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箫洞的传说 > 风箫洞的传说最新目录

第二十九章 丹霞墓室(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知》,要求属地神灵具体落实。杨家沟的土地菩萨最先接到《通知》,可是他很快就把《通知》退回去了,他的理由是:邓天举一家五口人只有五分地,无论如何都富不起来,他的土地上又没有银子可捡,邓天举一家在杨家沟永远都不能实现转运,他完不成任务。司禄官员又找户籍官员研究,想给你们迁移住地,户籍官员查到了邓老大和邓老二已经进山躲兵,司禄官员就将《通知》转发到我这里,要求我无论如何要落实你们的转运,并把是否实现你们的转运作为对我的任职考核的主要依据。我接到《通知》后,迅速安排了你家老大和老二打猎、采药,等几项快速致富的项目,又巧遇张家兄弟和你家老大老二接上关系,助你们一臂之力,方才逐步成就了你们的转运。否则,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够轮到你们转运呢!”

“哦!原来是这样的,那就多谢尊神啦!那么,请问尊神:我那聋子老三是什么结果呢?”

“这个嘛,你就不必担心了。我已经用通心术教会了他识字和算术,使他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应急文化知识,他已经可以用文字和别人对话了,将来会有好结果的。你就放心走吧!”

老者说完,随着一阵轻盈而有节奏的箫声,飘飘然消失在云霄当中。原来,邓天举两次梦中的老者和果牧梦中的女子都是山神变化的。

这时候,已是天光大亮。张银联从梦中醒来,轻轻推了一下老邓,没有动静。她又喊,也没有答应。她摸了摸他的脚心,余温尚存。她知道老邓要走了,她吃力地想坐起来,但是没有力气。这时,果牧推门进来,就连忙去抱住父亲,父亲还有一口余气,看到儿子抱住他,他笑了,眼窝里两滴晶莹的泪珠没有流下来,脸上挂着一丝轻松的笑容落下最后一口气。老邓走了,走得很安详,没有丝毫的痛苦。果牧抹了两把泪水,连忙给父亲穿好衣服,把父亲抱在怀里就朝墓室走去,他从木梯上吃力地爬上墓室,把父亲轻轻地安放在右边的棺木里,整理了一番手足和衣服才眼泪汪汪地盖上棺木。果牧来到地上,面对墓室长跪不起,低头号哭成了泪人。他慢慢清醒过来想起母亲,又赶忙回去,母子相拥嚎啕。二十天以后,母亲也走了,同样偎依在果牧的怀里,面带微笑安祥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她最疼爱的聋哑儿。母亲过世以后,果牧更是异常痛苦,他每天在墓室下面哭得天昏地暗。聋哑人的悲伤比常人痛苦,只有簌簌眼泪,没有啕啕哭声,泪水一半流进心里,怄气郁结,十分难受。果牧仰天长望,父亲走了!母亲也走了!留下了聋哑儿子,面对深山空悲切,孤身一人谁问津?想过去,父母恩情,处处呵护,聋哑儿享尽宠爱;看现在,形单影只,哥兄不在,幺兄弟饱受悲情。直至七七之后,果牧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果牧尽全了孝养父母的义务,成为当地一世大孝,在川黔一带广为流传,深得世人敬仰。一般人对待父母的晚年生活,最多只能停留在“孝敬”这个层面上,而且真正能够做到孝敬父母的子女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果牧对待父母的孝道,却在“孝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个层次,从“孝敬”上升到了“孝养”的境界,把晚年的父母当成孩子一样来呵护。这样的孝道,从古到今究竟有多少个先例?也许谁都说不清楚。

由于失去父母的痛苦煎熬,果牧瘦了。父亲去世的时候,他就想去磨槽沟告诉大哥他们,只是母亲没人照管,他不敢走开。现在母亲也去世了,他要去磨槽沟把消息告诉大哥和二哥,但是脚下没有力气,行走缓慢,只好休息几天,恢复了元气才去磨槽沟告诉大哥他们父母去世的消息。

等到邓峥邓嵘带着妻儿来到风箫洞祭奠父母的时候,邓天举已经离开人世两个多月了。一家十口,齐刷刷跪倒在墓室下面,哭声一片,邓峥邓嵘捶胸顿足,恸绝于地。

邓峥他们在帮助果牧收拾风箫洞里的东西时,看到果牧贴在石壁上的一张纸,上面简略地记录了他两年来每天要伺候父母的事项。邓峥含泪读完,然后把那张字轻轻地起下来装进口袋里,拉过邓嵘和两个媳妇,兄弟妯娌四人朝果牧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了他们对果牧弟弟的敬意和他们没有能够孝养父母的愧疚,然后对孩子们说:

“不容易啊!两年如一日,三叔就是你们的榜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