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恶贼 > 大明恶贼最新目录

第21章 东临白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芦洋百户所下属五个火墩以白石墩为先,立突出部在最东边最先能观察到敌踪;其他的五六里一座,向东铺开。

白石墩南六里就是刘家旺百户所,刘家旺东南三十里就是解宋营百户所。

这里举目望去,遍地荒芜,让赵期昌看着心疼,都是大好的地,却多荒废了。只有视线中依稀可见的火墩周边土地得到开垦,显得平整阡陌纵横。

他心中计算着,越临近白石墩,心中越发的惊讶,白石墩控制的空阔土地绝对超过十顷!

其实,他也只是看着觉得、想认为大就显得大罢了。他连明一亩与后世一亩谁大谁小都分不清,主观判定是很模糊的。明一亩,比后世一亩少几十个平方米。

不过,白石墩的实际辖地,的确大,大了不止账面一倍!

各处都是卫里早已经划分过的,白石墩处在突出部的东北角,各火墩之间也有种下的树木用来分界。东西长四里,南北三里的范围就是白石墩此时辖区。反倒海岸线犬牙交错,地处荒僻,白石墩这边的土地才比其他火墩多了一点点。

官道继续向东,那边是刘家旺百户所,刘家旺顺着官道再走三十里就是解宋营百户所,再走下去就是福山千户所、奇山千户所即烟台,后面还有金山左卫、威海卫等等。

刘家旺的火墩沿海向西铺,解宋营的火墩向东铺。

而白石墩隶属在卢洋寨,却在一系列火墩的最西边。换言之,赵期昌的白石墩距离刘家旺最近,却与刘家旺没关系。出了事情,要找芦洋百户所!

说白了,白石墩活该倒霉,在突出部最东边,而职权上能救援他们的卢洋寨却在突出部最西边!

拐出官道沿着土路向东北走了大约五里地,就是白石墩,立在海边的白石墩。

海边,海浪澎湃冲刷着礁石,白花花一片水雾浪珠。

张口,似乎能品味到海水的咸味儿。

一声声的浪花拍打声,吵的人不能安宁。而白石墩,就修建在海边礁石中,最高处立着一座烽火台,两名从刘家旺百户所抽来的墩军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恨不得立马离开这个地方。

在庆童搀扶下,赵期昌登上烽火台,烽火台北面就是海,一波波的海浪拍打着发黄、藻绿的礁石。这大块、高耸的礁石顶端就是烽火台,在这里往下看,无比的清凉,水雾铺面而来,面上汗毛未多时就湿了。

烽火台南面,是依照礁石走向围起来的火墩,看砖石磨损,明显是增修过的。东西宽三十丈,南北纵横约二十丈,墙高近丈,墙宽大约有六七尺,这就是生活区域。

好在将周边突出地面的礁石都纳入围墙范围,没有留下给人攀登礁石进而入墙的机会。

不绝于耳的浪花声,让赵期昌能发疯。住在这样的地方,能睡踏实已经够难为人了。偏偏还有倭寇,你能在噪声中睡得着,可你敢睡!

环视一圈,他就理解了这地方对他的痛苦所在,这里是非常煎熬人的地方!

想睡睡不着,能睡不敢睡。若怀着侥幸的心理认命,倭寇翻墙进来,绝对一死就是一窝子!

一名老军背着锅,肩上扛着布囊,拄着红缨枪,身上鸳鸯战袄缝缝补补,上前拱手:“可是白石墩正管百户,赵老爷?”

赵期昌久久不能回神,庆童回应:“正是我家老爷。”

“如此就好,我等二人乃是刘家旺戍堡守军,奉上令兼管此处火墩。如今赵老爷赴任,还请开具接掌文书,小的二人也好回去复命。”

赵期昌缓缓点头:“稍待,等下面人收拾妥当,本官这就开具文书。”

两名守军松了一口气,不想赵期昌发问:“此处老军逃匿后,留下的东西如农具、炊具等等之物,去哪了?”

两名守军互看一眼,年纪较老的那一个嘿嘿笑笑:“瞧赵老爷问的这话,自然被周边各处给分了。”

眉头轻皱,赵期昌在庆童搀扶下下了礁石。

借来的牛车赶着回去,赵财给各家押车的家丁一人送上几枚铜钱,分别打发了来找赵期昌,敲遇上就说:“老爷,墩中房舍完整,足有二十七处院落,牛圈一所,井三口。院落如何分配,还请老爷示下。”

火墩中,东面是居住地,西面是个小操场,也是谷物晾晒的场所。

最气派的院子自然是墩中最中间院子,前后两院,紧挨着操场。

那两名守军是一刻也不愿继续待在烽火台上,紧跟着下来。

赵期昌想了想:“先将各处院落拥有的房舍统计统计,跟着咱来的人,都是家生子待遇,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说法。谁家人多,就分的院落大一些。还有,取来纸笔。”

赵财拱手离去,授房子这件事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分配,可这件事必须赵期昌来主持。原因无他,当家人的颜面问题罢了。

他的院落已被先组织过来的健妇打扫了一番,地上洒了水。

一切家具都被搬得空荡荡,在火炕上铺纸,赵期昌提笔写:“今白石墩正管百户赵期昌率部抵达,原军士二人差令回归本处。令止。”

短短一句话后面,落款日期、姓名后,握着铜制百户官印盖下,印上是‘明登州卫白石百户印’九个字。

印上没有名字,这类低级官印都是认印不认人。又不是关键地方如各处关卡的百户,那种地方的百户官印上才会标注履任者姓名以作区分。

拿到文书,两名守军似逃一样走了。

火炕已经烧热,赵期昌坐在炕上苦笑,炕上的竹席还是新铺的,周围的人太狠,什么都没剩下。估计要不是房子、井这类东西搬不走,恐怕都被打包瓜分了。

庆童出去端来一碗热茶和锅盔,道:“老爷,现在如何打算?”

掰碎锅盔,赵期昌蘸着茶水泡软吃一口,道:“今日分房子,明日分田。后日,你与管家带上十名家丁去把粮食运来。咱看看周围情况,可以的话就买苗植树。”

顿了顿,赵期昌道:“稍后,与管家一起,咱看看现有田地,也好分田。”

见赵期昌神情疲乏,庆童道:“那小的去喂马。”

没多久,赵财统计完成进来,与赵期昌讨论一番,给二十户划分了院落,还空出周边六个院子,赵期昌依赵财的意思打通墙,作为别院安置大房过来的家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