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觉的排成一行靠左行走,给骄自行车的人或急着跑步赶路的人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在大地震面前,所有的人都慌而不乱,依然是那么循规蹈矩地守秩序,这种全民性的修养和素质不能不让我这个外国人赞叹不已。
两之后,香港的刘老板自己打车来到会社。我还以为他当就返回了香港。经打听才知道,他来的时候是在上海订的往返机票,当地震发生后他给订票的地方打电话要求改签时,由于要求改签机票的人太多,两内的机票已经没有了。于是他想:没有就没有吧,大震过去之后即使再有余震也不会太大,何况已经亲身领教了日本楼房的抗震能力,也没什么太可怕的。当他第二打算来会社看货的时候,不知哪个朋友给他的微信发了一条消息,是大阪一周内还会发生8级以上地震,届时不仅会有大批的楼房倒塌,还会同时发生海啸,人员会死伤无数。
地震发生后,类似这样的电信消息我也看到过,日本官方电视没有否认,也没有辟谣。
看到这一消息后,刚刚平静了一些的刘老板又萌生了马上就回国的想法。于是他花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购买了一张星期五由大阪关西机场飞往上海的机票。这张单程机票比他来时在上海购买的往返机票高出近十倍。他一边讲,一边不停地骂:“机票涨了这么多,简直是在发难民财,真是太黑心了!”
为了不至于闲的难受,他没好意思打电话让我们派车去接,而是自己打车来会社选购所需要的货物。
几过去了,大阪在发生了几次比较明显的有感余震之后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是一个多地震、多台风、多火山喷发的国家。
由于日本经常发生地震,不仅政府制定了很多切实有效的防灾措施,日本民众也有很强的防震意识。除了房屋设计和建筑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外,各家各户的家具和家用电器摆放也都釆取了固定措施,避免霖震椅家具或家用电器跌落砸伤人。和其他发生同样震级的国家相关,日本地震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都不是很大。
在日本三年时间里,我赶上的这次较大地震发生于2018年6月18日。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发生于日本东京时间早上7时58分,地震持续时间为两分钟。
据日本官方6月20日统计,地震造成4人死亡、370多人受伤。
死亡的4人是由于砖墙倒塌或家具倾倒而遇难。其中一名9岁学生是在上学途中赶上地震,。《建筑基准法》,大阪府高槻市市长为此出面谢罪。地震过后,日本全国以此为戒,对中学生的上学经路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
此次地震震级虽然不算很大,但由于震源很浅,已达到顶级地震6弱的程度。
日本的震度等级从0到7共分为10级(0、1、2、3、4、5弱、5强、6弱、6强、7)。最大规模地震时的最高震度为7,例如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级大地震。
震度与震源的深浅以及距离震中的距离相关,震源越深震度越,距离震中越近震度越大。此次大阪地震的最大震度6弱属于次次顶级震度,可导致家具倾倒、部分建筑倒塌。
,但由于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对地表的破坏力并不,电视台播放的监控显示地表持续剧烈晃动。
庆幸的是,这次地震没有造成大的建筑物倒塌,地震除了部分建筑物受损、数栋民宅起火等,没有报告一栋房屋倒塌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这不得不归功于日本建筑抗震的高标准。
日本的《建筑基准法》是日本建筑业最权威的法律。《建筑基准法》对建筑物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在地震时不易倒塌。日本《建筑基准法》颁布于1950年,之后几经修改,不断严格建筑抗震标准。1981年,日本修订《建筑基准法》,将住宅抗震等级从旧标准抵御震度5左右地震提高到震度6强至震度7地震。此后,日本也多次修订《建筑基准法》,不断细化抗震指标,提高建筑抗震标准,并要求对老旧建筑进行抗震加固。
日本建筑物所有高楼大厦的底盘都设有抗震装置,当发生地震时底盘会左右摇动以降低地震的椅力。有的建筑还给房屋缠上了一层“绷带”,即使支柱被震毁,建筑物也不会倒塌。
日本2016年4月的熊本地震有较多建筑物倒塌,因为熊本县较长时间没发生大地震,很多抗震不达标的老建筑损毁严重。但在达到最高震度7的熊本县益城町,一些新建筑“毫发无损”,也没有出现校舍损毁。在日本,学校成为人们遭遇地震时的“诺亚方舟”。在熊本地震中宇土市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市政府大楼被震毁,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于当地财政紧张,只能把财政支出优先安排给校舍改造。
日本在地震预警方面的技术也很先进,已经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全国各地密集安置的地震监测仪组成一个网络,一旦地震发生,可以利用地震波横波与纵波时间差的传播特点快速发出预警,民众可以通过手机等接收预警信息,在地震袭来前争取到数秒至数十秒的反应时间。新干线在收到地震预警时可提前减速停车,工厂等可采取应急手段,减少或避免发生事故。
此外,日本十分注重培养民众的地震预防安全意识,学校经常举行抗震防灾演习,告诉学生发生地震、火灾后的自救措施,这对地震后的应急处置很有帮助。
在日本,地震发生后除了播报反映地震释放能量的震级之外,各主要媒体还会频繁播报各地震度,可以直接反映地震时不同地区的地表晃动程度。
日本是有名的“地震国”,它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在日本历史上,。轻微的有感地震每年都会发生一千多次。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日本每都会发生几次有感地震,来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晚上普遍睡不好觉,每晚上都会被震醒几次。
这种法未免言过其实,日本每都会发生几次有感地震并不假,但是,轻微的有感地震波及范围也就是几平方公里或几十平方公里,这种地震不会总发生在一个地方,而是分布于日本全国各地,日本国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如此算来,一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几年才能遇到一次有感地震。只不过有的区域有感地震相对多一些,有的区域相对少一些。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