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聊斋县令 > 聊斋县令最新目录

第226章 公主和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完善,在地间都形成了明显的异象,整个西北要塞上空霞光万丈,九州四夷无数强者都看到了这降祥瑞的一幕。

如此祥瑞自然让西北百姓激动不已,而那些心向周昂的妖仙鬼仙,也是信心大振,至少西北的气运是越发浓烈,三座杀阵虽然还没破,但明显胜利的平也是开始朝着周昂一副倾斜了。

然而这一幕落在三教高层眼中,确实截然相反的态度。

眼见西北壤气运不减反增,周昂虽然散功看似与普通人无异,但地伟力反而更加朝着他倾斜。

“尔等不必惊慌,周子势大自然有人比我们更急,真正属于我们的机会其实并未到来,眼下反倒快要来了!”就在三教高层有些惊慌失措的时候,教宗、大祭司、圣女各自传下了一段法谕。

这三道法谕都传达了一个意思,似乎周昂气运不断攀升的同时,一个真正的大劫也在酝酿,而来三教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毕坤连破两阵,让西北军心大振,而后毕坤成了西安府城隍,不仅重塑真身,更是得了神位道行大进,也让越来越多的方外高人向西北要塞汇聚。

这种明显的变化,甚至连周昂身旁的葛良工和崔文山等人都感觉,似乎破阵之日已经不远。

就在西安府城隍体系大成的时候,大宁宫文华殿的殿门从外面被推开。

如今侍立在文华殿外的不再是那些内宫的太监,而是一个个身着华丽法袍,看起来非佛非道的修行之人。

这些人就是当今国师普渡慈航的门徒,自从国师名正言顺的接受皇帝册封,如今内宫已被国师的门徒所掌控。

而原本守卫内宫的司礼监太监和锦衣卫,反而只能守卫在大宁宫的外围,以及太后所居的慈宁宫。

文华殿内垂拱皇帝正在伏案读书,现在皇帝也没了老师,而对他的教导都落在了国师普渡慈航身上。

国师一脸笑意的走入文华殿中,皇帝察觉到国师的到来,主动的放下手中毛笔,抬头看向了国师。

在皇帝的眼中,国师脸上一直挂着让人安心的笑容,但皇帝有时候又觉得,国师的笑容好像非常的假,甚至有一种让他浑身发毛的感觉。

“不知国师驾临有何事?”皇帝身上渐渐也有了一些帝王之相,尤其是在太后抱病,不再垂帘听政开始,皇帝有时候也会生出一种主宰江山的气概。

“今日有鸿胪寺急报,特来与陛下商议东夷之事!”国师时刻保持着庄严神圣的样子,对皇帝也只是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更是从未变过。

皇帝一听有些不解,因为东夷与九州并未接壤,历来九州与东夷也没有什么大的摩擦,两地间数年间才偶有往来,也不知道怎么就会有来自东夷的急报?

“东夷?何事与东夷有关了?”皇帝这大半年倒也不是毫无长进,至少一些政务上的事他也多少知道一些了。

国师向前走了几步,等靠近皇帝的御案时,他的手轻轻一甩,将一份奏折丢在了皇帝的御案上。

此举明显是有违礼数,但是普渡慈航习以为常,而皇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皇帝下意识的拿起奏折翻看,于此同时普渡慈航的声音跟着响起:“这是东夷扶桑国的国书,扶桑国主请求陛下赐嫁一位皇室公主,从此两国互为兄弟之邦。而若陛下不下嫁公主,扶桑国水师二十万将跨海而来.......”

普渡慈航的声音依旧庄严神圣,但当他出这些话时,总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

皇帝自然也看到了手中的国书,确实和普渡慈航的一模一样,虽然扶桑国主最后那句话只二十万水师跨海而来,其用意其实已经不言而喻。

这所谓国书倒不如是战书,要么派公主和亲,要么两国开战。

扶桑国与北狄的剌靼部有些类似,东夷由许多岛国组成,而其中最为强大的便是扶桑国。

“这......如今西北三教大军压境,若东夷再出兵,该如何抵挡?还请国师速速想个万全之策。”皇帝神情有些慌张的道,看向普渡慈航的目光已满是哀求。

“兵戈一起自是生灵涂炭,我与朝中诸位大臣的意思是,不如先派公主和亲,暂时安抚扶桑国。”普渡慈航一脸慈悲的道,那样子是真的不愿看到生灵涂炭。

皇帝闻言微微一愣,而后有些不解的道:“可大宁自太祖立国以来,从无公主和亲的先例。成祖皇帝也曾有言,大宁只有战死的将军,绝无和亲的公主。若在朕这里以公主和亲,岂不是愧对列祖列宗?而且朕尚未成亲,也没有诞下公主,这哪来的公主和亲?”

垂拱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不过内心深处倒还是延续了大宁朝历代帝王的一贯作风,那就是再苦再穷也不向蛮夷低头,至于公主和亲那更是万万不可能。

其实正是这个传统的影响,即便在朝堂已经非常糜烂的景安末期,连河西走廊都已经丢失的情况下,周元让的烽烟军退守陕西,也还在真刀真枪的与北狄和西域作战。

“当然不一定真要陛下的女儿,若是陛下的姐妹,有着公主封号自然也是可以的。”然而普渡慈航似乎已经认定了和亲之策,出了一句令垂拱皇帝都始料未及的话。

“可朕也没有姐妹啊?”皇帝下意识的答道。

“陛下怎么忘了?城外不是就有一位吗?玉泉山庄.......”普渡慈航依旧一脸慈祥的道,一句话明显意有所指。

听到国师出玉泉山庄,皇帝一个激灵,而后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皇姐绝不能和亲,朕还要接皇姐到宫中享福的。”

“陛下!国事为重啊!”忽然普渡慈航目光一凝,脸上那慈祥的笑容也消失不见,整个人都变得阴沉可怕起来。

而随着普渡慈航气息变化,皇帝身子一僵,只见皇帝的后背脖颈处,一条手指粗细的金色蜈蚣趴在上面,那蜈蚣一半的身躯都镶嵌在皇帝的血肉里。

就在普渡慈航话时,那蜈蚣一口咬在皇帝的脊柱上,接着他的目光就变得呆滞起来。

下一刻皇帝口中机械的道:“国师的有理,朕这便拟诏。”

布政司衙门后院,周昂的书房中,今日不仅姜昙和葛良工在里面,就连吴玉娇也从画卷中走了出来。

这几日西北诸事已经走上正轨,西北大地一派欣欣向荣,加上闻道碑的不断完善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