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公公放着大房的九少爷、二房的十二少爷都不要,若不是天哥身上同时有范家和沐家的血脉在,又何至于非要把一个已经能认得父母的孩子塞到二房来"子不记事的年纪,过继到二房来才是最合适的,而天哥他...
范姑母看着天哥,微微叹了口气,若说怨恨,她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恨,因为过继了天哥,连自己娘家弟弟,这次出嫁多年后归宁的第一次见面,态度都有些不冷不热起来,自己的三个女儿,可都还没有说亲!正是需要亲外祖母亲舅舅帮扶的时候候,一个半路兄弟的亲戚,你还能有什么指望?!
范姑母于是放下茶盏,她道:“正要给众位告个罪,今日侄儿侄女过来,后边设了个小戏台子,没个人陪着实在不像话,三娘子虽然年纪小,但和表哥们也算玩得来!所以竟不能前面来了。”
范姑母这话虽然说得是轻轻柔柔,但四个婆子都感觉面上有点讪讪,于情于理,谁家有客人上门,主人家没人作陪的?即使是往来交好的世家遣人来请安,当家太太和小姐们出来接见,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可自家夫人非要捡在林家上门做客的同一天派人过来,还非要和六少爷请安,六少爷来了前厅,反倒把林家的少爷们晾在后面,让一个闺中女儿作陪。
这哪里是待客的礼数?这让林家如何看?范府做为主人家不好推却,说这话算是轻的了!
沐家婆子赶快站了起来,她们常年在各府上行走,因着沐家的名号在,夫人小姐们都给几分薄面,自然也懂得见好就收。
顶头的一个陪笑道:“原是这般,奴婢们也该告辞了,倒羡慕府上这般热闹,到底是富贵之乡,我们那边,就是缺好的戏班子,所以我们夫人听得少,连带着我们大少爷二少爷都是沉静的性子。”
其实以沐家云南王的尊荣,哪里会缺好的戏班子,即使沐府没有,下面自然有识趣的人排队等着送去,都只有怕沐府看不上的份!
范姑母也明知她是客套,也不得不叹一声到底是常年在外面各家行走的,就是那么会说话,就算捧范府,也不忘点出自家少爷的好脾性,沐夫人嫡出的两个儿子,长子沐润泽今年刚满十五岁,次子沐静麒也是十二岁了,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哪有不皮的?
天哥年纪小,有的时候玩闹起来,也是吵得脑仁都疼,不过,既然年纪合适,家世相当,脾性又沉静...
范夫人沉吟了片刻,道:“不过是孝子们看的戏罢了,既然得你说一句好,也算是他们戏班子的造化了,记得你们大少爷,是进书院进学了?”嘴边到底露了点口风。
另一个妈妈笑道:“可不是,如今在望京书院读书了,夫人以后回了上京,方便时自会上门请安,就是听说书院功课抓得紧,这不,今年就老夫人寿辰回来了一次,不过两三天又急急忙忙的赶回去了,还好我们夫人老爷寿辰都在年底,不然来来回回的,只怕又要瘦几分呢!”说完蹙了下眉头,一副真心疼的模样。
又愿意读书又重孝道,沐府妈妈不经意间的又给自家少爷加了分。
范姑母微微一笑,当父母的再怎样,也是看自己孩子好,再说,即使结两姓之好,也没有女方上赶着的,女儿家本就要矜贵,加上即使他千好万好,偏偏是姓沐,刚才那点心动早已抛到了脑后。
就转了口风:“既在上京,就有见面的那一日,那也就不虚留你们了,代我向你们夫人问好,那你们二少爷是跟着你们夫人的?正好,我这边新到了些小玩意,就带回去玩吧。”
旁边立即有几个丫鬟捧出几个托盘来,**礼品,都是用红底金色云纹的布包好的,显见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沐家的婆子们跪下磕头,口里道:“夫人破费了!奴婢等代夫人、二少爷谢过夫人”
范姑母微微点头,看来沐府虽然久居云南,但对上京江南一带的风俗人情,也是烂熟于心啊。
等到沐家的几位婆子都走得看不见人影了,范姑母才垮了脸,用手抚了抚隐隐作痛的额头,大娘子二娘子和天哥都站了起来,一句话都不说。
范姑母闭了眼道:“天哥跟我继续去后面看戏,二娘你去看看,你妹妹又吵吵闹闹的,做什么,当着外人的面很好看吗?知道的,说我们叫了个戏班来唱戏,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范府自己都扮上了!”面上已经是掩不住的疲倦之色。
二娘子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婆子进来回话:“老爷听闻林家少爷们都在,提前回来了,就快到前厅了。”
范姑母的脸上立刻就精神了几分:“玉桥,赶快去预备着,老爷每日要喝的防暑汤,这会子回来,肯定热到了。”
玉桥忙带着婆子赶去前厅。
范姑母就携了天哥的手往外走:“我的儿,你父亲回来了,你可高兴不高兴?”
天哥仰起头,脸上露出毫无防备的笑容:“自然是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