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边,逛了这么久,才三分之一。
可大臣们却在兴头上,王家屏就道:“陛下,要不我们顺道去士学院看看。”
其余大臣都是期待地看着万历,因为他们瞧了半天,也没有瞧见自己所擅长的,都没有怎么发言,光听他们吹牛皮去了,士学院总应该是他们擅长的吧。
万历瞧了眼大臣们,见他们兴致盎然,另外,他此行也是想从开封府选一些年轻人的人才补充参政院,因为许多参政知事都要被调往各地任职,于是点点头道:“也好!”
李贽、顾宪成闻言,却是相视一眼。
“怎么?”
万历问道:“不方便吗?”
李贽讪讪道:“陛下,我们北院的士学院已经没有学生,只能去南院那边看。”
万历惊讶道:“为何?”
王家屏他们也是面面相觑,一诺学府的士学院是很有名气的,之前士学院闹得非常大,还一举打败南京学府,山东学府。
郭淡解释道:“陛下,情况是这样的,我们一诺学府认为,士学院是培养做官的人才,而为官的目的,是辅助圣君,治理天下,那么为官者必然是要学习治理的手段,如经济,如农业,如法学,如工学,等等。
之前我们一诺学府的学科尚未完善,但是如今各个学科已经完善,这北院士学院的学生就分在各个专业里面。”
王家屏道:“可是为官不仅仅是要学这些。”
郭淡道:“大人说得是,这就是为什么南院还保留着士学院的课程,那里有关于我大明制度的讲解,如何书写政令,以及官场的一些基本礼仪。”
王家屏摇摇头,道:“可也不止这些,倘若一个人心术不正,纵使有通天本事,那也只会用在不好的方面。”
郭淡笑道:“大人言之有理,我们一诺学府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但我们来我们一诺学府的学生,大多数都已经成年,若是心术不正,只怕教也教不正。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如那些贪官污吏,哪个又不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许多人根本就做不到知行合一。如今能够进入我们士学院的学生,其实已经拥有‘知’,我们是更加注重于他们的‘行’,而不是听他们嘴上说,简单来说,就是看他们平日在学院里面的表现,一些行为不检点的学生,是不会获得老师们的推荐,关于他们的毕业证书上,也会有院长的评语。”
李贽忙道:“郭院长说得是,其实人皆有私欲,这无可厚非,但为官者需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那么就需要懂得其中利弊,一时私欲可能会葬送自己的一生,而我们一诺学府正是秉持这种理念,要让学生们明白,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时贪念,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如此便可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
顾宪成是破天荒地点点头,支持了李贽一把。
他崇尚实学,更注重于行,他反心学,就是因为当下心学有些偏向玄学,喜欢空谈,故而他也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科目,至于四书五经,南院其实也不怎么教,除非是学生主动提问。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也不用教,天天看报刊,都能够融会贯通。
万历不由感慨道:“关于你说得这些,朕是深有体会,在朝为官,若只是光说不练,严于律人,而不律己,就还不如不说。”
这一番话,显然是对文武大臣说的,也是他最为痛恨的一点。
但是他马上话锋一转,又向李贽和顾宪成道:“你们亦是如此,朕此行也打算为朝廷选拔一些人才,这样吧,就由你们举荐一些学生,然后由朕的内阁大臣负责考核,但愿如你们所言。”
李贽、顾宪成不禁大喜。
“陛下隆恩浩荡,草民绝不会令失望的。”
立刻便有大臣站出来,道:“陛下,开封府这么多私学院,若是只从一诺学府选拔人才,这会不会有些不公平啊!”
万历笑道:“朕也没有说只从一诺学府选拔人才,各学院都可举荐人才,具体事宜,由内阁和司礼监商量着办。”
“微臣遵命。”
“朕有些累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立刻便有人带万历前去住所。
#送888现金红包# ,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这里自然没有旧潞王府那么的奢华,非常朴素,是一个个小院组成的,但是却别有一番风景,尤其是在这秋天,林间小道上那厚厚落叶,被清爽的威风吹起,不禁令人很想诵诗一首,以抒情怀。
不过许多大臣都没有心情吟诗作对,开封府给予他们的冲击远远胜过卫辉府。
待万历离开之后,张鹤鸣、陈有年、王家屏、李三才立刻就将顾宪成和高攀龙给团团围住。
“恩师,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开封府有您坐镇,儒家思想也...也变得不再受人重视。”张鹤鸣匪夷所思地问道。
这一路上,都在讨论算术、科学,就没有见到人谈论儒家思想。
在之前,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虽然之前经历过一场罢黜独尊的风波,但从京城看来,儒家思想依旧非常强势,千年传下来的思想,是不可能一夕之间就毁于一旦,因为儒家思想已经融于整个华夏民族,这没法舍弃啊!
他们认为开封府情况肯定要比京城好。
如今看来却是更加糟糕!
顾宪成长叹一声,道:“皆因一句话啊!”
“什么话?”王家屏问道。
“就是郭淡常说的,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顾宪成道:“关于这一点,我与攀龙他们也做过一些调查,对于大多数年轻学子而言,在儒家思想中竞争,基本上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是在算术、机械方面,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因为这些学科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且不是人云亦云,一些有天赋的年轻学子是能够很快出人头地,即便一时当不了官,他们也能够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能够学以致用,是每个读书人的追求。”
张鹤鸣他们听得不禁是眉头紧锁。
高攀龙道:“也许在好几年前,郭淡就已经在为此谋划。”
“好几年前?”
张鹤鸣不禁是大惊失色,道:“此话怎讲?”
高攀龙叹道:“最初郭淡来开封府时,就曾发表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