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给她的桂花糕,明珠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绝了:“母后,儿臣现在正餐不喜甜食。”说着又飞快的将桂花糕塞入口中:“无过,娘亲手压给偶的,硬似好诗一些。”一脸讨好的大嚼着。
太后神色复杂的看着,两个腮帮子鼓鼓的,与以前判若两人的女儿。半晌,爱怜的给明珠擦了擦嘴角:“你呀,不喜欢吃,别吃就是了。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母后还能责怪你不成?”
明珠心里长吁一口气,过关了。急忙给太后夹了块肉燕,讨好的道:“母后吃这个,您最喜欢吃的马蹄鱼绒馅的宫廷玉燕。吃吧吃吧,不管女儿怎么变,都永远是娘亲最最贴心的小棉袄。”~(^3^)-☆
(布姐:e啧啧啧,好肉麻。)
太后咬了口肉燕,笑道:“嗯......是挺贴心的。不过......你是最贴心的小棉袄,那你皇兄呢?”
“嘻嘻......皇兄啊......顶多算是个小马褂儿呗,冬天穿太冷,夏天穿太热。穿里边儿太硬,穿外边儿太丑。得,搁那儿放着吧。”
明珠说完,殿内一片笑声,太后更是笑弯了腰。
“是哪个促狭鬼在背后编排朕呢?!”南昭在门外稍听了两句,笑着走了进来:“原来是小珠珠(猪猪?)啊。”
明珠:“略略略。”附赠了个白眼。
南昭失笑。
“阿昭来了,怎么不见皇后?”太后招了招手,指了指左手边的椅子。
南昭的笑容淡了淡:“她今日身子有些不适,便让她在宫里休息了。”
太后:“这女人怀孕本就辛苦,脾气不好也是有的。你身为丈夫,多担待些。”
“皇兄,我也是有喜了。也是脾气大变,不信你问母后。”隔着太后,明珠插话道。
“这还用问么?以前的小猪猪可不会背后编排为兄。”
“咋就过不去了捏?皇兄心眼儿忒小了。”
“你哪儿学的这怪腔怪调的口音,一点儿公主气质都没了。”
“梦里学的,我梦里学的东西可多了去了。”
“那你现在女红肯定做得很好了?”
“我......”明珠顿时憋气。
这时,俏琳琅来解围了:“奴婢们自会把最好的绣活奉上来。哪里用得着我家公主费心去学?”
明珠大喜:“还是我家琳琅细心,我差点儿就被皇兄绕进去了。”
“好个护主的小丫头,该赏。”
太后娘娘笑看着兄妹两人斗嘴。
二月寒尽春来,屋内暖意融融。
“皇后娘娘驾到”
皇上眉头一皱。
只见大腹便便的皇后王氏穿着一身藏青宫装进殿,钗环俭朴,气势逼人。行走间谨慎小心,七八个宫女随侍在旁。
“臣妾听闻明珠皇妹今日归宁,心中不胜欢喜,不请自来,还请皇上、母后不要怪罪。”虽行动不便,但礼数十分周全。
见此,明珠颇有些局促,急忙也起身见礼:
“明珠见过皇嫂。”
“皇妹不必客气。”王皇后明明笑容得体,却不达眼底。
太后心里十分不喜,只是看在龙裔的份上,还是笑着招呼:“坐下吧,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礼。”
待皇后安坐,随侍宫女递上自备的银质碗筷。南昭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忍了忍,什么都没说。
“皇后下个月就足月了吧,现在最是容易疲累的时候。平时可得注意保重自个儿,想吃些什么尽管吩咐御膳房。虽是孝期,但也要酌情。”大概是今日儿女贴心,太后这会儿也是格外和颜悦色。
“儿媳省得,平时也是事事谨慎,就算拼死也会保住龙子,母后放心。”一句话噎得太后无语至极。大概自己也发现说错了话,王皇后急忙在皇上开口呵斥前,换了话题。“明珠皇妹现在也已有三个多月身孕,不知饮食上可有不适?”
明珠笑道:“劳皇嫂挂念,这个月每日饮食都赖孙太医费心,直到这两日才安了胎。倒也没什么孕吐反应。”
“孙太医不愧是宫里最好的妇科圣手,不知皇妹下个月可否割爱借我几天?”
“既是皇嫂看重,明日便请他开始为皇嫂诊平安脉吧。龙子贵重。”
......
说了两句家常,王皇后便开始了“食不语。”
吃完这顿安静的早餐,太后便对王皇后道:“皇后今日有心了,只是身子要紧,早点回去休息吧。”
“臣妾告退。”
明珠看着王皇后消失的背影“呼......”总算走了。
太后笑道:“刚和阿昭顶嘴的伶俐劲儿去哪了?竟被皇后镇住了?”
“那是因为不管我和皇兄怎么闹,我都知道皇兄不会怪罪。皇嫂现在身子贵重,若是因我说岔了什么,动了胎气。岂不冤枉?家和万事兴,让她三分又何妨?”明珠辩解道。
家和万事兴,南昭心里默念了一句,对王皇后的不满更重了些。又见手心里宠着长大的妹妹,变得这么懂事,顿时有些愤然:“都怪卫慈那厮......”惊觉失言。
“对!都怪卫慈那厮,娶了我这么一个绝色倾城的好媳妇儿,竟然还心大的去鬼混了这么许久。还害我动了胎气,待他回来,看我不给他好看!”明珠故作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
见明珠真的不在意,太后和南昭同时松了口气。
“这才是我女儿的样子嘛,以前糯米团子一样的性格,真让我这个做娘的操碎了心。”太后笑着感叹。
“那我不管,母后该操心的还是得操心,不仅操心我,还得操心我肚子里的这俩。要是偏心皇兄,我定会来闹。”明珠不依。
南昭取笑道:“这还讹上了,你这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母后偏心我,那不是应该的?对吧?母后?”
两人又笑闹了一会儿,直到太后答应为明珠肚子里的两个宝贝,亲手绣上一套衣裳才罢休。
“过几日,百日孝期就到了。新君当有新气象,该扫一扫这几个月的沉闷之气了。”太后说道。
(这个世界墨家和儒家分庭抗礼,于是皇家为了平衡节葬和厚葬,最后就有了守孝百日,修陵无陪葬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