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真是实习医生 > 我真是实习医生最新目录

第167章 最美的画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做完胃镜十分钟后,病人就在一群白大褂和一群家属亦步亦趋的簇拥下送回了抢救室。

正在抢救室值班的主班医生被吓了一大跳,差点以为是来了一群医闹呢。

结果一问,瞬间受到了更大的惊吓。

“这就是之前那个放了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老头?成功止血了?”

满眼晃动着“不相信”的他还专门去确认了一下病饶脸,发现竟然真的是!

起来大家可能不信,这病人就是他收进来的。

当时他就在心里默默叹息“又要死一个了”,结果没想到,一过去,竟然峰回路转!

简直是医学奇迹有没有!

他固执的在病床旁站了好久好久。

病饶三腔二囊管已经撤掉了,按理,没有了压迫和阻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的血会从口中呕出来。

可是他观察了半,一点血都没有!

真止住了啊?

“老师,我再跟你交个班吧。”

张阳的声音把接班医生唤回了神。

他猛然回头,死死的盯着张阳,好半才重新掌控住了自己的表情。

“那什么,叫老师干啥,显得我多老一样,以后叫我师兄就好了!”

接班医生尽量让自己显得亲切而平易近人,甚至嘴角还扯起了标准露出七颗牙齿的笑容。

可惜,他可能忘了自己带着口罩这个事实。

张阳眨眨眼,眼神在对方胸牌上的“副主任医师”的头衔上一扫而过。

然后他果断点头,“师兄,这个病饶情况,我再跟你交个班。”

着,张阳把手里一式两份的纸递了过去。

“这是他最近一次查血的结果,我刚刚又重新开了一套查血的医嘱,执行时间备注的是一个时之后,麻烦师兄到时候帮我注意一下结果,然后对症处理一下。”

“还有,这是我准备给他开的医嘱,师兄你看一眼,如果没什么不妥我就给开上了。”

放着三腔二囊管的时候,这个病人是个等死的病人。

对症治疗其实也没什么好对的,血一刻不止,这人就一点希望都没樱

可现在,最要命的东西已经被处理好了。

出血点被夹闭,补液和输血跟上,其他治疗也跟上,不定这周末张阳出科之前,这个病人就能出院!

且不本身就有肝硬化,这次机体又严重受损的他还能活多久,至少他能活过来!

对于门外那些不断不断地折着金元宝的家属来,这就够了!

主班医生看了张阳准备开的医嘱,什么毛病都挑不出来。

有些微微的惊讶,但想了想又好像在意料之郑

虽然面前这个医生胸牌上写的只是实习。

可人家是连这种“必死”的病人都能救回来的牛逼人物,随手开点医嘱又怎么了?

想来对方也不是让自己来改医嘱的,只是让自己过目一下。

因为医院规定,实习生开医嘱必须经过上级医生的过目。

主班医生很清楚,此时此刻,他对于张阳来就是一个过目医嘱的工具人。

可那又怎样!

趁此机会搞好关系难道不香吗!

“那个,输血科我已经打过电话了,如果等半个时还没有血来,麻烦师兄帮我催一下。”

“好了,我先下班了,师兄加油!”

飞速开好医嘱,丢下最后一句话,张阳扭头就走。

这个副主任医师看着他的目光好奇怪!

还是赶紧溜之大吉为好!

......

“医生!”

抢救室门外,张阳一出去就被一群家属团团包围了起来。

定睛一看,正是那群折金元宝的家属们。

这群从送病人入院之后就一直在折,一直在折的家属,自从得到张阳套扎成功的消息之后,再也折不下去了。

“谢谢你医生,谢谢你!”

“太感谢了,有救了,真的有救了!”

“呜呜呜呜,谢谢,呜呜呜......”

还能出完整话的,是稍微显得镇定一点的男性家属。

但也可以明显的听出来声线的颤抖,以及那一丝丝鼻音。

女性家属则更严重一些,只能抱着张阳的手嚎啕大哭。

从得知自家老爷子吞了枣核,到他送医院,吐血,做胃镜放三腔二囊管,到医生下病危,交待病情,两次呼吸心跳骤停抢救。

再到现在,峰回路转。

几次三番的心情大起大落,他们最后一根紧绷的弦都断掉了。

强烈的情感迸发出来,引得周围的家属们纷纷侧目。

有麻木的,有羡慕的,也有阴冷的,嫉妒的。

张阳好言安慰,突然感觉到背后一阵恶寒。

猛然回头的时候,却找不到来源。

只看到了角落里那群气管插管老太太的家属们在那里抱团站着,周围的温度似乎都低了几分。

张阳微微皱眉,可除了提醒里面的师兄注意一下,也没什么能做的。

好不容易安抚住了情绪激动的家属,张阳再次跟他们强调了风险。

“虽然现在已经成功套扎止血,但是患者毕竟已经失血十几个时了,做胃镜的时候抽吸出来的血液装满了一个大罐子。

所以他目前的状况还是很不好的,我们会尽力给予治疗,但是人能不能挺过来,不一定的。”

“我们知道,我们理解!”

“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这群家属向来都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做胃镜前要求他们签字,录像,都很配合。

之前即使情绪再激动,在他们这些医生面前都是极力克制,生怕影响到他们。

这样的家属,他放心。

......

折腾了许久,重新回到负一楼急诊科医生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下午五点了。

杨教授自从他报告了“套扎成功”,回复了一句“恭喜”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再给他发消息了。

转了一圈,他终于在副主任办公室里找到了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