,走过一道叫“大溪沟”的深塆,就进入一片名为“枪杆林”的原始森林,走出枪杆林就一直下坡,走了二十多里的缓坡山路就到了小槽沟,沿着小槽沟那条河出去,再走十多里路就到了沿河坝,然后乘免费的小木船渡河过去是一个场镇。
场镇东面闪开一个大出口,其余三面都与大山相连,整个地形活像一个特大磨槽。场镇坐落在三座大山斜伸出来的缓坡相交处形成的坝子中间,这个场镇就是磨槽沟。磨槽沟街道比较集中,呈“三横一纵”的格局,三排长长的街房都与河流走向互相平行,一条与河流垂直的通道把三排街房平均分成了六个部分,使场镇中心地带形成了两处十字街。街道直径不足两华里,街房多是土墙瓦房,少有全木结构的房子。坝子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别有一条杏汇入磨槽沟街道背后的河流,河流从东面直流出去,水面宽约一百五十米,水势平稳可以行船。坝子周边的缓坡地带散居着很多农家户。
磨槽沟是川黔边民的贸易集散地,市愁跃,贸易形式多样,有以物易物,也有现金交易。每逢三、六、九赶场,大街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周边十里八乡的农民都把自己的土特产拿到磨槽沟交易,换回自己需要的物资。
四川的集市天亮就开场,中午过一点就散场了。尽管邓老大兄弟俩来到磨槽沟还有小半天时间才天黑,可是已经早就散场了,他们没有看到集市上热闹的情形,只看到街面上各式各样的店铺,一些老人揺着蒲扇坐在店门口乘凉和孝打闹嬉戏的场面,有的店铺已经打烊了,只有一些小食店还开着门等待闲客的到来。天快黑了,兄弟俩没有钱住店,他们只好乘小木船回到河对面的沿河坝,打算就在刚收割的稻田里那些谷草堆下面过夜,他们认为谷草堆里是安全的,而且柔软舒适,既可以遮风又可以避雨。他们坐在谷草堆里吃了一点东西,一天的劳累使他们没有兴致去欣赏磨槽沟的夜景,只是懒懒地斜靠在谷草上面,随意地看着农家窗户里暗黄的灯光,无心地听着河里轻轻的流水声,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兄弟俩睡得很沉,半夜里,周边农家的鸡叫,对面街上的犬吠,全然没有惊醒过他们,一觉睡到自然醒来已是大天白亮。
太阳出来了,兄弟俩吃了点东西准备回家。他们正在整理睡觉时被弄倒的谷草,想把它回复原来的样子再走,免得人家看见这乱糟糟的遭人痛骂。这时候,一老一少两人正向他们走来,老人大概六十来岁,走路慢腾腾的似乎膝关节不太灵便,小的不过十来岁,看样子是爷孙俩。
看见邓老大他们,老人开口就凶巴巴地质问:“你们两个在这里做哪样?我的谷草昨天被人偷了,你们是不是今天又来偷?”
邓老大慌忙躬着腰陪着笑脸解释:“老人家不要误会,我们不是偷谷草的,我们是贵州的,偷谷草没用。”
“你们是贵州的?跑到这里来做哪样?”老人好像听出了老大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外边的人是不会偷谷草的,脸色缓和下来问。
“老人家,我们是来看看磨槽沟的市场以后好来做点小买卖,我们原先没有来过找不到路,这回是来熟悉路道的。昨天黑了没钱住店,就只好在您的谷草堆里睡了一夜,今天想把谷草整理好再走,真是对不起您了,还请您老人家原谅!”邓老大用一种十分恭敬的口气回答老人。
“哦!原来是这样的。没关系,谷草弄倒了拴好就行了,反正我现在就要背回去盖猪圈。”老人十分和气地说。说完又喊孝:
“孙蛮儿,把背篼拿过来装谷草我背,你拉两个。今天早晨要背完谷草才能够吃早饭哦。”
邓老大看着老人装草的样子很吃力,就对老人说:
“老人家,你的家在哪里?我给你背,我们兄弟俩一次就给你全部背回去了。”随着又叫哑巴:
“哑巴,过来我们装草!”
“他是哑巴?”老人问道。
“是啊!他是我的弟弟。”邓老大答道。
这两堆谷草哪里经得起这一对大力神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