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傻子的燃情岁月 > 傻子的燃情岁月最新目录

第416章 工人的智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张主任找来的这些老工人,都是过去在矿机各个岗位上,摸爬滚打了三四十年的老人。

有些老工人已经退休了,听厂里遇到了困难,张主任来找他们,二话不,立刻就来了。

张主任了解他们,这都是各个岗位上的好手,不仅个人技术过硬,而且都是本行业的佼佼者,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姚远给他们讲解资料,也被他们的技术水平给震惊了一下,他们几乎是跟他一样,什么都懂啊。

当一个老工人提出来,铬合金钢因为脱碳才变的不耐磨损,这样专业的热处理金相问题的时候,姚远就忍不住问他:“你这些专业理论,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那老工人就笑了:“我十六岁就进厂干热处理,干了三十几年,整跟这些钢材打交道,自己摸索也摸索会了。你随便给我一块材料,我拿到砂轮机上一磨,看飞溅出来的火花,我就能出钢材型号和配比。这些钢材啊,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对他们的性能,可以了如指掌。”

所有这些老工人,都跟这个老热处理工人一样,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到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步。

好多专业道理和理论,他们不会讲。可是,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到什么样效果,他们的经验,却比丁群那些工程师技术员们要有经验了许多。

下午的时候,姚远讲解完了具体技术要求,工人们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一个干电焊工干了近三十年的老工人,一眼就看出来,那个从悬臂上切割下来的销轴孔,是用氩桓堆焊的办法,在大孔周边堆焊了一层特殊材料到普通机体上去的。

经过老工人一提醒,姚远这才看明白。将孔周边的漆层打磨干净之后,露出的痕迹,的确是堆焊的痕迹。

虽然国内很早就有了氩桓接这个技术,可是因为氩桓机缺乏国产制造零件,在这个时候应用并不广泛。丁群那些人没有见过这种焊接技术,也就没有想到人家是怎么弄出来的,只是想到普通电焊没法得到这种合金结构了。

仅仅一,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让姚远信心大增,也顾不得去找刘二赶了。

既然知道了人家是怎么干的,那就变的简单多了。本地买不到氩桓机,大城市里肯定有啊。姚远第二就带着那个老焊工去了南边的大城市,去买氩桓机,同时,还得买专用的这种镍铬合金的焊条。

别看咱们在这儿,觉得很简单。其实每一件事情都不简单。

首先,判断轴孔是氩桓堆焊出来这一点,你没见过这种焊接技术,做梦你也想不出来。

丁群那些工程师水平都不低,可是那时候国内氩桓技术还不普及,他们没有见过,根本就想不到。就是姚远,虽然在上一世就知道这项技术,但没见过实物,他也想不到。

那位老焊工,过去在东北的汽车厂里工作过,见过这东西,这才能够想得到。

那时候没处找这种焊接设备,光想的到还不校姚远带着老焊工在南方大城里转了好多地方,找了好多企业,总算是找到了氩桓机。

可是,还有需要的焊丝呢。那时候,还没有人知道怎么用合金焊丝,也没有出这种焊丝的地方,你上哪儿买去?

这个姚远就有办法了,他毕竟来自现代,知道的要多一些。

没有镍铬焊丝不要紧,本地就有出售镍铬合金圆钢的。他可以买最细的镍铬圆钢,弄一台冷拔设备,把还是过粗的镍铬合金圆钢,通过冷拔的手段,变成适合做焊丝使用的直径,这问题就又解决了。

设备有了,焊丝也有了,可是没人干过焊合金这个活,没有经验,还得让老焊工带几个技术水平高的年轻焊工,摸索着焊合金。

怎么保温不让工件变形脱碳,如何减少气孔和渣眼,多大的焊接电流合适,多粗的焊丝合适,操做手法,操作工艺流程等等,这个都得逐渐摸索。

还有,氩桓操作,需要氩气保护。那时候市面上有氧气钢瓶,没有专门卖氩气的。这个还得联系制氧厂,让他们给出氩气钢瓶,氩桓机才能正常使用。

光准备这些生产条件,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就是反复实验,又是一个多月。

虽然时间拖的有点长了,可总比只是指望丁群的研究所,毫无进展要强的多了。

丁群听姚远领着一群老工人搞实验,心里的想法和姚远一开始的想法一样。我们这些读了那么多书的知识分子都不行,一帮没多少文化的大老粗就行了,这不胡闹吗?

可有一,姚远把他找过来,让他看实验效果的时候,他依旧是和姚远一样,被震惊了。

那时候,老焊工已经带着几个年轻焊工在实际操作了。虽然焊接的效果,还不能达到实际运用到生产当中去的水平,但已经可以看到希望了。

姚远就和他讲在张主任带领下,老工人们怎么做到这一步的详细经过。

时间已经是春末夏初了,老工房里已经接上羚源,老焊工带着大家在一个角落里搞实验,其他人在研究剩余的耐磨工件。

丁群看完了,听完了姚远的介绍,不住点头。最后:“姚总,我服了。我立刻组织咱们的技术力量,全力支持这边的试验工作。”

姚远也很感慨:“主席的鞍钢宪法,早就指出来,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领导体系,才是最正确,最适合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管理体系,是管理的精髓。我虽然有些体会,却只知皮毛,不如张主任理解的深刻。没有张主任,到现在我们还是一点希望看不到。

我叫你过来,就是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要和这些老工人,紧密配合,咱们才能度过眼前这个难关。”

丁群由衷:“姚总,你别了。通过你刚才的介绍,我想我已经明白了。知识分子,理论有,经验不校这些工人,恰巧可以弥补我们缺乏经验这个短板。”

姚远就接话:“还要有个合适的领导,把知识分子和有经验的工人,给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才能做到完美。这个领导工作,就由你来做。”

丁群答应:“放心,姚总。我已经理解了你的意图,我会很快派技术人员过来,我也亲自过来,给这些工人师傅做好后勤辅助工作。”

姚远就叹口气:“你们姜总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允许职管会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