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样的例子也有,比如苏轼的“正是橙黄橘绿时”也连三字都是阳平,既然有例也可忽略不计,但是很快又有一个难处,“音”字又和下句的“催”字撞了平声,这得必须要改了,否则这两句的平仄都没有互补,如何读得通顺。
想了好久,真的没有哪个字更适合去替换“音”或是“催”,不论改哪个,意境都要破坏掉其中一个,索性将“好音”换做“好意”一个声调之差,而“好意”并非是通俗的好心的意思,这样句意不就变成了“是谁这么好心让木棉花开得那么绚烂?”这样的翻译肯定是来搞笑的!这个“好意”是指授意,传意的意思,转换一下思路,也有消息的意思在里头。虽不及“好音”意境动听,但是这是我想到能接受的词,也就这样敲定了。
最后来想题目,随便一点,有古人曾用“木棉花歌”为题,我也以此为题吧!不管以什么为题,这也不就重要了,连李商隐还曾经那么多首诗为“无题”呢!更何况我的诗又不需要给后人背诵,没有题目妨碍不了什么。
现在接收读者建议,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