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剩下的七名各派弟子则不然。这七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一个是洛阳三龙的对手,由于对方的蜈蚣刀剧毒无比,加上院小人多,无法闪转腾挪,所以这七人难以相互配合,因此无法一时取得主动。不过这起重视五岳剑派当中身手较高的弟子,遂于对方仅仅拉成平手,但七柄长剑一旦联起手来,其威力也不容小觑。“洛阳三龙”中的二龙与三龙本身武功就要低于龙门九怪其他七人,再加上对方同仇敌忾,凭其真实本领也只能与七人打个平手而已。
这几组人马刚刚形成阵势,那位一直与路九霄对峙当场的黄衣背剑书生也应势而动。只见他右手缓缓升起,握住剑柄微微一动,人已临空飞起九尺,宛如一团黄云,在空中盘旋数匝,待落下时,路九霄的头顶已经罩下诺大一片厚厚的剑幕。
“满天星。”
路九霄心念一动,手中长剑立即光环狂舞,寒气腾绕。右腕陡震,凌空一抖,剑花闪处,一道无形剑壁,向背剑书生的剑幕撞去。
两排剑幕相撞,声如雷电交轰,斩金切玉,光华耀目,铮铮入耳。背剑书生身躯一震,两两道剑幕相撞之力震飞一丈多高,半空中一招“惊鸟振翼”,再使一招“九天落雁”,方才稳住翻滚的身躯,以雁落平沙之势落下地面。面含惊惧之色,目光中不无疑惑和惊叹。
路九霄也被反弹出八尺,右腕陡麻,酸困不已,心中也极是惊异。刚才他已将自己的“三霄纯阳功”运至八成,使出恒山剑法中的三大护身绝招之一“挽花盖顶”才堪堪接下对方这惊人的一招,但也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此时已经认出眼前这个看似最多四旬的黄衣背剑书生就是蜚声渤海的“摩云剑派”三世传人“满天星”段凌霄。
“摩云剑法”为渤海菊花岛岛主摩云怪叟所创。摩云怪叟原是一位精通见到的世外高人,在渤海一带极享盛名。五十余年前就已经是一位驰名东海的剑道大师。为此有不少剑道高手前去与他比剑,但却全部大败而归。还有不少青年剑客迢迢万里拜师求艺,也被其尽数逐回。其实这也并非摩云怪叟孤傲清高,自命不凡,而是他的一天不成文的收徒条件难倒了众多拜师者。因为凡是想跟他学习见到的青年高手,第一个条件就是先回家自练轻功,待练到能在海面之上徒足站立行走而不沉溺于水者方才具备进入师门的资格。
正是因为一般身手的青年高手无法达到这个条件,所以摩云怪叟收徒甚少,仅只当今的渤海菊花岛岛主“戏云十八剑”甘明松一人而已。而这“满天星”段凌霄则就是甘明松的单传弟子。
五十年来摩云怪叟仗着一手超凡的剑术坐镇渤海,使得渤海一带方圆千里一度风平浪静,黑道高手纷纷销声匿迹。这摩云怪叟俨然已经成为渤海之主。其弟子“戏云十八剑”甘明松一声也继承了其师的风范,仗义行侠,深的渤海渔民以及临海附近江湖人物的拥戴。然而,令路九霄大惑不解的是,其门下极富盛名的弟子“满天星”却为何成了阴阳教徒。并且与龙门九怪一道参与这令人不齿之事。
这“满天星”段凌霄在渤海一带名声级广,隐隐间几乎要超过其师。其剑法精绝,轻功高超,中原北地极是少有。就连号称天下十三剑之一的“剑中剑”许欣堂,也只能与其战个平手。所以“满天星”的剑术与名声在中原几乎是无人不晓。只是中原武盟素不与海外联手,二者来往极少。所以中原武林人物虽知其名,但却从来没有人见识过其人以及他那身高超的武功和剑术,谁知今日被路九霄撞见。
刚才的一招,路九霄情急之下将自身内力运至八成,这才化去对方的一招,而自己也被震退八尺开外,可见这位渤海剑客“满天星”段凌霄的剑术确实高的惊人。
识得对方身份和来路之后,路九霄反倒平静下来。他剑身一竖,剑尖向下,双手微微一握,面色一端,沉声问道:“阁下渤海知名剑客,却为何也是这等不识事体?反去助长阴阳教恶徒凶焰,迫慑我五岳剑派,这恐怕不是摩云怪叟的一贯作风吧?”
路九霄这一身法看似以礼问话,但也是恒山剑法的起手招“抱元守一”。由此可见,路九霄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因为他心中十分清楚“满天星”手足红那柄剑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