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笑。
军师打量了一番邓老大兄弟俩说:“两个都是打鬼子的好手,只可惜只能去一个”。接着又说:“我看你们都没有大名,舅舅给你们取一个吧。你们兄弟俩都与大山有缘,邓老大就叫‘邓峥’,邓老二就叫‘邓嵘’吧C不好?”兄弟俩点点头。军师转向大掌柜说:
“大哥,既然已经确定邓嵘给我们做警卫,那就叫他一起去检查练兵的情况吧,顺便跟兄弟们做个介绍,你看行不行?”
“当然行喽!军师的想法最好。走!邓峥都一起走!邓嵘拿上这个,你以后就用我这把手枪了,把短铳还给你大哥。”大掌柜一边说一边解下自己的一支手枪和弹盒递给邓嵘,又教他装填子弹、开保险和射击的要领,说手枪和你那支短铳差不多一样的用法,只是手枪可以连续射击,威力和后坐力都比火枪大,打两枪就熟练了。
大掌柜和军师带着邓嵘出去检查练兵情况,他给兄弟们介绍说:“你们熟悉的哑巴现在叫邓嵘,已经不是哑巴了,他是军师的亲外侄,是他哥哥邓峥送过来当兵上前线打日本鬼子的,我和军师确定他为警卫,今后他就和我们一道检查练兵。”
晚饭时,大掌柜把背手枪的毛干和毛羽飞两个小头目喊来一起喝酒,他对两个小头目说:
“今后邓嵘就是我和军师的警卫,负责议事厅的一切事务和传达我和军师的号令,他和你们一样都是背手枪的,你两个要好好地听哈!”
两个小头目点头哈腰,口口称是。
第二天吃过早饭,邓峥要走了,大掌柜对军师说:“军师,你叫账房取五十个银元给邓峥。”账房把银元送到,邓峥却再三推辞不受,大掌柜板着脸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邓峥必须收下!再说,医好你弟弟的病,那是你舅舅的功劳,难道亲舅舅还要收外侄的钱不成?”几句话说得大家都默然无语,邓峥只好收了银元谢过大掌柜和舅舅,回家了。
邓嵘在议事厅事情不多,就常常出去观看兄弟们练兵。他走到练习甩手榴弹的那帮兄弟面前,那些他熟悉的兄弟硬要和他比试看谁甩得远,他拗不过,捡起一颗仿真手榴弹,右脚先向后拉退一大步再侧身向前猛跨一大步甩出去,那颗“手榴弹”嗖地一阵风飞到前边两三百米远的山沟里去了,几个兄弟看得目瞪口呆,哪里还敢和他比试!急忙向他讨教,问他是怎样炼成的,他说是每天都练,不知是什么时候练成的。他走过去看那些兄弟练习格斗和拼刺刀,看到一个兄弟舞起大刀特别利索,明晃晃的一口刀把人罩在里面,几个兄弟向舞刀人扔石头过去都被大刀打飞老远。他从心里佩服舞刀的兄弟,想拜他为师学几招,于是就天天去看,后来就真的和那兄弟结为师徒。他向那位兄弟学习舞刀,那位兄弟向他学习射击,苦练了半个月,两人相得益彰进步不小。
腊月二十八日早上,大掌柜把羊古垴的全部兄弟集合起来开会,宣布放假半月让兄弟们回家过年与家人告别,正月十六午时在磨槽沟集中,整队出发。
邓嵘回到风箫洞,母亲早已准备了好菜好饭专等他回来吃,他刚刚到家,一家人就围拢来问长问短,亲热无比犹如久别重逢一般。
腊月二十九日这一天,邓天举兴致勃勃地准备自己做鞭炮,他要把年三十这一天过得热热闹闹的,不能像过去那样清风哑静地过年。因为这一天有两层特殊意义,一是他的五十岁生日,二是邓老二在过完春节后就要离家当兵了。他准备为这两个极有意义的事庆祝一番,尽管他对邓老二当兵的事至今还不是十分乐意,但是他不能让儿子郁闷,他要让儿子高高兴兴地离家到部队上前线杀鬼子。起床之后他就喊:
“老大,你去砍几根细竹子回来,要皮薄的节短的,不要老竹子。我教你和老二做鞭炮。”
“好!马上就去。父亲,我们已经有大名了,是舅舅给我们取的,我叫邓峥,老二叫邓嵘。舅舅说我们兄弟俩都和大山有缘,就给我们取了这个名字。还说,都已经长成两个大块头了不能再喊小名,父母亲今后就喊我们的大名吧。”
“好好好,两个名字都取得好!顺口,好喊。今后就喊你们的大名了。”
邓天举和邓峥、邓嵘花了大半天时间,用了三斤火药做了几百个大鞭炮。为了让鞭炮燃放时显得更热闹,他们根据大山里的回音速度和间隔时间,设计了一种慢速引信,延长鞭炮炸响的间隔时间,使鞭炮的响声与大山之间的回音相衔接,形成万炮齐鸣的轰动效应。
风箫洞的这个年过得太热闹了,鞭炮声声延续不断,一个多时辰才放完三百个鞭炮。鞭炮的轰鸣声在几座大山之间回响,就像几十个家庭同时放鞭炮一样,把锅圈岩周围的群山轰动了。一家人欢声笑语乐不可支,这是邓天举自记事以来最为热闹的日子,也是风箫洞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场面。
春节期间,邓峥开始在袁大爷家拜年,又由袁大爷引导去了幺妹的叔叔、姑姑、舅舅、姐姐家拜了年,亲戚们对邓峥的评价也不错。邓峥拜完年回家时,袁大爷就把幺妹的庚帖开给了邓峥,这门亲事就算铁板钉钉了。
邓峥回家以后,快到邓嵘弟弟参军的日期了,他和弟弟一起痛痛快快地在山林里玩了几天,偶尔也打几只野兔松鼠回去。他跟弟弟说了好多贴心话,又反复给弟弟交代:当兵跟打老虎一样危险,但是只要肯动脑筋,谋事在前行事在后,就可以化险为夷,平安无事。打鬼子不比打老虎,听说日本鬼子诡诈得很,特别要处处提防,万万不可麻痹大意。要练好本领,不要荒废,本领就是命根子!
正月十六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期,磨槽沟街上人来人往,拥挤不堪。要是在平时,中午过后人们就早已散尽,可是今天就是不同,场中间扯起两幅大红标语,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下午时分,赶场的人们都还没有离去的意思。
那两幅大红标语,其中一幅上书“热烈欢迎,参军参战”,另一幅上书“打倒日寇,保家卫国”。红标下面一张方桌,旁边坐着药铺老板张福生和另外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年人,羊古垴的红火麻和磨槽沟的街长坐在对面。羊古垴的军师张福康站在旁边另一张方桌上演讲。军师擅长演讲,他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语言通俗生动感人。他讲日本无端侵略中国的强盗行径,讲全国军民抗日的大好形势,讲保家卫国的意义和紧迫感。当讲到“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时,他怒目圆睁,青筋暴涨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