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悠悠众口,便将下辖支州最多、面积最大、兵力最多、实力最强的军府九源府交给他,可实际上这原本就是他应得的。
二十年前,在昌盛帝还在位时,年仅十八岁的厉王便率军拿下了夹在大魏与北方强敌漠之间、由前朝皇族遗脉建立的依附于漠的傀儡小国纪国,之后朝廷在此设立了九源军府。
所以,九源能顺利拿回来全都是厉王的功劳,可天启帝却拿着他的战果收买人心。而这十八年来,他从未允许厉王回过他的辖地,名为留守京师,实则是将他软禁在帝都,让他空有一方主帅之名却无实权,其饮食起居、一举一动亦皆在天启帝的监视之下。
此外,九源的副帅朱煦乃天启帝的心腹旧将,也就是说九源的兵权也牢牢地掌控在天启帝手里,如此既无行政实权又无实际兵权还从未踏足过辖地的主帅,大概整个大魏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九源乃是全国所有军府中辖地最广、兵力最强的,楚天尧当然不可能让楚天承掌握实权。
一般军府兵力皆在三万左右,强一点的顶多也只能达到五万,还夹带老弱充数的,而九源驻军总计却达到了六万,其中骑兵两万!要知道在战马匮乏、养战马成本奇高的中原,一方藩镇所能供养的骑兵能有数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九源拥有一支数量如此庞大的骑兵,怎能不让天下诸侯畏惧,而这也正是九源兵力为全国最强的关键,当然也是楚天尧忌惮楚天承的原因。
此外,除去这六万正规军,九源下辖各州也有一定数量的府兵,战斗力虽与正规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合计少说也得有万余吧,数量亦可小觑。是故九源的总兵力远远超过其他军府,完全有能力与中央禁军一战,试问楚天尧怎么可能将九源的兵权真正交给楚天承呢?
然而,楚天承的主帅之位及兵权皆为昌盛帝所赐,那两万骑兵也是当年昌盛帝留给年轻有为的楚天承的,即便楚天尧即位后也不好敕夺,但他可以架空楚天承的权利,至少在外人看来楚天承还是九源之主,只不过是他自己自甘堕落,以至“无力承担”九源守边重任罢了。
不过,厉王看起来对这些似乎毫不在意,在大位易主后就摆出一副“我对做官没兴趣,对皇权更没兴趣”的姿态,不仅不再沾染朝政分毫,而且整日流连于烟花柳巷,还时常宴请京中达官贵人,各种不雅传闻闹得满天飞,让天启帝直叹皇家不幸,有如此败家儿,像极了一位恨铁不成钢的仁慈兄长。
这些年来,厉王惹出过不少乱子,不成体统的绯闻自是不必说,还有时不时的酒后闹事砸场子伤人,偶尔“行侠仗义”还会不小心打死个地痞流氓或是盗贼流寇什么的。虽说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事,但却对皇家声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偏偏身为仁慈兄长的天启帝还不能处罚他,非但不能处罚,还得替他善后,毕竟人家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绯闻仅关乎厉王个人名誉,酒后闹事砸场子伤人也并未闹出过人命,不过是花点钱赔偿人家损失和医药费就行了,失手杀了个地痞流氓或盗贼流寇什么的更是替官府解忧,旁人更没理由责罚他。
所以,这些年来,厉王那边一旦闹出了什么乱子,大梁府根本不敢管,都是直接上报朝廷,交给皇帝处理。而眼下天启帝出巡了,那自然是该禀报东宫,交由太子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