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今天灵水私立高中一年两度的文化节在他们花费巨资打造的剧院举行。
按照既定的计划,文化节第一天除了开幕式外就是各个班级准备的节目。
剧院里坐满了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同时也有少量的高三学生。高三的学生是被安排过来主持文化节开幕仪式的,比如他们都熟悉的李长风和蓝忆。
李长风和蓝忆搭档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两人精妙的配合下开幕式不显得无聊。最后在校长的一段长谈话结束后,他们两个人一起宣布文化节开始。
顺序的安排是这样的,是事先各个班级负责人抽签,抽到的数字即为出场顺序。每个年级有38个班,加起来是总共是76个,工程量极大,所以学校也要求每个班级表演节目的时间为五分钟之内。
高二(13)班抽到的顺序还算不错,和他们班的数字一样-13。
第一个出场的班级是高一(5)班,他们班准备的节目是舞蹈。作为最开始的表演节目的班级,他们表现得算不上惊人眼球,但也不差,属于比较好的那一类。
第二个出场的班级是高二(1)班,也就是孟子衿在的班级,他们选择的节目是小品。小品的内容看大家的反应应该是自行编纂的,台下学生忍俊不禁的模样表示高二(1)班的成功之处。
很快到高二(13)班上台表演,所以他们早已在后台准备就绪。虽然穿着统一的班服没有先前班级的光彩夺目,但不失纯真,在这个美好的年纪里,不需要过多的装扮,本来就很美。
苏念葵穿着黑色的西装,在领子口处带着一个粉色的蝴蝶结,这个建议是丁灵给的。他内心刚开始是挺拒绝的,后面安雅静说挺帅气后,苏念葵就草草作罢。
安雅静作为打节拍的指挥者,她穿着一件洁白的长裙,配合脸上化了一点淡妆,好生美丽。安雅静不用任何装扮下,都让很多男生暗藏情愫,画了淡妆,穿着一件洁白长裙,凸显出她内心独有的气质-恬静淡雅,如遗失在人间的精灵。
“加油。”
杨醇香鼓了鼓掌,大声说道。
“接下来是高二(13)班为我们带来的合唱《梦远》,大家拭目以待。”
说话之人正是篮球队队长李长风,看到是高二(13)班,内心多少有些期待。
“哇。”
苏念葵挺拔的身躯,穿着黑色的西装,头发经过特殊的处理,留着骚包的三七分,别说经过一些包装的他,真的很帅气!台下一些女生按捺不住,尖叫了起来。安雅静修长的身段,充分利用了那件洁白长裙的价值,不经让人产生这样的遐想-这是一场时装走秀。
两人携手而来,苏念葵不敢太用力,一是因为紧张的手在抖,二是因为安雅静没有他看的那么平静,脸色有些发白。
这个主意还是丁灵提出的,杨醇香当时大叫:“妙妙妙”。
这一幕让跟在后边的田美凤和陶悦悦羡慕的要死,心想着安雅静换为她们,那一定十分幸福。
“这首《梦远》好熟悉啊。”
台下有些学生听到歌曲名后议论了起来。
“是啊,是啊,我们应该听过的。”
“你们真是贵人多忘事呢,这首歌是上次博仁大学那位大一才女赖箐箐自行编曲写词的《梦远》啊,上次有的人哭得稀里哗啦的都忘啦?”
一语惊喜梦中人,这个消息一瞬间传开,纷纷表示期待,当然也有的学生害怕,不敢听,因为这首歌曲会勾起一些伤心事。
苏念葵和安雅静两人一起向台下的学校领导鞠了个躬,校领导微微一笑,表示可以开始了。
苏念葵来到钢琴前坐了下来,安雅静则独自一人留在前台,看了一眼坐好的苏念葵,对方点点头后,打节拍的手轻轻舞动了起来,紧接着苏念葵的手指轻轻一按,一首忧伤的钢琴曲骤然响起,当然还有后台一些背景音乐,音量控制的很好。
全场寂静了下来。
“苏念葵还会弹钢琴?”
这是李长风的疑惑。
忧伤的钢琴曲让这些小屁孩再次想起悲伤的往事,沉默了下来。
“岁月拾起风中的花香,岁月在细雨里飘荡。”
苏念葵的声音干净似皎洁的月光含着一缕思念,引起了台下学生的躁动。
如果赖箐箐是在以一个女生的口吻去述说一件故事,那么他苏念葵则是以男生的角度去展开这个突如其来的爱情。
博仁大学受邀请来表演的学生坐在前排位置上,他们可是作为灵水私立高中文化节的特邀评委,赖箐箐自然也在其中。
她昨天因为心月莲的事情有些许惊魂未定,果然音乐之所以动人,在于她能抚平你的心灵。
算起来赖箐箐是第二次听到苏念葵唱歌,现在的她有着难言的感动,同样一首歌曲,在另一个人的演奏上截然不同,自己演奏时表现似痛哭流涕的女子,他指尖跃动的音符像黯然销魂的男子思念味极重,况且演奏者是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人。
试想想,属于你的东西,被你在意的人喜欢,那种滋味大概如同赖箐箐这般-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岁月经过心海,留下年华向晚,留下浅香与人间。”
高二(13)班其余同学在苏念葵唱完开头后,整齐划一的声音响了起来。
《梦远》没有初见时的直击心灵,却因为苏念葵的开头勾起另一番回忆,沉默了起来,思考着那份最开始的感情到底是对是错。
最开始听时,大多人站着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对方,想到伤心处泪水会止不住地流;现在换了一个角度,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思考,可谓千百种滋味,再加上其余同学的合唱,不正是以旁观者的立场,去讲解双方在美好的年纪里容易犯下的错?一首歌曲,居然同时演示出两个不同的效果。
“那时候我多些理解,多些宽容,我们还会在一起的,对吗?”
“我一直很后悔做出那样的决定,可是你已经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
“后来一切都很好,只是后来没有了我们。”
......
果然这些有故事的孩子,心里念叨的话充满了哲理。
赖箐箐坐在前排心里的震撼不比其他同学少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