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朕要如何坐这江山……”
礼部尚书叶知秋忽然叩首大声道:“臣等天资愚钝,虽不及太师之才,但对圣上忠心可鉴,愿粉身碎骨保我国泰民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臣见状,也纷纷伏地叩首,大呼:“臣等亦如此愿!”树倒猢狲散,其中不乏慕云氏门阀下的大臣,眼见慕云氏受此重创,开始寻思后路。
温帝听了脸上欣慰,心里更欣慰,要的便是你们这句话!
一边吩咐左右道:“且扶朕起来,今日就退朝了罢,朕要去太师府亲自吊唁,好生安抚黎老太君!也不枉朕与右太师君臣一场的情分。”才说完,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顺着冕旒边的流苏,再滴到乌黑的大理石地上,消失不见了。
众臣见温帝无大碍,纷纷离了御座,各叹温帝心性仁厚,重情重意。
帝王的眼泪向来就是门必修课,虽然会哭的不一定是好皇帝,但不会哭的一定不是。
含元殿正沉浸在一片悲悲戚戚的气氛中,忽然通传太监尖锐地扯了一嗓子:“殿外太师府黎老太君求见。”话音未落,只听清脆的“咣当”一声,一根仙鹤盘云银头杖已砸在含元殿的大理石地上。
众臣不禁左右相觑,含元殿乃是议政之地,黎太君身份再尊贵,也不过是官宦女眷,怎可入得朝堂?
且看圣上如何应对!
咦,圣上人呢?
众臣再一看,温帝早已下了御座,迎上那黎太君,口中呼道:“黎太君啊!快看座!”温帝亲手扶着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坐下,这才回了龙椅坐定,含泪道:“家有不幸,国亦哀难。朕本欲亲去太师府吊唁,何故太君反倒过来了?”
黎太君用眼光扫了一圈众人,才缓缓道:“我慕云家自受高祖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追随沙场。子孙后人,承先人余绪,兢兢业业,不敢的。”
众人不知她有何下文,继续屏息聆听。
“然举丧事小,国体为大,虽有哀思,不可误国。我儿慕云佑临终前遗有密本要奏,奈何其兄弟二人自小便身心相系,一人染疾,另一人也多抱恙。如今佑儿已去,佐儿过度悲伤,亦染病不能起身,唯有我这副老骨头,替儿子把密本递上来了。”
密本?算无遗策的慕云氏有密本?!
真想知道是什么!
可人家都说了是密本,能当你面儿奏么?于是大臣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温帝把手一挥,老老实实地退出含元殿去了。
偌大的含元殿,立时变得落针可闻。
“朕已屏退左右,黎太君可以奏上密本了。”
“没有密本。”
温帝愕然。
“太君,朕知你悲痛之极,朕亦感同身受,可……可你不能把朝臣们赶出大殿后,来与朕如此……如此戏言。”温帝一时哭笑不得。
黎太君闻言,厉声道:“老身不把他们赶出去,难道当着他们的面来和圣上说说佑儿是被谁害死的吗?”
此言一出,殿上死一般的寂静。温帝僵坐在龙椅上,头皮一阵发麻。心下暗忖,她何出此言,可是知道了什么才这样有底气的?她会知道多少?可她又是怎么知道的?心中千万个念头闪过,却哪一个都猜不中,惟有强作镇静说道:
“右太师......不是久病不愈才英年早逝的吗?那……黎太君说说,右太师……是被谁害死的?”
黎太君看了温帝一眼,别过头去,反问道:“听说,朱玉潇那个妖妇在回碧海的路上不见了?”
温帝眼见瞒不过,便道:“是,朕也是刚得知,使团路上遇到了伊穆兰的刺客,太子险遭毒手,银泉公主被劫,生死不明。”
“被劫?怕是金蝉脱壳,遁地而逃了吧。”黎太君冷哼一声。
温帝默不作语。
这种时候,说得越少的人,越不落下风。
黎太君并不理会,继续道:“二十四年前自那妖妇嫁到我慕云家,我便觉得她心有不轨,成日心神不定的样子,必有所图。所以我日夜小心,加以防范。自前几年佑儿身体开始不济时,我疑心她在膳食中暗做手脚,便与他们同席同食,可那妖妇每每都也与佑儿吃的一样的东西,并无分别。眼见佑儿精神渐减,我看着似是中了毒症,却毫无头绪。我这做母亲的,实是夜不能眠。”一时老泪纵横,手扶着的银头杖一阵乱颤。
温帝心想,如此说来,你只是疑心,还毫无头绪,当下心定。
黎太君硬生生咽了泪水,咬牙道:“但我知道,佑儿早亡,定是那妖妇作怪。我寻思她若在府中,量她不敢怎样,佑儿若死,我必要扒了她的皮。那日听说她要随太子回碧海,我便觉得事情要不好,想要捆了她,奈何佑儿苦苦相劝,我心一软,竟放了手,以致铸成如此大恨!”
温帝心想,原来你就是来和我吐吐苦水,那也无妨,便和颜悦色地宽慰道:“太君,人死不能复生,我等还需节哀。太君有什么要求,给太师的封号或是下葬的规制,一切都可提,朕无不应允。”
太君死死盯着温帝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老身就想跟圣上讨一物事。”
“何物?”
“老身想要一张丹书铁券,我慕云一族日后若有变故,可保不死。”
温帝呆住了,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这黎太君一定是知道了些什么,嘴里骂着朱玉潇却来和我要丹书铁券。世间连傻子都知道丹书铁券是用来提防谁的,你儿子一死你就跟我来要保命符,莫非你知道这事儿也有我的份儿?
温帝依然颜色不改,问道:“老太君要此物何用?慕云氏权门高贵,自开国以来历代先帝皆恩礼有加,能有何变故?”
“老身也老了,人老了就会胡思乱想,心有不安,讨张丹书铁券,我母子俩只要不出苍梧国,圣上便可保我们平安一世。”黎太君忽然一冷笑:“不过说到底也不过是讨个安心,并无它意。看在圣上的母亲庄顺璟太后和老身是亲姊妹的份上,还请圣上应准了吧。”
言下之意你给我铁券,我就老老实实在你眼皮子底下呆着,咱们一如既往相安无事。
温帝心想,看来这丹书铁券你是势在必得,连朕的生母都搬出来了。略一沉吟,道:“好,如能使太君心有所安,朕便赐这书券,明日着人送至太师府。”
黎太君站起身来略作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